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 黃海峰
解讀華為網絡能源高速成長之道:ICT和能源跨界融合
本刊記者 | 黃海峰
華為網絡能源眾多研究人員來自電信領域,他們與電力電子領域專家“思維相互碰撞”,將ICT技術引入到網絡能源領域,創(chuàng)造新的價值。
能源是通信網絡的動力“心臟”,一直廣受業(yè)界關注。今年6月,ICT行業(yè)權威咨詢公司Frost & Sullivan發(fā)布的統(tǒng)計報告顯示,2013年華為以24.7%的市場份額,成為排名第一的通信電源供應商,位居艾默生等電氣巨頭之上。
要知道,華為對網絡能源是從2008年開始發(fā)力,之前一直默默無聞。在短短幾年時間包括通信電源在內的多個華為能源產品,受到全球運營商以及企業(yè)/行業(yè)用戶認可,甚至成為通信電源市場極具統(tǒng)治力“玩家”,華為如何做到?
“數字技術與電力電子技術高度融合,是華為在網絡能源領域取得技術領先的奧秘。”在2014年北京通信展舉辦期間,華為網絡能源產品線副總裁方良周告訴《通信世界》記者。據悉,華為網絡能源全球市場銷售額增速達到50%,預計2014年會上升到18億美元。
對于華為網絡能源在通信電源領域的成功,Frost & Sullivan在報告中做了總結:“華為在發(fā)貨量和營收上引領了2013年通信電源市場,其第一的位置歸因于強大的產品線和區(qū)域化的成功增長戰(zhàn)略,同時也得益于其電信領域固有優(yōu)勢” 。
Frost & Sullivan還指出,“最高模塊效率、柔性的系統(tǒng)和在電信領域繼承的強大品牌價值”是華為的強項,“由于其穩(wěn)定的電信業(yè)背景,在產品性能上有更好表現”,未來將為華為帶來更多機會。
這樣的第三方觀點得到方良周的認可。他補充表示,華為來自于通信行業(yè),所以能夠把通信行業(yè)的一些先進概念引入到通訊電力電子能源領域,“為客戶提供‘高效益、可運營、易維護、可演進’的網絡能源解決方案”。
據了解,2011年,華為推出15A到100A業(yè)界最全系列高效整流模塊。憑借效率高、體積小、高可靠優(yōu)勢,華為電源被客戶廣泛認可,并在全球固網寬帶以及LTE移動寬帶的建設熱潮中隨華為網絡設備集成部署,為華為電源業(yè)務的成功打下堅實基礎。
到2013年,華為正式發(fā)布對電信運營商節(jié)能又劃時代意義的產品——98%超高效整流模塊。相對當前的96%效率模塊,電源熱耗再減少50%。眾多運營商對華為超高效電源表示了極高的興趣。
2014年,華為又推出MTS一體化智能高效通信能源解決方案,讓MBB時代站點的建設及運維更加簡單,最終實現網絡能效最大化。
“過去通信能源只追求高效,現在還要引入成熟的無線通訊技術,使設備不僅更加高效,而且可以大大簡化運維、管理等難度,降低用戶的TCO成本,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狈搅贾鼙硎尽?/p>
經過多年的持續(xù)創(chuàng)新,華為網絡能源融合了數字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在數據中心、UPS、通信能源、智能光伏電站等領域都形成了端到端的解決方案提供能力,推出多項產品,廣受業(yè)界好評。
如2013年12月,華為與中國移動合作的“黑龍江移動-華為倉儲式模塊化數據中心”項目,榮獲“DCD綠色數據中心獎”,成功打造中國綠色數據中心典范。
“目前客戶依然聚焦能耗降低,但在實施方法上有新變化,未來網絡能源方案將向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發(fā)展?!闭劶拔磥碲厔?,方良周如此表示。
客戶之所以仍然聚焦供電節(jié)能,是因為三方面原因:一是企業(yè)能源成本增長快于收入增長,向能耗要效益存在廣闊空間;二是全球能源供應緊張,綠色能源引領未來方向;三是大數據時代,數據中心消耗巨大,占據全球1%能源。
圍繞客戶未來三到五年網絡供電需求,華為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比特管理瓦特理念,融合電力電子、數字信息、網絡通信和物聯網技術,提供可靠、高效、簡單、智能的網絡化能源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創(chuàng)造最大價值。
據介紹,全球寬帶數據(Bit)消費幾年增長數千倍,單位信息消費的成本越來越低,但電費等能源(Watt)成本越來越高,運營商面臨增量不增收壓力。華為對此提出的解決方案是通過比特(Bit)來管理瓦特(Watt),實現更少的瓦特驅動更多的比特。
“即瓦特寬帶(WBB),支撐FBB、MBB的發(fā)展,這是華為網絡能源的使命與戰(zhàn)略。”方良周說。基于WBB理念,華為提出設備級、站點級和網絡級三層次節(jié)能戰(zhàn)略,推出了基于全系列高效電源和智能化網管為核心的網絡能源解決方案。
談及華為未來發(fā)展,方良周透露,憑借在通信領域多年積累的強大軟件、芯片研發(fā)實力,華為網絡能源將高速發(fā)展的數字技術融合到傳統(tǒng)電力電子技術領域,硅進銅退,硬件功能軟件定義;在實現高效轉換、智能管理的同時,實現了多種能源輸入輸出(MIMO)靈活調度,從而支撐MBB時代多場景的需求以及網絡的平滑演進。
“在未來這樣的跨界融合中,華為獨具優(yōu)勢。比如軟件定義電源這個理念,關鍵在芯片技術的引入。相比而言,華為能夠獨立推出相關芯片,具備跨界技術的基因。”方良周特別介紹,利用融合優(yōu)勢,華為愿景是成為ICT領域能效管理專家。
在國內,新成立的鐵塔公司給運營商網絡能源市場帶來新的變化。就此,方良周介紹, 鐵塔供電共享是好事,但面臨挑戰(zhàn)。“分客戶計費、分客戶管理以及容量一定下的供電優(yōu)先級別劃分等,都是鐵塔公司向三大運營商客戶提供服務需要考慮的難題。”
對于這些挑戰(zhàn),方良周表示華為已經在做準備,基于全球經驗,推出了供電共享的成熟解決方案,“有很好的競爭力”?!拔覀冏隽艘恍┯幸鎳L試,但是中國塔商以后會怎樣,我們也在積極跟蹤和交流。相信我們提供的解決方案一定是最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狈搅贾茏詈蟊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