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亞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4)05-000-01
摘 要 高校體育是運用合理的教學手段和科學的鍛煉過程,增強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大學生的體育能力。盡管目前高校體育課程已經取得很多成就,但仍然面臨結構和方式上的一些問題,要分析現(xiàn)狀,提出對策,努力實施。讓高校體育更上一個層次,為高校綜合性人才的培養(yǎng)打下基礎。本篇針對目前高校體育課程現(xiàn)狀及改進措施,闡述一下個人意見,以供大家參考商榷。
關鍵詞 高校體育課程 現(xiàn)狀 改進措施
一、高校體育課程現(xiàn)狀及主要成就
(一)更加注重大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過去傳統(tǒng)體育課程的設置忽略大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大學生很難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不僅影響教學效果,而且使大學生缺乏自主性,沒有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一系列的改革,現(xiàn)在的高校體育教育已經注重發(fā)掘學生的潛能,注重大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激發(fā)了大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有利大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和長久發(fā)展。
(二)課程內容豐富
傳統(tǒng)的高校體育課程內容單一,可學習的項目很少,大學生幾乎沒有選擇余地,對大學生的培養(yǎng)效果也不是很理想?,F(xiàn)在高校體育課程逐漸開放,增加了很多新的學習項目,如太極拳、拉丁舞以及各種球類等等。極大豐富了課程內容,激發(fā)了大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校體育課程逐漸與國際接軌,走向成熟。
(三)教學方法更加科學合理
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方法逐漸科學合理。教學方法在體育課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F(xiàn)在的高校體育教學方式不再是簡單的講解和示范。現(xiàn)在的體育課程具有歡快愉快的學習氛圍,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熱情的同時,更能提高教學質量。
二、存在問題
(一)忽視課余體育教育,無法實現(xiàn)長久教學目標
由調查得知,我國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并不高,發(fā)展嚴重失衡,尤其缺乏耐力。一方面源于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不重視,只在課堂中進行體育鍛煉,課余時間卻完全忽略,有的甚至在課堂上也不能認真鍛煉,缺乏吃苦精神,對體育的認識程度不夠。同時新增加的體育項目評價標準不夠完善,教學方法沒有成熟,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學生沒有自主的體育鍛煉意識,無法達到高校體育教學的長久目的。
(二)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不深入,教育目標單一
目前高校體育課程育人為本的理念還不夠深入,高校體育教育還是主要以提高身體素質、傳授體育技能為主要目標,教學手段主要是對學生進行灌輸。忽略了大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沒有發(fā)揮大學生的主體作用。體育課程目標有兩個,一個是基本目標,一個是發(fā)展目標,現(xiàn)在的高校體育只注重基本目標,忽略了發(fā)展目標。這無法發(fā)揮高校體育教育的作用,不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三)課程實際教學效果不理想
隨著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程內容變得豐富,可供大學生選擇的項目與日增多,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同時也導致課程的實際教學效果不足,缺乏實用性。這是由于一些學校的硬件設施建設不到位,缺乏相應的教學條件,同時師資力量的缺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三、改進措施
(一)加強育人為本的課程理念
育人為本是我國教育工作的科學理念和根本要求,高校體育教學要努力落實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在高校體育課程的設置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大學生的主導作用,注重學生的發(fā)展狀況,不能以傳授課程內容為主要目的,應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上。以培養(yǎng)出身體素質較高,心理健康良好,具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的大學生為最終目標,這才是教育的本質。高校教育對大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強健的體魄和較好的心理素質是立足社會的前提條件,可見高校體育教育對大學生的前途發(fā)展具有很大的現(xiàn)實意義。因此體育課程的設置要時刻堅持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二)加大課余體育教學,重視長久教學目標
要達到教學目標,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課內外的資源,把課外的體育活動和課內的體育課程科學合理的融合在一起,將課余的體育運動也放在體育課程之中。培養(yǎng)學生終身鍛煉的體育意識,讓大學生不僅在課堂上努力學習鍛煉,更要在課余時間繼續(xù)加強身心鍛煉,使體育教育的效果在時間上更加長久,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長遠目標。
(三)提升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
在對高校體育課程的結構、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合理科學改進的前提下,教師作為學生的導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至關重要。隨著體育課程內容的逐漸增加,評價體系的逐漸改進,對師資力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沒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再好的課程結構,教學方法都無法發(fā)揮作用,更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加大師資力量的投入,提高整體體育教師素質,是高校體育課程改進的重點。
結束語:體育的教育不是單純的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更重要是對大學生的心理鍛煉,增強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在改進的過程中要循序漸進,不可急功近利,操之過急。要結合我國的國情,并根據(jù)不同地方的具體情況,適當調整改進措施。讓高校體育課程的改進過程穩(wěn)步推進,日益完善。
參考文獻:
[1] 鄭偉.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癥結與對策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8).
[2] 陳新.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初探[J].嘉應學院報.2007.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