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法院有關同志:
半個月前的課間,我7歲的兒子偷拿了學校小賣部的一包零食。老板發(fā)現(xiàn)后,將我兒子帶到班主任處。班主任因?qū)ξ覂鹤映U{(diào)皮搗蛋早有看法,見其再次犯事更是氣不打一處來,遂在上課時將我兒子逐出教室,讓其在畫好的圈子中罰站一節(jié)課的時間。由于我兒子體質(zhì)較弱,被長時間的大風吹襲后,發(fā)生了重病,花去4600余元醫(yī)療費用。事后,我曾要求學校賠償損失,但遭到拒絕,理由是導致我兒子患病的根本原因是其自身體質(zhì)太差,而班主任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即出于善意。請問:學校的說法成立嗎?
家長:孔玲
孔玲家長:
學校的說法不成立,其必須承擔賠償責任。
一方面,班主任違反了自身的法定義務。《聯(lián)合國兒童權(quán)利公約》中規(guī)定:“任何兒童不受酷刑或其它形式的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我國作為該公約的締約國之一,自然必須遵照執(zhí)行。有鑒于此,《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九條第二款明確規(guī)定:“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quán)益?!逼渲械捏w罰,是指通過對人身體的責罰,特別是造成疼痛,來進行懲罰或教育的行為。班主任將你兒子逐出教室,讓其暴露在大風中,在畫好的圈子里罰站,明顯當屬其列。
另一方面,學校應當賠償損失?!肚謾?quán)責任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蛘咂渌逃龣C構(gòu)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蛘咂渌逃龣C構(gòu)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也指出:“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九)學校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或者在履行職責過程中違反工作要求、操作規(guī)程、職業(yè)道德或者其他有關規(guī)定的;……”即盡管你兒子存在錯誤,需要教育,但因其年僅7歲,屬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決定了班主任必須切合實際,采取具有針對性的、適合未成年人特點的教育方式。班主任不顧你兒子體質(zhì)差,強令你兒子在風中接受體罰,對可能出現(xiàn)的患病等危害聽之任之或疏忽大意、輕信可以避免,不僅不能證明學校已經(jīng)“盡到教育、管理職責”,反而意味著學校必須對班主任的過錯及其后果擔責。至于學校如何對班主任追究責任,則另作他論。
(顏東岳 江西省興國縣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