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學前教育投入與成本分擔機制構建研究
        ——基于湖北省學前教育經費的現狀與問題

        2014-06-05 15:29:40任會兵劉國衛(wèi)
        荊楚學刊 2014年4期
        關鍵詞:幼兒園農村教育

        任會兵,劉國衛(wèi)

        (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湖北武漢430072)

        學前教育投入與成本分擔機制構建研究
        ——基于湖北省學前教育經費的現狀與問題

        任會兵,劉國衛(wèi)

        (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湖北武漢43007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明確指出:“學前教育建立政府投入、社會舉辦者投入、家庭合理負擔的投入機制?!蔽恼陆Y合湖北學前教育投入與成本分擔的現狀與問題,從各級政府責任如何明確與劃分、學前教育的生均經費標準的核定、家庭政府社會分擔的比例、吸引社會資金投入的政策措施以及加強學前教育投入立法等方面,提出了構建合理完善的學前教育經費投入與成本分擔機制的思考與建議。

        學前教育;經費投入;成本分擔;機制完善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中明確提出:“學前教育建立政府投入、社會舉辦者投入、家庭合理負擔的投入機制?!薄秶鴦赵宏P于當前發(fā)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簡稱“國十條”)也提出:“必須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落實各級政府責任,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各地根據實際研究制定公辦幼兒園生均經費標準和生均財政撥款標準。制定優(yōu)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辦園和捐資助園。家庭合理分擔學前教育成本?!睂W前教育經費投入機制的基本指導思想就是政府投入、社會舉辦者投入、家庭合理負擔[1],但是在具體落實中各級政府責任如何明確與劃分、學前教育的生均經費標準的核定、家庭政府社會分擔的比例以及吸引社會資金投入的政策措施等仍有待研究和明確。下面是結合湖北省的現狀對于如何構建合理完善的學前教育經費投入與成本分擔機制的一些思考。

        一、湖北省學前教育收支情況綜述

        (一)湖北省學前教育收入情況

        2011年,湖北省幼兒園教育經費收入為25.75億元,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7.12億元,占總收入的27.65%;民辦幼兒園舉辦者投入0.84億元,占總收入的3.26%;社會捐贈經費0.03億元,占總收入的0.12%;事業(yè)收入17.07億(其中學雜費收入13.66億元),占總收入的66.29%;其他收入0.69億,占總收入的2.68% (見圖1)。從成本分擔角度看,2011年,湖北省幼兒園來自政府性財政投入約占27.65%,學生家庭投入(主要是學雜費)約占53.05%,社會資本投入約占16.62%,其他投入約占2.68%(1)。

        1.湖北省農村幼兒園教育經費收入情況

        2011年,湖北省農村幼兒園教育經費收入為8.33億元,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58億元,占總收入的18.97%;民辦幼兒園舉辦者投入0.33億元,占總收入的3.96%;社會捐贈經費0.003億元,占總收入的0.036%;事業(yè)收入6.28億(其中學雜費收入5.77億元),占總收入的75.39%;其他收入0.14億,占總收入的1.68%(見圖2)。從成本分擔的角度看,2011年,湖北省幼兒園來自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約占18.97%,學生家庭投入(主要是學雜費)約占69.27%,社會資本投入約占10.08%,其他投入約占1.68%(2)。

        圖1 2011年湖北省幼兒園收入情況

        圖2 2011年湖北省農村幼兒園收入情況

        2.湖北省民辦幼兒園教育經費收入情況

        2011年,湖北省民辦幼兒園教育經費收入為13.58億元,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0.14億元,占總收入的1.03%;民辦幼兒園舉辦者投入0.84億元,占總收入的6.19%;社會捐贈經費0.0096億元,占總收入的0.07%;事業(yè)收入12.31億(其中學雜費收入10.16億元),占總收入的90.65%;其他收入0.29億,占總收入的2.14% (見圖3)。從成本分擔的角度看,2011年,湖北幼兒園來自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約占1.03%,學生家庭投入(主要是學雜費)約占74.82%,社會資本投入約占22.01%,其他投入約占2.14%(3)。

        圖3 2011年湖北省民辦幼兒園收入情況

        (二)湖北省學前教育經費支出情況

        2011年,湖北省學前教育支出26.03億元,其中工資福利支出14.35億元,占總支出的55.13%;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1.49億元,占總支出的5.72%;商品和服務支出5.96億元,占總支出的22.90%;其他資本性支出4.08億元,占總支出的15.67%;基本建設支出0.16億,占總支出的0.61%。在工資福利支出中,基本工資支出9.49億元,津貼補貼1.19億,獎金及績效工資1.50億,社會保障繳費1.04億,其他支出(含代課人員工資)1.12億(4)(見圖4)。

        圖4 2011年湖北省學前教育經費支出情況

        1.湖北省農村學前教育經費支出情況

        2011年,湖北省農村學前教育支出8.30億元,其中工資福利支出4.80億元,占總支出的55.13%;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0.12億元,占總支出的5.72%;商品和服務支出2.02億元,占總支出的22.90%;其他資本性支出1.20億元,占總支出的15.67%;基本建設支出0.16億,占總支出的0.61%。在工資福利支出中,基本工資支出3.79億元,津貼補貼0.18億,獎金及績效工資0.45億,社會保障繳費0.12億,其他支出(含代課人員工資)0.27億(5)(見圖5)。

        圖5 2011年湖北省農村學前教育經費支出情況

        2.湖北省民辦學前教育經費支出情況

        2011年,湖北省民辦學前教育支出13.84億元,其中工資福利支出8.39億元,占總支出的60.62%;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0.085億元,占總支出的0.61%;商品和服務支出3.41億元,占總支出的24.64%;其他資本性支出1.95億元,占總支出的14.09%;基本建設支出0.16億,占總支出的1.16%。在工資福利支出中,基本工資支出6.76億元,津貼補貼0.32億,獎金及績效工資0.51億,社會保障繳費0.54億,其他支出(含代課人員工資)0.26億(6)(見圖6)。

        圖6 2011年湖北省民辦學前教育經費支出情況

        二、湖北省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前教育經費預算低,缺乏基本保障

        在我國,學前教育事業(yè)長期以來在國家財政預算中沒有單項列支,其經費一直包括在中小學的教育預算中,這導致我國學前教育經費較為匱乏,缺乏基本的經費保障。幼兒園經費收入,特別是預算內教育經費收入過低。2011年,湖北省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經費總收入(不含教育行政單位和教育事業(yè)單位收入)約為815.80億元,學前教育經費收入僅占3.16%;預算內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經費總收入(不含教育行政單位和教育事業(yè)單位收入)約為530.67億元,學前教育經費收入僅占1.03%(7)。

        (二)家庭學前教育支出負擔重

        國家財政投入不足,必然導致在學前教育經費支出中家庭負擔占很大的比例。有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的學前教育總經費中,家庭負擔的比例達到70%以上。政府學前教育經費主要由區(qū)、縣和鄉(xiāng)鎮(zhèn)、街道負擔,中央和省級政府很少提供學前教育經費,地市級政府提供的學前教育經費也不多。為此,家庭學前教育支出負擔較重,特別是經濟落后的農村地方更加嚴重。2011年,湖北省幼兒園教育經費收入中來自家庭的學雜費收達到53.05%,特別是農村地區(qū)達到69.27%,民辦學校高達74.82%。因此,應加大對農村學前教育的投入,減輕農村家庭的學前教育負擔(8)。

        (三)學前教育經費支出中人員經費支出比例較大

        學前教育支出個人支出過高。2011年,湖北省學前教育支出中用于個人的工資福利性支出超過60%,除基本建設支出外,事業(yè)性支出不足支出的40%,不利于改善辦園條件,提高教師素質,很難實現辦好幼兒園的目標(9)。

        三、完善學前教育投入與成本分擔機制的思考

        從《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剛要》和《國務院關于當前發(fā)展學前教育的意見》不難看出,學前教育必須堅持“政府主辦、社會參與、公辦為主、民辦補充”,成本分擔是學前教育經費來源的基本渠道,其主要的分擔者是政府和家長。筆者認為,學前教育成本分擔應根據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家長購買力和支付意愿、政府的財力對各主體應分擔的比例進行合理預算。下面是我們對于構建合理的學前教育成本分擔機制的幾點建議和思考。

        (一)進一步明確發(fā)展思路,提升學前教育在民生發(fā)展中的地位

        學前教育是國家基礎教育的基礎,是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yè),是公共教育服務的重要組成,因此,必須強化學前教育的公共性與公益性,凸顯和增強政府發(fā)展學前教育的職責,以公平和均衡為基本價值取向優(yōu)先保障,并向農村和弱勢群體傾斜。《綱要》已經明確了學前教育的發(fā)展思路,即堅持城鄉(xiāng)統(tǒng)籌、梯度推進、公私并舉、全員戰(zhàn)略,為此,應建立國家學前教育或者是由政府來建立學前教育的公共服務體系。學前教育應實行以縣(市、區(qū))為主的管理體制,把學前教育納入各級政府的教育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作為新農村建設和文明鄉(xiāng)鎮(zhèn)考核的重要內容,使之與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取得同等地位。同時實施農村鄉(xiāng)鎮(zhèn)公辦中心幼兒園建設工程,落實學前教育專項經費,明確縣(市、區(qū))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占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比例,做到逐年提高。具體來說,應以政府作為投資舉辦的主體建立保障型幼兒園,在原始建設、師資配備、課程設置、收費標準等方面提出標準,為農村以及城市中的農村孩子、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或者是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保障性的服務。在資源配置,財政投入等方面向農村和欠發(fā)達地區(qū)傾斜,支持城鄉(xiāng)貧困家庭、低收入家庭、流動和留守幼兒等弱勢群體接受學前教育,讓農村的孩子有園可入。同時,接納社會資金,多渠道開辦民辦幼兒園,利用民營資金經營的靈活性、注重效率、敢于創(chuàng)新的特點,滿足社會家庭的對學前教育多元化的選擇;鼓勵那些關心教育的有識之士或者是企業(yè)開辦非盈利性的幼兒園?;谖覈青l(xiāng)差距顯著的國情,城鄉(xiāng)應實行不同的辦園體制:農村地區(qū)以政府投入、政府辦園為主,同時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到農村開辦幼兒園;城市、縣城地區(qū)則應多種形式辦園,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時,廣泛發(fā)動和引導社會各方面力量多渠道投入,形成公辦和民辦共同有序發(fā)展的格局。

        1.農村學前教育投入以重效率為主

        在農村地區(qū)鼓勵和支持利用閑置校舍改建獨立幼兒園,這是一種充分利用已有教育資源、投資少、見效快的好辦法。當然,改建時需特別注意:一要科學規(guī)劃,合理布局。充分考慮新農村建設規(guī)劃、人口流動和適齡兒童數量變化等因素,本著方便就近的原則。二要保證質量,安全適用。改建幼兒園要達到抗震防災要求及國家和地方規(guī)定的基本辦園標準,具備衛(wèi)生保健、保育教育等基本功能。三要明確責任,地方為主。以縣為單位認真做好規(guī)劃、資金籌措和組織實施等具體工作,做好幼兒園開辦前的設施設備購置、教師配備、教師培訓等相關準備工作。在一些邊遠貧困地區(qū),受當地人口、交通、經濟等因素影響,為了適應適齡兒童就近方便地接受學前教育的需求,可選擇當地布局調整規(guī)劃保留的農村小學或教學點,利用現有富余校舍資源增設附屬幼兒園,對富余校舍進行功能改造,配備玩教具、保教和生活設施設備,也是現有條件下促進當地學前教育發(fā)展的一種有效途徑。當然,在農村小學增設附屬幼兒園,應當遵循學前教育規(guī)律,結合當地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特點,在投入前制定科學的選址方案,避免無用建設;從設施和教師待遇上加大投入,提高農村幼兒園接受學前教育的質量,實現真正的教育公平。

        2.城鎮(zhèn)幼兒園重在解決結構問題

        困擾我國學前教育發(fā)展最大的問題并非是幼兒園數量的不足,而是資源分布上不均衡的結構性問題。這種結構性問題最突出表現在城鎮(zhèn)地區(qū)能滿足家長需求的優(yōu)質學前教育服務供應不足:一方面能提供優(yōu)質學前教育服務的公立幼兒園難進,而中高端的民辦幼兒園收費較高,一般家庭難以承受;另一方面,服務水平一般的幼兒園家長不愿意選擇,招生情況不理想。目前,國家設立了“扶持城市學前教育發(fā)展獎補資金”,主要就是針對城市學前教育發(fā)展的難點和薄弱環(huán)節(jié),著力解決城市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一是扶持進城農民工子女入園,目的是引導和扶持各地妥善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園問題,中央財政按各地接收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園人數和幼兒園預算內生均教育事業(yè)費投入水平,確定獎補資金;二是扶持企事業(yè)單位辦幼兒園和集體辦幼兒園,目的是引導各地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支持各級各類集體、企業(yè)、單位舉辦的幼兒園面向社會提供普惠性服務,中央財政依據各省制定的政策措施和扶持資金數給予獎補[2]。

        3.民辦幼兒園應堅持普惠性,運營專業(yè)化

        政府部門已經明確,將加強對面向大眾、收費較低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進行扶持。農村新建幼兒園可積極探索公辦幼兒園管辦分離、委托管理的運行模式,這種“運營專業(yè)化”方式類似于在我國其他公共服務領域中的“BOT”“TOT”模式,將有助于充分調動多種力量發(fā)展學前教育,為民辦幼兒園參與到普惠性幼兒園建設提供一種途徑。

        (二)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明確各級政府責任

        推進學前教育發(fā)展,各級政府責無旁貸。從國際經驗和實踐來看,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應不少于教育經費的3%~5%,具體實施可借鑒香港的學前教育券做法,政府把對家庭的補貼補助到每一個家庭中去,在政府審定合格的幼兒園里使用,幼兒園再憑收取的學券向政府進行兌換,真正把補貼,或者把保障型的辦園措施落到實處[3]。同時,合理確定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將編制內教職工工資、社保納入財政預算,核定好生均培養(yǎng)成本,分階段提高生均財政撥款標準,把家庭負擔降至合理范圍內。政府分擔方面可采用生均公用經費的形式進行財政撥款,也可以采用學前教育專項經費,以獎補形式進行撥付。家庭和個人承擔份額應控制在1/3以內。當然,政府投入應主要向農村地區(qū)傾斜,而在城市地區(qū),政府應著力吸引民間投資和捐贈,給民辦幼兒園以扶持政策,包括減免稅收、招生補貼等,讓民辦幼兒園更有力地撐起學前教育的半片天。

        1.學前教育經費單列,建立穩(wěn)定長效投入與靈活專項投入相結合的財政機制

        在全國教育經費的總量之中,學前教育經費所占的比例過小,僅占1.2%~1.3%,且長期徘徊不前,難以從根本上支撐學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綱要》提出了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辦園體制,但是,“政府為主”的職責仍然沒有到位,各級各類發(fā)展規(guī)劃也鮮有涉及學前教育,從財政投入報告到教育部及各省的財政報表當中,也沒有出現學前教育投入的相關數字,對基礎教育投入包括危房改造工程等都沒有將幼兒園納入進來。因此,我國應在國家財政性教育預算中單項列支學前教育事業(yè)經費,在中央、省、市、縣等各級財政中設立學前教育發(fā)展專項經費,建立對貧困、邊遠、民族地區(qū)等學前教育發(fā)展的專項支持與轉移支付制度,建立學前教育財政投入單項列支與專項投入相結合的靈活、高效的學前教育投入機制。

        2.以公共財政為支撐,謀建五級政府投入共擔機制

        政府必須明確學前教育的公益屬性并承擔起發(fā)展學前教育的重任,切實建立“政府主辦、社會參與、公辦為主、民辦補充”的辦園體制。各級政府必須建立學前教育財政專項經費機制,明確學前教育經費在當地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經費中的比例,建立生均公用經費制度,最大限度提高投入額度。在資金分配方面,應改革當前財政資金的分配方式,加大對普惠性公辦幼兒園投入,提高公辦幼兒園比例。同時,改革現行學前教育財政負擔體制,建立中央、省和地市三級政府都承擔部分學前教育財政責任,五級政府共同分擔的政府投入體制。中央政府主要承擔中西部地區(qū)家庭經濟困難幼兒的資助責任和一定比例的公用經費責任,負擔比例不低于預算內學前教育總經費的20%;省級政與地市級政府一起承擔新建和改建幼兒園經費、教師培訓經費和一定比例的教職工工資福利經費,負擔比例不低于預算內學前教育總經費的30%;區(qū)縣和鄉(xiāng)鎮(zhèn)、街道政府承擔幼兒園建設和改造的土地供應責任、一定比例的教職工工資福利經費和公用經費責任,負擔比例不高于預算內學前教育總經費的50%,使預算內學前教育經費占預算內教育總經費的比例提高到5%左右,在全部學前教育經費中的比例提高到40%左右,形成財政投入與家庭投入并重,稅收、土地和社會捐贈等多方支持的多渠道學前教育投入體制。

        3.明確財政支持學前教育的基本原則與內容

        財政支持學前教育一是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二是堅持地方為主,中央獎補;三是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四是堅持立足長遠,創(chuàng)新機制。主要內容是:一是支持廣大農村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包括利用農村閑置校舍改建幼兒園、依托農村小學富余校舍增設附屬幼兒園等;二是鼓勵社會參與、多渠道多形式舉辦幼兒園,包括扶持城市部門、集體辦園,解決進城務工農民工隨遷子女入園,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等;三是建立學前教育資助制度,對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入園給予資助。當然,政府財政投入與對學前教育機構質量評價應緊密聯(lián)系,促進學前教育機構的規(guī)范化與質量提高。應明確各級各類政府部門在幼兒園管理中的職能及其相互關系,教育主管部門應按照國家法規(guī)和政策對幼兒園的辦園水平和教育質量等進行多種形式的指導和評價,并結合督導評估的結果,確定對學前教育機構的資助方式和額度,以此規(guī)范并促進學前教育機構不斷地提高教育質量。

        (三)出臺扶持民辦幼兒園發(fā)展的有效政策

        從全國范圍來看,早在2008年,各種社會力量所辦的幼兒園就已占全國幼兒園總數的62.17%,社會力量辦園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了學前教育事業(yè)資源的不足。對符合標準和規(guī)范的幼兒園應實施經濟優(yōu)惠政策,如可采取減免稅收、租金、雜費等費用,促使幼兒園不斷加強園所軟、硬件的投資與建設,實現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提高教育質量;也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減免租金、以獎代補、派駐公辦教師等方式,引導和支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如中央財政設立“扶持民辦幼兒園發(fā)展獎補資金”,目的就是引導各地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特別是面向大眾、收費較低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fā)展,提高辦園質量與水平,真正實現公辦民辦并舉,保障適齡兒童接受基本的、有質量的學前教育。一要制定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fā)展辦法,選擇辦園規(guī)范、收費合理、社會聲譽好的幼兒園進行扶持。二要對接受資助的普惠性幼兒園的辦園資質、收費標準和保教質量標準做出明確規(guī)定,建立民辦幼兒園財務、會計和資產管理制度,建立民辦幼兒園辦園風險防范機制和信息公開制度。三是扶持方式和具體辦法需因地制宜,靈活多樣。給予民辦幼兒園在審批登記、分類定級、評估指導、教師培訓、職稱評定、資格認定、表彰獎勵等方面與公辦幼兒園同等地位。

        (四)優(yōu)化成本核算機制,完善幼兒園收費政策

        《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指出:“幼兒園除收取保教費、住宿費及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的服務性收費、代收費外,不得再向幼兒家長收取其他費用。幼兒園不得在保教費外以開辦實驗班、特色班、興趣班、課后培訓班和親子班等特色教育為名向幼兒家長另行收取費用,不得以任何名義向幼兒家長收取與入園掛鉤的贊助費、捐資助學費、建校費、教育成本補償費等費用?!边@是對幼兒園收費的明確和具體的規(guī)定。這些規(guī)定要得到貫徹和落實,還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一要形成幼兒園教育成本的分擔機制,核心是堅持政府主導,在普惠性前提下的政府大份額擔當。二要從幼兒園類別決定收費過渡到家庭經濟條件決定收費。對很多家庭來說,在就近、方便入園的原則下,孩子上什么幼兒園不是完全由家庭控制的,幼兒園的類別不是收費水準的核心理由,家庭收入才是合理的分擔成本的依據。三要根據實際情況,優(yōu)化成本核算機制,細化分擔方式,尤其應考慮幼兒園公辦教師的比例和幼兒園課程與教學實際,有針對性地核算教育成本,使收費政策能真正促進幼兒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四要避免幼兒園性質判定和收費標準上的兩極思維,即要么公辦及標準化收費,要么民辦及備案制收費。其實,公辦、民辦幼兒園在收費上應秉承相同的機理,按成本收費[1]。五要切實關注家庭的其他成本,如每天接送孩子的經濟成本、時間成本、人力成本等。

        與之相配套,還應建立起學前教育資助制度。在我國,貧困兒童、殘疾兒童、少數民族兒童、農村留守兒童和城市流動人口兒童還不同程度存在著,這些兒童明顯處于社會弱勢地位,而我國幼兒教育財政投入則存在偏向城市、偏向教辦園和少數機關園、扶強而不助弱的特點,財政投入在地域之間、幼兒園之間和幼兒之間嚴重不公平,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因此,政府應積極發(fā)揮宏觀規(guī)劃、導向與調控作用,在保證各地區(qū)、各主要方面基本財政供給的基礎上,突出重點,對廣大農村及其他貧困、欠發(fā)達地區(qū)實行政策傾斜和重點扶持,對處境不利的弱勢兒童群體實施補償性援助,以保障貧困欠發(fā)達地區(qū)兒童和弱勢兒童的基本學習機會和受教育權利,從而促進我國學前教育事業(yè)的均衡、科學發(fā)展。我們認為,學前教育資助的主要對象應該是在經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審批設立的普惠性幼兒園就讀的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政府資助的同時幼兒園必須從事業(yè)收入中提取3%~5%比例的資金,用于減免收費、提供特殊困難補助等。

        (五)通過立法保障學前教育財政投入

        “依法治教”是世界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教育法》作為我國教育的一部根本大法,在第七章專門規(guī)定了教育投入與條件保障問題,但沒有對學前教育投入作出明確規(guī)定。通過立法保障學前教育經費的投入,保障其預算單列和合理使用,是我國學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現實需要。近年來,江蘇、北京、青島、廣州、上海等省市已先后制定實施了《學前教育條例》。我們認為,通過學前教育立法,應明確建立以公共財政為支撐的學前教育投入保障機制:加大公共財政投入,明確規(guī)定在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性教育預算中單項列支學前教育投入,在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設立學前教育專項經費,明確規(guī)定逐步加大各級政府教育財政性投入中學前教育經費的比例;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每年新增教育經費優(yōu)先投向農村學前教育,貧困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qū)學前教育發(fā)展以政府投入為主;同時,明確建立政府和家長共同承擔的成本分擔機制,等等。

        注釋:

        (1)~(9)數據來源于湖北省教育廳編《湖北教育統(tǒng)計年鑒》(2012年)。

        [1]虞永平.教育觀察:合理收費助推學前教育健康發(fā)展[N].中國教育報,2012-01-20(04).

        [2]教育部、發(fā)改委、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和國家學前教育重大項目答記者問[EB/ OL].(2011-09-29)[2013-12-23].http://www.edu.cn/xue_qian_news_197/20110929/t20110929_ 689512.shtml.

        [3]龐麗娟,夏婧,韓小雨.香港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政策:特點及啟示[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0,(11):34-39.

        [責任編輯:胡璇]

        G475

        A

        1672-0758(2014)04-0066-07

        2014-05-01

        任會兵(1976-),男,湖北咸豐人,土家族,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經濟與管理、教育人力資源管理等;

        劉國衛(wèi)(1965-),男,江蘇如皋人,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副所長,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與規(guī)劃、高等教育等。

        猜你喜歡
        幼兒園農村教育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我愛幼兒園
        幼兒園(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歡樂的幼兒園
        幼兒園(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幼兒園是我們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愛“上”幼兒園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怡红院a∨人人爰人人爽| 夜夜爽日日澡人人添| 欧美日韩精品乱国产|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黄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 国产成人+亚洲欧洲+综合|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999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日本熟妇hd8ex视频| 女同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亚洲黄色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色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内射爽爽大片视频社区在线| 人妻av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 无码区a∨视频体验区30秒| 自拍偷拍另类三级三色四色| 黄色国产精品福利刺激午夜片|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开心婷婷五月激情综合社区| 97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在线视频| 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成熟乱| a级毛片免费完整视频|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不卡| 亚洲天堂av在线网站| 精品乱码一区内射人妻无码| 孩交精品xxxx视频视频| 免费看国产成年无码av| 亚洲成av在线免费不卡| 国产在线av一区二区|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xxxx|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天堂| 天堂在线观看av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人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人伦av在线麻豆a| 男女裸交无遮挡啪啪激情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