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賈”“烏斯京”先后來中國串門兒,而遠在俄羅斯的東北虎專家對它們的行蹤掌握得一清二楚。研究者追逐了解野生動物的“綠野仙蹤”時用了哪些高科技?
GPS定位項圈 俄羅斯方面給這五只東北虎都戴上了GPS定位項圈,可以通過衛(wèi)星定位到它們的活動軌跡并了解它們的健康狀況。
世界自然基金會北京代表處科學(xué)與政策創(chuàng)研中心首席研究員范志勇介紹,每個項圈有固定的頻率,不同的頻率對應(yīng)不同的個體。動物戴著項圈不斷移動,信號的方向和位置不斷改變,通過兩點定線的原則就能大致判斷每個個體的位置和移動的路徑。此外,也可以對野生動物進行移動追蹤,還可以判斷動物的行為、狀態(tài)。不但如此,新的技術(shù)還允許設(shè)置時間段,研究結(jié)束后自動解鎖,以減少無線電項圈對野生動物的影響或傷害。
紅外相機“獸臉識別” 中國的野生動物保護專家為了詳細了解東北虎的行蹤,在太平溝國家自然保護區(qū)的紅外相機由原來的60臺增設(shè)到120臺。紅外相機在某個區(qū)域布點后,會進行無人自動拍攝:既可以進行固定時間間隔拍攝,也可以由目標動物觸發(fā)拍攝。
范志勇介紹,獲得野生動物的圖像資料后,研究者通過分析動物的外形和花紋特征,可以進行個體識別。如果某個個體頻繁地在這個區(qū)域活動,對照片上的位置進行分析后就能大致掌握它的活動路線。老虎就比較適合用紅外相機進行個體識別,因為每只老虎的斑紋都是不一樣的。
提取DNA進行基因鑒定 “DNA技術(shù)最大的優(yōu)越性就是可以鑒定到個體?!狈吨居陆榻B,從野生動物的毛發(fā)、血液、糞便甚至足跡中都可以進行DNA提取。不過毛發(fā)、血液的采樣一般需要對動物進行麻醉,糞便則不太容易發(fā)現(xiàn)。綜合《新京報》、《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