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彥 鄭 鐸
(吉林省松原市中心醫(yī)院,吉林 松原 138000)
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高齡股骨頸骨折的臨床護理分析
田 彥 鄭 鐸
(吉林省松原市中心醫(yī)院,吉林 松原 138000)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高齡股骨頸骨折的臨床護理方法。方法抽取98例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均給予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按照患者就診順序編號分為觀察組(49例)和對照組(49例),分別給予護理干預和常規(guī)護理,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高齡股骨頸骨折期間加強護理干預措施,可明顯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效果顯著。
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高齡股骨頸骨折;護理干預
股骨頸骨折是臨床常見疾病,多發(fā)于老年人,多是由于老年患者骨質疏松,股骨頸較脆弱,在受到外力原因時極易發(fā)生股骨頸骨折,使患者行動能力受到限制[1],生活質量明顯降低。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是治療股骨頸骨折的主要方法,而老年患者身體素質較差,常合并諸多疾病,術后易發(fā)生并發(fā)癥。因此,在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高齡股骨頸骨折時,臨床護理質量決定了手術實施的成功。為了進一步分析臨床護理對治療的影響,筆者以98例實施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為例,分別給予護理干預及常規(guī)護理,現(xiàn)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抽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均采取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男56例,女42例;年齡60~88歲,平均年齡(75.8±4.6)歲;合并疾?。焊哐獕?2例,糖尿病35例,心臟病21例;致傷原因:交通傷52例,跌倒傷40例,其他傷6例;按照患者就診順序編號分為觀察組(49例)和對照組(49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合并病癥及致傷原因等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參與研究(P>0.05)。
1.2 方法: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護士密切關注患者圍手術期的生命體征和臨床癥狀,指導患者正確用藥,保持病房環(huán)境安靜整潔,定時通風換氣。為了使患者能夠積極接受治療,與醫(yī)護人員積極配合,護士要重視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加強病房巡視,及時發(fā)現(xiàn)存在負面情緒的患者,與其積極溝通交流,了解患者情緒,鼓勵家屬與患者交談,有效安慰和開導患者,使患者以良好情緒積極治療。
觀察組在參考組基礎上行護理干預。①術前護理。全面評估患者身體狀況,做好術前各種配合工作,掌握手術禁忌證和適應證,了解患者合并癥,控制血壓和血糖,合理飲食,穩(wěn)定患者的生命體征。同時也需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②健康教育。高齡患者對病情及手術情況均處于不了解狀態(tài),為了穩(wěn)定患者情緒,護士需加強健康宣傳教育,與患者積極溝通交流,講述疾病實際情況,手術的合理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向患者講述手術治療成功案例[2],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積極配合手術治療。③飲食護理。患者治療期間需長期臥床,且消化系統(tǒng)功能明顯降低,使腸胃蠕動功能受到降低,因此需重視飲食護理,以豐富維生素、高熱量、高蛋白為主,飲食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選擇魚湯、瘦肉、豬肝等。④術后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臨床癥狀,加強心電圖監(jiān)測,若出現(xiàn)血壓升高、心律失常等情況,需準備好急救物品,有效測量血糖水平。⑤并發(fā)癥護理。切口感染護理。高齡患者身體功能降低,抗感染能力較差,易誘發(fā)切口感染。術后密切注意切口情況,及時更換切口敷料,保證切口敷料的干燥和清潔,謹遵醫(yī)囑,合理使用抗生素,術后48 h內拔除引流管,保證切口干凈。壓瘡護理?;颊咝g后要長期臥床,護士需協(xié)助患者定時翻身,按摩受壓部位,定期更換床單、病服,保證清潔度。泌尿系護理。為了防止泌尿系統(tǒng)感染,患者需多喝水,增加尿量,有效沖洗膀胱,清潔會陰部,在便后要及時擦洗,準備好接尿工具和便盆,保證尿道清潔干燥,積極預防泌尿系感染。深靜脈血栓護理。高齡患者血液黏滯度高,血流緩慢,且術后會明顯增加機體凝血因子的釋放,極易引發(fā)血管栓塞。其因此,患者術后需密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測量皮溫,適當按摩腿部,緩解肢體腫脹,疼痛,不可長期站立,休息時可適當抬高雙腿,促進靜脈回流[3]。肺部護理。護士要既積極鼓勵和指導患者實施早期的咳嗽訓練,練習深呼吸,定時翻身,必要時有效吸痰,加強肺部功能鍛煉,促進肺部功能。⑥出院指導?;颊咴诔鲈呵?,為了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可加強患者及家屬的功能鍛煉,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加強衛(wèi)生知識宣傳教育,采取正確的功能鍛煉,促進身體康復。
1.3 評價指標:觀察兩組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護理滿意度、術后并發(fā)癥。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4]:按照Harris評分,優(yōu):Harris≥90;良:Harris在80~89分;中:Harris在70~79分;差:Harris≤70分。護理滿意度:自制調查問卷方式,調查內容:行為、言語、禮儀、操作、治療等,總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護理滿意度越高。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文中研究數(shù)據(jù)處理時,使用SPSS20.0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觀察組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例)
2.2 護理滿意度對比:觀察組護理滿意(93.5±2.1)分,對照組護理滿意(78.4±3.6)分,組間差異明顯(t=4.2167,P<0.05)。
2.3 并發(fā)癥對比:觀察組出現(xiàn)1例壓瘡,1例肺炎,占4.1%;對照組出現(xiàn)4例壓瘡,2例肺炎,1例深靜脈血栓,2例切口感染,占18.4%;兩組間差異顯著(χ2=5.62,P<0.05)。
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在治療時采用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為了提高治療效果,降低術后并發(fā)癥,必須要采取合理的護理方法。采取護理干預,加強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工作,同時也要加強康復訓練。在康復訓練中,可適當外展患肢,保持15°~30°,適當進行踝關節(jié)運動,促進下肢血液回流,配合深呼吸。術后第1天,搖高病床至30°,收縮股四頭肌、股二頭肌等收縮運動,做肌肉張力和髖膝關節(jié)被動活動,逐漸增加活動次數(shù)。加強功能鍛煉,進行有效的肌力訓練[5],適當進行關節(jié)活動范圍,逐漸進行負重訓練,持之以恒,循序漸近,以此提高功能恢復情況。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優(yōu)良率93.9%,對照組為79.6%,觀察組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少于對照組(P<0.05)。表明,在高齡患者股骨頸骨折人工股骨頭置換術中采取護理干預,可明顯提高患者髖關節(jié)活動功能,降低術后并發(fā)癥,提高護理滿意度,臨床價值高,值得臨床推廣。
[1] 黃曉蘭,張鐘蘭.高齡患者股骨頸骨折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后的康復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23):153-153.
[2] 梁小軍,蒙更耀,譚毅賢.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圍手術期處理對策[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2,14(15):121-121.
[3] 陸玉紅.高齡股骨頸骨折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3,34(22):3413-3414.
[4] 何俊玲.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高齡股骨頸骨折的圍術期護理[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31):53-54.
[5] 段敏,田金萍,王衛(wèi)青.預見性護理對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康復的積極作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13):150-151.
R473.6
B
1671-8194(2014)36-03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