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花
摘 要:本文探討了目前教育背景下,學生舉手回答問題的現狀和深層次原因剖析以及針對舉手回答問題措施的探討。
關鍵詞:學生; 成績; 教師; 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4)05-015-002
演員潘長江演過一部抗日主題片叫《舉起手來》,幽默、諷刺味兒十足,票房很高,也贏得了觀眾的好評。
在我們課堂教學中,學生高頻度參與師生互動,舉起他們的手,拿回屬于他們自己的課堂主動權,也才可以被稱為一節(jié)合格的課堂。
可是一只只小手在長大后越來越羞澀,越來越不易示人。童年時期爭先舉手,初中時期寥寥無幾,高中時代更是舉不起。
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學生方面
1.自我意識增強
從小學生到初中、高中后,人的自我意識增強,追求完美的心態(tài)作祟,害怕自己出錯。出錯后怕老師批評,怕同學取笑,怕自己丟了面子,在同學心目中位置下降。他們越來越不愿意主動去掌握課堂:提問、質疑、回答問題都交給老師去解決。教師課堂上要扮演多種角色,課堂效果差,教師上的累,學生昏昏而睡。這類學生不會去破壞課堂紀律,學習成績大都中等偏上。
2.自卑感強
有些學生生性自卑感強,或是從小家庭教育的不當,得不到家庭溫暖的呵護或是后天受到挫折的原因,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失去了信心;或是因為自身身體原因,如肥胖、過高、過矮、五官不俊,從而自認為與別人有差距而大失信心。這類學生成績一般中等以下。他們遇到困難不會想著如何解決困境,而是逃避,他們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缺少激情,沒有奮發(fā)向上的精神,上課舉手更是不可能的事。
3.驕傲感倍強
有些學生學習能力強,班級成績遙遙領先,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覺得簡單而不屑于回答。有這種心態(tài)的學生往往會把自己高高掛起,自認為自己強于他人,瞧不起他人。他們認為:會就行,沒必要舉手。
4.沉浸于自己的世界
有部分學生上課容易走神,完全不在上課的狀態(tài),沒有跟著老師的腳步走,這樣的學生不是不愿意舉手,而是確實是不知道答案。
二、教師方面
1.教師風格
有的教師生性嚴肅,學生不樂于參與進課堂與教師共同分析問題,擔心被老師批評,教師評價學生的語言和方式可能過于嚴厲,不經意間就會打擊到部分學生脆弱的心靈,所以不敢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思想。
2.教師問題設計
有些教師問題設計具有隨意性,或含糊不清,或問題設計寬泛,學生不知道從什么方向答題,找不到答題切入口,難以生成答案,也就無從舉手?;騿栴}設計過于簡單,學生一看就知道原因,也沒必要單獨舉手回答問題。
3.教師教育理念陳舊
教師還是依照以前的教學方式,全盤灌輸式教育。一節(jié)課沒有把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喧賓奪主,自己在唱獨角戲。唱的是吐沫橫飛,口干舌燥,甚至大汗淋漓,激動不已。效果呢?學生聽的是云里霧里,不知所云,因為學生沒有時間思考,沒有時間質疑,更不可能提出問題舉起他們的手。
對于高中生而言,地理學科屬于所謂的副科,地位遠遠低于大學科語文、數學、外語等。如何能讓他們在課堂“舉起手來”,從學科地位來講不容易。本人從事教學幾個年頭,總結了以下幾方面:
第一,與學生交流多用敬語
當有幾個學生舉手回答問題時,抓住時機多用“請”字,“請你來說說這個問題”,“請你談談這個問題的看法”,當學生聽到老師用“請”來與他們探討問題時,覺著老師沒有“架子”,很平易近人,就不怕被批評,就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
我請你來回答問題,體現一種對渴望求得新知的人的一種尊重,大大縮小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學生更加信任他們的老師。同樣,“請”也表達了老師對學生充滿了期待,期待你有出色的表現?!罢垺蓖瑯芋w現了老師對學生抱有欣賞的態(tài)度,給學生以自信滿滿?!罢垺币搀w現了和諧民主寬松的教學氛圍,老師不歧視任何一位學生,給他們內心以強大的能量。
教師語言的謹慎表達不僅會給學生以自信和激情,給學生揭開思想上沉重的包袱,放下顧慮,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做課堂真正的主人。教師的暖言細語同樣帶給自己偉大的人格魅力,讓學生更愛自己,讓自己的工作更加出彩。
教師在自己的工作中對專業(yè)語言的修煉要到位,要精練,不拖沓,不繁瑣。對學生的評價要積極向上,以鼓勵為主,給他們以正能量,引導他們學會學習,引導他們做事做人。
第二,課堂形式多樣化
分組討論式: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起來,往往效果比安安靜靜坐著聽老師講要好,他們會放得開不拘束,不羞澀。讓他們相互之間學習,不僅學知識,也學習方方面面別人的優(yōu)點,培養(yǎng)他們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先在小組內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再由小組推薦發(fā)言。這樣的形式使課堂不過于死板沉悶。
小組競爭式:同樣的問題由各小組舉手搶答得分,教師作為競賽的評委計分,最后根據計分再分配點獎品,這種形式我想對于那些平常比較自卑的孩子也會拿出勇氣一搏高下。有句古話講“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就是這么個道理吧。
另外,還可以有辯論、表演、錄像資料的放映等多種形式讓我們的課堂動起來,讓我們的孩子每天都懷揣著期待和興奮的心情接受新知,讓我們的孩子以強烈的表現欲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增強他們課堂表現的自信心和積極性,還給本就屬于他們的課堂。
第三,課堂評價積極化
課堂評價對于學生來講是何等重要。每個人都希望被肯定,學生是成長中的人,更需要老師積極肯定的評價。當學生做一件事沒有成功時,切忌諷刺挖苦,我們做教師的對學生積極評價,對學生影響是終身的,一個健康心理和健康思想的人對社會帶來正能量,輻射和影響周圍的人和事。試想,一個經常在學校被老師和同學以負面的評價成長的孩子,他課堂上能積極舉手發(fā)言嗎?他能朝著積極光明的方向發(fā)展嗎?
第四,課堂提問有效性
問題設計要精細,教師得做好充分的準備。對于重點難點可以多設計幾個問題,問題難度逐漸加深。對于教室里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思考的問題,注意力都能集中到問題上來,否則問題設計過難打擊一大片,效果可想而知。
因此,我們教師上課問題要精心設計。問題設計要層層遞進,由易而難,學生有一個知識鋪墊的過程;問題的設計要顧全大局,覆蓋班級不同層次的學生;問題設計還要文字簡潔不繁瑣,便于學生思考;問題設計當然也可以幽默風趣富有哲理,更能打動孩子們,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積極發(fā)言成為可能。
總之,不管用什么方法,我們就是要卸掉孩子們的各種負擔,讓他們在課堂上大膽表現自己,舉起他們的手,爭取課堂主動權,把課堂還給學生。
參考文獻:
[1]江蘇教育廳.《江蘇教育研究》,江蘇教育出版社
[2]何克抗.《創(chuàng)新思維理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陳家麟著.《學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