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爸爸去哪兒?爸爸在手機里。智能手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數(shù)的方便和無限的樂趣,但是同時它也在侵入我們的生活,甚至威脅了不少人的家庭幸福?;蛟S,我們不應該怪手機,科技的進步只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美好,但是它卻又名副其實地擔當著“小三”的角色,“插足”了我們的家庭,它就像童話中的游樂王國,吸引著小朋友的到來,一旦進入就樂而忘返。
聽起來似乎有些危言聳聽,事實也真的很嚴重,手機成癮的人越來越多,調(diào)查顯示14%的人夜間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手機。同時因手機引發(fā)的家庭事件比比皆是,比如去年的“家庭聚餐兒孫玩手機,老人摔盤子離席”的新聞,再比如作文中渴望爸爸關注的小女孩。其實這些事情就在我們身邊,我也曾深受此困擾,由于抵抗不了手機的誘惑,我經(jīng)常在和孩子一起玩的時候,時不時地拿起手機看一眼,孩子就會搶過我的手機藏起來,看著他不滿的表情,我知道,手機已經(jīng)影響了我們的感情。家庭需要經(jīng)營,顧此必然失彼,在忙碌的工作后,我們是該擁抱家人還是與手機作伴,這是一個問題。
女兒怨父手機癮是一針清醒劑,請把目光從手機中轉(zhuǎn)回來,請把時間和感情更多的還給家庭,讓手機回歸到工具的位置。
手機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同時很多人的工作也離不開手機,這讓希望戒掉“手機癮”的人大呼無奈。手機服務商除了一味追求更新、更快、更大吸引力之外,也應提供更健康的“防沉迷模式”以供人們選擇,在游戲和上網(wǎng)等過程中提醒人們是否該休息了,是否該陪家人說說話了,甚至直接設置一天僅能上網(wǎng)或游戲幾個小時的選項,如此來幫助人們戒掉“手機癮”。
同時,現(xiàn)在少年兒童過度使用手機現(xiàn)象也正在增多,大人面對手機尚不能自控,更何況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們。國家規(guī)定未成年人不能進入網(wǎng)吧,但手機卻不便控制,青少年網(wǎng)癮正在向“手機癮”轉(zhuǎn)變,越來越多的家長對此表示焦慮,河南南陽一家長出資40萬為學生購買非智能手機的事就說明了家長的焦慮。抑制兒童手機依賴,父母應該做好榜樣,如果大人整天沉迷手機,又如何要求孩子好好學習,遠離手機呢?
把手機放在旁邊,將時間還給孩子,給孩子帶來快樂的同時,也在給孩子做好榜樣?!叭绻銈儛畚?,請多多地陪陪我”,這是一個孩子的愿望,這是我們父母的愿望,莫讓自己一直呆在手機里,小心找不到“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