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霞
蘇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的教材中出現(xiàn)了一段中國近代史,歷史題材的內容在我們的品德課中該如何教呢?如何讓歷史在我們的課上具有“德”性呢?我認為,可以在歷史和學生之間架起一座“橋梁”——生活。怎樣跨越時空能讓歷史和學生現(xiàn)在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呢?
一、走近歷史人物
歷史是由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創(chuàng)造的,它是有生命的,它也曾經熱血沸騰,它也曾經哀嘆流血,它也曾經心靈顫動……品德課中的歷史不僅僅是讓孩子死記年代、人物、事件,品德課中的歷史應該是“人化”的歷史,它向學生展示了一個個活生生的歷史人物。如“過著奢侈生活的慈禧”“觀念落后,思想保守的福康安”“心中永遠裝著人民的鄧中夏”“受到日本侵略者殘害的李秀英奶奶”……這些人物雖然已逝,但我們可以讓學生去探尋這些歷史人物的心靈蹤跡,感受他們的痛苦與快樂,感受他們的迂腐與抗爭,感受他們的追求與希望……
如第11課《李奶奶身上的傷痕》的教學,當學生讀完故事后,我們可以這樣和學生交流:這則血淚史中的哪些細節(jié)深深地震撼了你?李奶奶回憶起當年的痛與恨時是這么說的:“我記得我沒有流一滴眼淚,因為我已經不知道哭了!”李奶奶不知道哭了,那她知道什么?(痛苦,憤怒,仇恨……)李奶奶身上的傷痕無法愈合,她內心的傷痕更是無法愈合,每當她看到身上的傷痕時,她會想什么?每當看到鄰居家活潑可愛的孩子時,她會想什么?當她在電視上看到身穿軍裝的日本兵時,她會想什么?當黑夜來臨時,她又會想什么?
只有讓歷史事件中的人物站出來,從幕后轉到臺前,讓學生與“歷史人”對話、交流,與“歷史人” 心靈相會、情感共鳴,他們體驗到了“歷史人”的苦與樂、悲與喜,以致“觀史如身在其中”,學生的生命在與“歷史人”的融合中獲得了更為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二、再現(xiàn)歷史情景
在歷史鴻篇中,包含著一個個具體的歷史情景,我們可以讓學生通過對歷史情景的感悟和體驗,形成基本的愛國主義精神。那么,怎樣讓學生重溫當年的歷史情景呢?
1.演一演
讓學生走近歷史,感受歷史,最直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學生自己來演一演,親身感受一下。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第9課《中山陵前》時,書上出示了一段“武昌起義的勝利”細節(jié)描寫,這時,我們就可以讓學生用歷史短劇的形式,再現(xiàn)武昌起義爆發(fā)的情景;又如,在教學《林則徐與虎門銷煙》一課時,可以讓學生扮演林則徐與英國鴉片商進行角色表演。教師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人物的背景和經歷,對角色進行定位,激發(fā)想象,使人物更加鮮活,讓歷史人物走到前臺,從而體會到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感。
2.講一講
教材中出現(xiàn)了很多鮮活靈動的歷史故事,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進行故事演講。如在五年級下冊第13課上出現(xiàn)的《勇堵槍口的黃繼光》《上甘嶺戰(zhàn)役》等故事,還可以讓學生課外搜集一些類似的故事,在班級中開展講故事比賽等。
三、連接現(xiàn)實生活
脫離現(xiàn)實,就歷史講歷史,違背了品德課的教學目標。因此,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必須貼近現(xiàn)實,給學生提供分析現(xiàn)實社會的借鑒,做到時代感和歷史感的交融。學生通過教材、教學所學得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問題,改變他的生活,提升他們對生活的認識、態(tài)度、價值觀等。在教學中就要努力找到歷史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結合點。
1.歷史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如在教學《鴉片的背后》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討論:19世紀的中國為什么會挨打呢?現(xiàn)在的中國又怎樣呢?播放一段反映中國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錄像,把學生從歷史拉回到現(xiàn)實。又如,在教學第10課《南湖游船》時,讓學生說說,紅軍長征已經結束了,我們今天學習它有什么意義呢?引導學生理解長征精神。
2.尋找身邊的歷史
我們正在經歷著的生活也是一段正在進行著的歷史,教師應引導學生用歷史的眼光和方法來看待問題,在生活中尋找歷史的痕跡。教材中安排了諸如調查家鄉(xiāng)文化名人、尋訪名勝古跡等活動。教師可以借此引導學生通過了解、走訪社區(qū),讓他們認識到歷史與自身的生存環(huán)境和社會息息相關,現(xiàn)在的生活中處處有歷史的影子,現(xiàn)在就是歷史的延續(xù)。例如,邀請社區(qū)里的老人進行個人生活史的介紹,讓學生了解普通人的生活變化,知道歷史變遷對于個人的意義;也可以動員學生搜集地方歷史資料,參觀地方名勝古跡,了解地方風土人情,最后完成對自己城市或鄉(xiāng)村歷史演變的調查研究。
在品德與社會課中,我們要架起一座生活的橋梁,讓學生走近“人化”的歷史,將歷史內容的學習作為一個橋梁,其最終目的是發(fā)揮歷史特有的道德教育價值,讓學生通過對歷史的感悟和體驗,通過參與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形成基本的愛國主義精神,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和人生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