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善源
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藤縣塘步鎮(zhèn)一些邊遠山區(qū)學校教師短缺,連每個班一個教師的配備都達不到,沒法完成相關的教學工作。中心校在無法調(diào)動人員的情況下,召集了相鄰學校的教師開動員會,結果沒有人主動請纓。于是,中心校采用輪流的方式開展相關的支教工作,順序則由全校教師抽簽決定。從而有效地改變了邊遠學校教室無教師上課的局面。實施多年以來,喜憂參半,也出現(xiàn)了一些令人尷尬的局面。
一、行政干預輪崗,輪崗操作難度大
在輪崗工作的實施過程中,某些教師因不愿意到邊遠學校去支教,便會找關系調(diào)和。從而導致約定俗成的輪崗工作中途斷節(jié),后面的教師自然不愿意跟進,從而使輪崗支教工作不了了之。
二、教師調(diào)動情況增多,流動大,家長反對
中心校到學校組織好抽簽,安排好順序后,大家都知道早晚有一天輪到支教,故有些教師千方百計想辦法調(diào)動。更有甚者,有些教師眼看下學期輪到自己到邊遠學校輪崗支教,急急忙忙找關系進行調(diào)動之后,帶動了一大片人員的調(diào)動,有正式調(diào)動的也有借調(diào)的,有系統(tǒng)內(nèi)調(diào)動的也有系統(tǒng)間調(diào)動的。無序的調(diào)動使有些教師“多余”的學校一下子變成缺編,本可以去支援他人的學校一下子變成要接受別校支援。
輪崗支教的時間有的為期一年,有的只有一個學期。教師頻繁變換,學生難以接受,從而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下滑,兩邊學校的學生家長都意見都很大。從而導致出現(xiàn)個別邊遠學校的家長寧愿湊錢請代課教師也不愿意接受輪崗支教的公辦正式教師的情況。
三、邊遠學校條件艱苦,輪崗教師走教
邊遠學校之所以缺人,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條件艱苦。學校稍微好一點的宿舍早已被本校教師占據(jù),支教教師只能得到剩下的那些沒人要的宿舍,甚至是沒有宿舍,故許多輪崗支教的教師都是早上從原學校到支教點,下午從支教點回原學校住宿。工作了一天的教師,中午沒有地方好好休息,只能在辦公室打個瞌睡,午飯也只能簡單應付,身心疲憊。一位支教女教師騎自行車回原學校的路上跌傷而被迫休假。
四、輪崗教師的評優(yōu)與福利工作得不到落實
幾年來,輪崗支教教師輪崗前得到承諾的“優(yōu)先”工作難以得到有效保障與落實,輪崗教師因編制與工作分別在兩所不同的學校,看似同時屬于兩所學校,但一到利益關頭,變成了兩所學校都不認賬,相互扯皮,使得輪崗支教教師空歡喜一場,最終到頭來變成“楊白勞”。一直以來,輪崗教師幾乎與優(yōu)秀無緣,績效只能領平均數(shù),嚴重地影響了輪崗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工作則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輪崗教師離開原單位后,由于脫離原單位的視線而容易被遺忘。單位的事情往往都是以通知的形式張榜公布,例如,各類教學評比、職稱評定等。但輪崗教師已到其他學校工作,哪能看到所屬學校的通知。故常常錯失而留下無限的遺憾。輪崗教師缺席各類評比基本上還能忍受,有時職稱錯過年審時間卻引發(fā)教師和領導的情感對立。
要實現(xiàn)輪崗工作的初衷,讓教師輪得開心,做得舒心是關鍵。但愿“別樣的輪崗”永不回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