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鷗
由高脂血癥引發(fā)的急重癥胰腺炎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胰腺炎, 當前我國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該疾病患者的危重等級以及并發(fā)癥情況均高于其他類型胰腺炎, 存在較多的危險因素[1]。為尋找更有效的治療方式, 本次研究針對28例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增加左卡尼丁藥物, 現將治療過程與臨床療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高血脂性胰腺炎患者56例, 均經影像學檢查確診, 其中男41例, 女15例, 年齡31~54歲, 平均年齡(43.2±2.1)歲, 血清三酰甘油濃度均在11.3 mmol/L以上。隨機將樣本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8例, 兩組樣本基本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開展禁食、抑酸、胃腸減壓、糾正電解質平衡、預防感染以及營養(yǎng)支持, 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增加左卡尼丁注射液, 將3 g藥物溶于250 ml生理鹽水中開展靜脈滴注, 1次/d, 連續(xù)治療10 d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甘油三酯、血清總膽固醇水平, 并依據APACHE Ⅱ與CTSI系統(tǒng)對患者開展相應評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獲取數據均采用SPSS18.0軟件開展具體分析處理,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 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各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各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檢測指標比較( )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檢測指標比較( )
注:兩組患者治療前各項比較, 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甘油三酯(mmol/L) 血清總膽固醇(mmol/L) APACHE Ⅱ評分(分) CTSI評分(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8 18.76±2.18 10.27±1.49 11.21±2.01 5.78±0.98 7.1±0.9 5.4±0.6 3.8±0.5 3.4±0.7觀察組 28 17.98±2.21 4.65±0.78a 11.19±1.98 3.60±0.61a 7.2±1.2 3.5±0.4 3.9±0.4a 2.1±0.3a t 0.23 17.68 0.19 9.99 0.11 13.94 0.29 9.03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高血脂性胰腺炎主要由于患者的甘油三酯不斷升高所引發(fā), 疾病產生的原因較為復雜, 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高甘油三酯會增加血液的黏稠度, 阻礙胰腺的正常循環(huán)功能, 使胰腺組織受到較為嚴重的損害;在胰酶的作用下, 體內甘油三酯會逐漸演變出毒性脂肪酸, 導致胰腺產生缺血或壞死的情況;同時, 甘油三酯會不斷生成有害產物危害胰腺泡, 對胰腺功能產生嚴重的損傷。甘油三酯不但是引發(fā)胰腺炎的主要因素, 還會進一步迅速加重疾病的嚴重程度, 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左卡尼丁的主要藥物作用為加快脂肪代謝, 是一種特殊的氨基酸, 能夠顯著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 緩解高血脂癥狀。本次研究中針對28例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增加了左卡尼丁藥物, 通過臨床治療后, 本組患者的甘油三酯與血清膽固醇水平獲得了顯著的下降, 有效緩解了患者的高血脂癥狀, 同時采用APACHE Ⅱ與CTSI對患者開展評分,結果顯示本組患者的胰腺炎癥狀也獲得了顯著的改善, 均明顯好于同期開展治療的對照組患者。與湯娜娜等[2]的研究結果一致, 提示針對高血脂性胰腺炎患者在臨床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增加降血脂藥物可增加治療效果, 提高臨床治療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 針對高血脂性胰腺炎患者應用左卡尼丁, 可顯著增加臨床治療效果, 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與胰腺炎的危重程度, 具有確切的臨床應用價值。
[1] 孫娉婷, 謝金昆, 田繼云, 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高血脂性重癥急性胰腺炎的進展.江西中醫(yī)學院學報, 2013, 25(1):86-88.
[2] 湯娜娜, 朱錦舟.左卡尼丁治療高血脂癥性胰腺炎療效觀察.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4, 23(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