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懿,王軍良,王運來
1 解放軍總醫(yī)院放療科,北京市,100853
2 解放軍307醫(yī)院放療科,北京市,100071
患者在CT掃描過程中接受的劑量主要用CT劑量指數(shù)(CTDI)來描述,CTDI常用CT指形電離室在標準圓柱形有機玻璃模體中或空氣中測量。診斷CT掃描機主要采用kV級射線,CT指形電離室常在空氣中用空氣比釋動能校準[1-3]。隨著MV級錐形束CT和螺旋斷層治療機內(nèi)置的MV級扇形束CT的臨床應用,需要評估MVCT掃描過程中患者接受的劑量[4-7]。由于電離室能量相應的影響,CT指形電離室用于MV級CTDI測量時需要重新進行校準[8]。本文對PTW TM30009 CT指形電離室在T40017頭部模體中用60Co射線進行校準,并研究電離室的劑量線性和劑量響應的均勻性。
本文測量采用的劑量儀為UNIDOS,電離室采用PTW TM30009 CT電離室,其內(nèi)半徑為0.7 cm,靈敏體積長度為10 cm,靈敏體積為3.14 mL,室壁為1 mm厚涂石墨的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塑料。T40017頭部模體直徑為16 cm,長度為15 cm。模體中心C及周邊1 cm深度處互相垂直的A、B、D、E 4個不同位置有測量電離室插孔。
將頭部模體放置在治療床上,調(diào)整模體和治療床的位置,使治療室的激光燈十字線和模體的十字線重合。將CT電離室放進中心插孔內(nèi),其它4個插孔插入有機玻璃細棒。60Co治療機的控制臺設置照射野為20 cm×20 cm,劑量儀測量時間預置為60 s。放射源到位開始照射后劑量儀開始測量,記錄劑量儀的電荷量讀數(shù),重復測量3次取平均值。取出CT電離室,將中心插孔中的底端氣孔用膠帶密封好,插孔中加入水,把0.6 mL電離室插入,照射條件不變,測量模體中的吸收劑量。
經(jīng)溫度氣壓修正后劑量儀的電荷量讀數(shù)為M(單位:C);Dw為0.6 mL電離室測量的吸收劑量,則標準劑量長度為Dw·L,式中L為電離室靈敏體積受照射的長度。用吸收劑量校準的CT電離室校準因子(單位:Gy·cm/C)為:
60Co治療機的控制臺設置照射野寬度為20 cm,長度分別為3 cm、4 cm、6 cm、8 cm、10 cm、12 cm、16 cm和20 cm。劑量儀測量時間預置為60 s。放射源到位開始照射后劑量儀開始測量,記錄劑量儀的讀數(shù),重復測量3次取平均值。分析CT電離室劑量的響應隨照射長度的變化。為了考慮照射野輸出因子的影響,相同條件下用0.6 mL電離室測量吸收劑量。
控制臺設置照射野大小分別為20 cm×3 cm和20 cm×20 cm。劑量儀測量時間分別預置為5 s、10 s、20 s、40 s、80 s和160 s。記錄劑量儀的讀數(shù),每次重復測量3次取平均值。
控制臺設置照射野大小為20 cm×3 cm,在托架上放置厚6 cm擋鉛遮擋形成1 cm寬的照射野。劑量儀測量時間預置為60 s,記錄劑量儀的讀數(shù),重復測量3次取平均值。以1 cm為間隔,調(diào)整治療床的位置,使電離室在下一個位置測量,直到測量覆蓋所有的電離室。
照射野大小為20 cm×20 cm,60 s測量計數(shù),0.6 mL電離室測量的吸收劑量為1.764 Gy,CT電離室累積的電荷量為134.2 nC,則CT電離室的劑量—長度乘積的校準因子為NDL=1.314×108Gy·cm/C。
照射野的寬度為20 cm,長度由3 cm增加到20 cm時,CT電離室劑量的響應隨照射長度的變化見表1,表中NDL的相對誤差以照射野大小為20 cm×20 cm的刻度因子為標準。由表可以看出,照射野長度小于CT電離室靈敏體積長度時,測量讀數(shù)與照射野長度成正比;超過10 cm時,測量計數(shù)變化很小。照射野較窄時,由于半影區(qū)的劑量貢獻,CT電離室直接測量的吸收劑量―長度乘積值(M)比0.6 mL電離室測量的吸收劑量×照射野長度之積(Dw·L)偏大。照射野大于10 cm時,由于電離室桿效應的影響,0.6 mL電離室測量的吸收劑量×照射野長度之積(Dw·L)反而偏大。
表1 照射野長度對指形電離室刻度因子的影響Tab.1 The irradiated length’s effect on pencil chamber calibration factor
固定照射野大小為20 cm×20 cm,改變測量時間,用0.6 mL電離室和CT電離室測量的結(jié)果見圖1。為了比較電離室部分照射的劑量線性,圖中也給出了20 cm×3 cm照射野CT電離室測量的結(jié)果。
圖1 CT電離室劑量響應的線性Fig.1 CT chamber dose linearity pesponse
照射野大小分別為20 cm×20 cm和20 cm×3 cm時,CT電離室給出的吸收劑量―長度乘積值(M)和時間之間關系的擬合的結(jié)果分別為M= 0.223 73×t+ 0.003 93和M=0.059 28×t+ 0.001 17;相比之下,照射野大小為20 cm×20 cm時,0.6 mL電離室測量的吸收劑量線性擬合方程為Dw= 0.029 35×t+0.000 843。所以結(jié)果擬合的線性相關系數(shù)都大于0.999 9,說明線性很好;同時,3條直線的縱軸截距也很小,說明殘存計數(shù)很小,CT劑量測量時不需要再進行殘存計數(shù)修正。
照射野大小分別為20 cm×1 cm和20 cm×3 cm時, CT電離室測量空間均勻性的結(jié)果見圖2,圖中橫坐標為照射野中心位置到CT電離室靈敏體積中心的距離。由圖2可以看出,10 cm長的靈敏體積范圍內(nèi),CT電離室對于MV級射線的劑量響應基本均勻。但在電離室兩端由于電場強度畸變和半影影響,測量結(jié)果較低。照射野越寬,邊緣部分體積照射效應越明顯,偏差越大。
圖2 電離室劑量響應的均勻性Fig.2 Chamber dose spatial response
劑量指數(shù)(CTDI)定義為沿垂直于斷層攝影平面的直線上的劑量分布的積分,除以單次掃描的斷層照片數(shù)與斷層攝影的標稱切片厚度的乘積[8-9]。
其中N是測量時CT掃描儀旋轉(zhuǎn)的圈數(shù),T是掃描時的層厚,則表示劑量沿電離室軸線方向從-∞→∞的積分。由于測量-∞→∞的線積分劑量理論和實踐上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實際應用中只是用CT電離室測量一定長度上劑量的積分。
雖然CTDI的概念和CT電離室都是為評估kV級CT掃描時患者接受劑量而提出和設計的,但它們也可以推廣應用到MVCT。CT電離室常用kV級射線校準,一般在空氣中測量,校準因子用空氣比釋動能長度乘積給出;但應用到MVCT時,由于存在能量響應,CT電離室需要用MV射線校準,校準因子常用劑量—長度乘積,需在模體中測量。
目前放療中常用的MVCT主要用于患者治療位置的驗證,常用6 MV射線的加速器機載MV錐形束CT(MVCBCT)和3.5 MV射線螺旋斷層放療機(TomoTherapy)扇形束CT。CT電離室需要在均勻的輻射場中校準,加速器治療照射采用的射線束很難達到要求。60Co治療機的輻射場比較均勻,射線質(zhì)接近MVCT的射線質(zhì),適用于CT電離室的劑量—長度校準。
根據(jù)劑量校準公式, CT電離室在MV射線校準時誤差來源包括:在國家計量院60Co輻射束檢定的劑量計的不確定度;將照射量轉(zhuǎn)換為吸收劑量引起的不確定度;標準電離室能量相應變化及散射引起的不確定度;劑量計電荷量測量、溫度氣壓變化、幾何布置等引起的不確定度等??偟牟淮_定度應不大于4%。
CT電離室經(jīng)過60Co射線校準后可以用于MVCT的CTDI測量,以監(jiān)測MVCT掃描機的輻射劑量輸出穩(wěn)定性以及評估患者接受的劑量,有利于優(yōu)化掃描條件和降低輻射危害。
[1]Nickoloff EL, Alderson PO.Radiation exposure to patients from CT: reality, public perception, and policy[J].Am J Roentgenol,2001, 177: 285-287.
[2]Geleijns J, Van Unnik JG, Zoetelief J, et al.Comparison of two methods for assessing patient dose from computed tomography[J].Br J Radiol, 1994, 67: 360-365.
[3]Poletti JL.An ionization chamber based CT dosimetry system[J].Phys Med Biol, 1984, 29: 725 -731.
[4]王運來, 沙翔燕, 戴相昆, 等.Hi-ART螺旋斷層治療機劑量學參數(shù)的測量[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 2008, 17(3): 226-229.
[5]Ruchala KJ, Olivera GH, Schloesser EA, et al.Mega-voltage CT on a tomotherapy system[J].Phys Med Biol, 1999, 44: 2597–2621.
[6]Mosleh-Shirazi MA, Evans PM, Swindell W, et al.A cone beam megavoltage CT scanner for treatment verification in conformal radiotherapy[J].Radiother Oncol, 1998, 48: 319–328.
[7]王運來, 廖雄飛.Hi-ART螺旋斷層放射治療機MV螺旋CT劑量指數(shù)的測量[J].中華放射醫(yī)學與防護雜志, 2010, 30(1): 44-46.
[8]Maia AF, Caldas LVE.Performance of a pencil ionization chamber in various radiation beams [J].Appl Radiat Isot, 2003,58:595-601.
[9]Bochud FO, Grecescu M,Valley JF.Calibration of ionization chambers in air kerma length [J].Phys Med Biol, 2001, 46: 2477-2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