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
摘 要:通過實地考察學習城市道路建設,在現代化的大都市長春做到了交通先行,科技領先,設計超前,真正達到了暢、潔、綠、美、安。
關鍵詞:長春 道路建設 考察
中圖分類號:TU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2(c)-0096-01
長春市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在城市建設中它是長春市的一張名片,交通先行,科技領先。本人在今年春天,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里,來到長春市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北區(qū)參觀、考察和學習。一是看一看長東北交通發(fā)展的狀況,二是看一看城市道路的建設,也是在實踐中學習。
我駕車從遠達大街向北行駛,從八里堡到高新北區(qū)的龍湖大路,進入吉林省長東北的核心區(qū)。它南連二道區(qū)、西北面與德惠市接壤、東鄰國道102線、一條寬闊而且平坦的大路貫穿整個高新北區(qū)。街路名稱叫龍湖大路。直達國道102線。駛入龍湖大路東段,這里有一座高大的,造型奇特的雕塑,它就是長東北核心區(qū)的門戶雕塑“白舸。經過咨詢工作人員得知,它象征著長東北核心區(qū)如旭日東升,蒸蒸日上,如百舸爭流,生態(tài)文明,科技創(chuàng)新,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全面發(fā)展,寓示高新區(qū)開拓,大船起航。
駛入龍湖大路,一條瀝青混凝土鋪筑的路面即平整又堅實,路拱適宜,排水順暢。清晰明亮的標志標線,美麗寬闊的大道映入我的眼簾。這條龍湖大路全長8.18 km,其中道路長度為5.4 km,雙向14車道。通行能力可達到雙向每小時2萬余輛汽車,設計時速每小時80 km。道路結構也是全省城市道路最厚的結構層??偤穸仁?6 cm;其中底基層,基層為石灰土與二灰碎石70 cm,路面鋪筑16 cm瀝青混凝土。道路紅線寬度為114 m,加上道路兩側各30 m的綠化帶,整幅道路寬度達到174 m。就路面寬度而言,這在全國城市的道路中也是首屈一指。人們也能從這里真正享受到駕駛帶來的暢快感覺。
一路沿龍湖大路走來,無處不體現著設計者的精細和建設者的嚴謹。高新人高品質、人性化、科學化的追求,在細節(jié)處完美呈現,用于排水的下水井,打破了以往道路建設每40 m間隔安裝一個標準,龍湖大路上每40 m間隔安裝兩個,加大的排水能力讓龍湖大路即使遭遇暴雨,仍能路面整潔,水流順暢。
西段:交通動脈 精細設計,高品質。再向西,就到了長春市最長的大橋—— 北湖大橋,北湖大橋設計全長2781.5延米。橋面凈寬37米,為后張法預應力簡支轉連續(xù)箱橋梁。其中跨北湖風景區(qū)橋長1602.5 m,跨長哈鐵路線橋長1179 m。同時,北湖大橋橫跨高新北區(qū)和寬城區(qū)。設計標準雙向8車道,行車時速為每小時40 km,總投資5.5億元。北湖大橋飛架大都市長春市的東方與西方。
龍湖大路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暢快的感覺,還有那道路兩側優(yōu)美的景觀。龍湖大路的綠化美化是采用模紋和自然花灌木的組合。樹種以榆葉梅,珍珠繡線球。多季玫瑰為主,大片色彩艷麗充滿生機內涵豐富的模紋以及自由生長的花灌木,營造了熱情奔放的氣氛,期間也種植多行線條流暢的綠化帶,飄逸瀟灑,也寓意長東北核心區(qū)歡迎來自全國及世界各地的客人。
繼續(xù)向西,穿過中科大街和盛北大街,龍湖大路與區(qū)內另一條城市快速路遠達大街交會于龍翔廣場,廣場與龍湖大路相映生輝。值得一提的是,龍湖大路的非機動車道在長春市首次使用綠色路面,步行其間,讓人感覺走在茵茵青草之上。整條龍湖大路的綠化帶采用微地形綠化,平坦的地面變成高低起伏不平的斜坡后,植樹量卻較以前多了1/10。綠地可滲透能力大大增強,土壤的儲水能力較平坦綠地增加近一半。此段街路的樹種,選用高品質的金葉榆、三角楓、荷蘭菊。種植形式力求層次錯落有致、色彩豐富,下層采用以規(guī)則修剪的花灌木和開花地被相搭配的形式,上層以色彩、層次豐富的喬木為主,其間點綴彩葉樹種,象征五彩龍身游走于云間,氣氛磅礴。
龍湖大路此段植物的種植方式,以指向北方的斜線條布局的屬植為主,成品字形為種植,形成一種密林的氛圍,樹種選用落葉松、蒙古櫟、白樺等,象征龍首之須,更象征著長東北核心歡迎四海賓朋之意。
長東北高科技中心、興華學校及幼兒園等功能性配套、設施均坐落于此段區(qū)間。興華園農民回遷住宅、盛世北湖春天、科苑小區(qū)等已相繼投入使用。但最讓人憧憬的是位于龍翔廣場旁的地標大廈—— 長東北科技商務中心,中心占地面積為20 m2,由兩棟雙子塔高樓和四個寫字樓組成。大廈對面就是3 km2的黃金商務區(qū),屆時這里將成為長東北核心區(qū)的商務金融中心。
這里就是龍湖大路的西段,它緊鄰長東北城市生態(tài)濕地公園,與寬城區(qū)的北四環(huán)路相接。通過2.78 km北湖大橋,龍湖大路將都市的繁華與濕地風情連接,讓濕地公園的自然之氣為長東北核心區(qū)的城市生活帶來了更多的愜意。
在龍湖大路的設計上,長春高新區(qū)聘請荷蘭NITA(尼塔)設計集團負責總體設計,綠化專業(yè)配合單位為長春市園林設計研究院,亮化專業(yè)配合單位為上海輝尚景觀照明工程有限公司。龍湖大路充分考慮了未來城市的通行能力,沿龍湖大路行駛,為長東北核心區(qū)的不斷發(fā)展提供了交通保障。
隨著四環(huán)路即將開通,從長春市各個城區(qū)前往長東北更加便捷,從人民廣場到這里僅12 km,從長春火車站到這里11 km,從龍嘉國際機場到這里39 km。而長東北核心區(qū)與外省市的交通也更加暢通,從核心區(qū)一路向北,距哈爾濱約240 km,一路向南,距沈陽市約305 km,距大連市約702 km。發(fā)達的交通路網,把長東北核心區(qū)與東北地區(qū)的主要城市緊密相連,為未來的發(fā)展帶來極大的交通便利。
長春市的四環(huán)路,連接著五個城區(qū)和四個開發(fā)區(qū),不但讓交通變得更為快捷,而且也彰顯著長春城區(qū)外擴的速度。長春市建委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長東北核心區(qū)路網、管線等基礎設施的建成,給長東北未來的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北四環(huán)路的打通,連通了長春市區(qū)各個方向以及出入市區(qū)的重要通道,保障了長東北核心區(qū)物流發(fā)展的需求,使“化郊為城”的作用更加顯著,將改善更多百姓的居住條件,勢必也將提升長春的城市形象。也會帶給我們體驗北國大都市的風情。
經過一天的考察和學習,看到長春市的城市道路的如此飛躍發(fā)展,交通順暢,人民安居樂業(yè),社會和諧,我的心情特別高興,真正體會到一個城市的發(fā)展和壯大,城市的道路,城市的交通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夕陽西下,華燈初上。遠望龍湖大路的夜景,它如同一條飛騰的巨龍,成為長東北核心區(qū)一條亮麗的風景線。它也像一條彩虹,映襯著長東北核心區(qū)騰空而起,努力把長春市交通建設事業(yè)推向更高、更快、更強的嶄新階段。
參考文獻
[1] 陳志平.減災設計研究新動態(tài)[N].科技日報,1997-12-12(5).
[2] 李申.幸福寬城再亮劍迅猛崛起耀北城[N].新文化報,2011-11-1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