李紅珠
藥物能治病,但是某些藥品會干擾人體對營養(yǎng)素的吸收而引起營養(yǎng)不良。藥物進入體內會與食物中的營養(yǎng)素作用,可能干擾后者的吸收、代謝和利用,從而降低營養(yǎng)水平,甚至導致營養(yǎng)缺乏。一些慢性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以及營養(yǎng)缺乏者和慢性腸胃病患者、分解代謝亢進的老年患者,如果長期用這樣的藥品而又沒有及時補充營養(yǎng),可能引起維生素缺乏、鉀鈣元素缺乏和貧血等癥狀而加重病情。
一、各類藥物對營養(yǎng)素的影響
避免用藥引起的營養(yǎng)不良,杜絕不合理用藥(如擅自服藥、隨意加大劑量、超長時間吃藥等)是關鍵。首先來了解一下8類常用藥對營養(yǎng)素的影響。
1.抗菌藥:長期應用抑制腸道內細菌生長的藥物,如廣譜抗生素和腸道內不易吸收的磺胺類藥物,能抑制腸道內寄生的非致病菌,減少了腸道內維生素K的合成,導致維生素K的缺乏。頭孢霉素可引起低血鉀,也能損傷胃腸黏膜,并致維生素K缺乏。治療劑量的抗生素能引起維生素B6、維生素B12和核黃素缺乏。長期使用慶大霉素,尿鈣、鎂的吸收率降低,可影響微量元素的吸收和腸道維生素K的合成。每天服用新霉素3克以上,1周之內會造成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礦物質的吸收不良,但停藥后可恢復正常。青霉素排出體外時可攜帶鉀隨尿液排出,引起低血鉀。抗霉菌藥兩性霉素對腎臟有損害,能增加鎂、磷、鉀從尿排出,長期使用可出現(xiàn)低血鉀、低血鎂癥??咕鲂┤谆S胺嘧啶能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導致葉酸缺乏。
2.抗結核藥:異煙肼能加速維生素B6在體內的代謝,導致其缺乏;環(huán)絲氨酸能引起維生素B6缺乏,每日服用0.8克該藥則維生素B6排出量增加。使用上述抗結核病藥時,每日需補充維生素B6 50毫克。對氨基水楊酸能影響?zhàn)つみ\輸機制,致使葉酸、維生素B12、脂肪、木糖的吸收受到限制。結核病患者每日服用對氨基水楊酸8克1年后會出現(xiàn)維生素B12和膽固醇吸收不良。乙胺丁醇能與銅、鋅結合,改變銅的代謝,增加鋅的排泄量。
3.解熱鎮(zhèn)痛藥:每日攝入阿司匹林1~3克能出現(xiàn)胃腸道隱血,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楊酸鹽能導致缺鐵性貧血。消炎痛能加速胃排空速度,抑制氨基酸、木糖和抗壞血酸的吸收,使血中的維生素C含量降低。
4.抗腫瘤藥和免疫抑制劑:腫瘤患者服用化療藥甲氨蝶呤會出現(xiàn)維生素B12、胡蘿卜素、膽固醇、乳糖和脂肪等吸收不良。更生霉素和光輝霉素有抑制維生素D吸收的作用,從而降低鈣吸收。環(huán)磷酰胺對腸黏膜有毒性作用,能影響脂肪的吸收,使用該藥的患者易得脂肪痢。
5.降血脂、降血糖和抗痛風藥:降血脂、降血糖和治急性痛風藥都會對營養(yǎng)素的代謝、利用產生影響。①降血脂藥消膽胺能降低脂肪和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K的吸收,還能與鐵、維生素B12、葉酸結合,影響這些營養(yǎng)素的吸收。安妥明可使患者味覺敏感度下降,并對胡蘿卜素、葡萄糖、鐵、維生素B12和電解質的吸收減少。②降血糖藥二甲雙胍能抑制影響葡萄糖、木糖、維生素B12的吸收;苯乙雙胍可能影響維生素B12、脂肪、鈣和氨基酸的吸收。③治療急性痛風藥秋水仙堿損傷回腸黏膜,導致維生素B12吸收不良,血清中維生素B12、膽固醇、胡蘿卜素含量降低。
6.抗酸藥:抗酸藥有破壞維生素B1的作用,長期服用會導致維生素B1缺乏,還能與鐵形成不溶解的化合物,從而影響鐵的吸收。含鋁和鎂的抗酸劑能降低維生素A的吸收,長期服用的患者會出現(xiàn)低磷血癥和骨質疏松癥。含鈣的抗酸劑也能與磷形成不溶解的化合物,減少磷元素的吸收。
7.激素類藥物:皮質激素類能促進蛋白質分解,降低蛋白質合成。長期使用可提高維生素D的代謝,減少胃腸道對鈣、磷的吸收以及腎小管對鈣的再吸收,引起骨質疏松;還增加尿中氮、鋅的排出,延緩傷口愈合;增加維生素C和維生素B6的需要量;提高尿鉀排出,引起肌肉無力。
8.利尿藥: 利尿酸的用量過大或連續(xù)服用可降低葡萄糖耐量,增加尿中鈣、鎂、鉀的排出,引起低血鉀、低血鈉。呋苯胺酸(速尿)會增加尿中鈣、鎂、鋅的排出,使血清和肌肉中鎂、鉀的含量下降。
二、藥物性營養(yǎng)不良
的對策
藥物引起的營養(yǎng)不良,以維生素缺乏,鉀、鈣元素缺乏,蛋白質缺乏(表現(xiàn)為消瘦)和貧血比較常見。如果不得不吃這些藥,針對這些癥狀可以選擇有補益作用的食物進行飲食調理。
1.維生素缺乏:有些藥物會影響維生素的吸收,盡管微量的也會對神經、臟器帶來危害。異煙肼、環(huán)絲氨酸、L-多巴、肼苯噠嗪、D-青霉胺、四環(huán)素等廣譜抗菌藥均可導致維生素B6缺乏,用這些藥時可適當多吃麥芽、動物肝臟與腎臟、大豆、甘藍菜、糙米、蛋、燕麥、花生、胡桃等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利尿劑呋塞米、丁尿胺、依他尼酸等影響維生素B1的攝取,用這些藥時可適當多吃葵花子仁、花生、大豆粉、瘦豬肉等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以減輕癥狀??拱d癇藥苯妥英鈉,激素類藥潑尼松會致維生素D缺乏,可通過吃魚肝油、蛋黃、乳制品、酵母等矯正。阿司匹林、口服避孕藥可導致維生素C缺乏,服藥時需多吃青椒、茄子、柑橘、山楂、大棗等蔬果。
2.鉀、鈣元素缺乏:高血壓患者服用呋塞米、噻嗪等利尿藥,不僅影響鉀的吸收、還促進其排出,如不能及時補充就會出現(xiàn)四肢肌肉無力、腹脹等癥狀。服用這類藥必須定期測血鉀,平時應多吃含鉀豐富的紅薯、芋頭、香蕉、柑橘、檸檬、桃子、蘋果、葡萄、菠菜、芥藍、空心菜等食物。強的松等皮質類固醇能引起鈣流失和骨質疏松,每天補充1000 毫克鈣和500單位的維生素D可逆轉藥物的副作用。
3.蛋白質缺乏:皮質激素類藥能促進蛋白質分解,并抑制體內的蛋白質合成,長期服藥會引起骨質疏松、肌肉無力。需要大量服用可的松、強的松治療類風濕、心肌炎的患者宜多吃大豆、花生、雞肉、牛肉、牛奶等高蛋白食物。
4.貧血: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長期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可引起消化道黏膜出血而導致貧血,利血平、氯化鉀、胍乙啶等都有這個弊端。服用這些藥需進食富鐵補血的食物,如豬血、豬肝、紅肉、紅棗、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紅豆、桂圓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