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菁菁
[摘 要]《公務員法》是新錄用公務員初任培訓的重要內容,也是初任公務員進行法制教育的重要課程,但是《公務員法》的培訓存在著例如針對性不強等問題,為此,應該切實根據(jù)初任公務員的特點和需求對課程進行相應的設計和創(chuàng)新。
[關鍵詞]公務員法;初任培訓;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D630.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06 — 0045 — 02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正式頒布實施,標志著我國干部人事管理走向規(guī)范化、制度化、科學化,這是我國第一部干部人事管理總章程性質的重要法律,也標志著我國的公務員制度正式的建立,我國的干部人事管理進入了依法管理的新階段。十八大的報告中說到:“推進依法行政。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要自覺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闭f明了增強公務員依法行政的能力,是公務員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依法治國的關鍵。在新形勢下,公務員法律意識的提高關系著政府的公信力和執(zhí)行力,也影響著人民群眾對政府的信任。
一、初任公務員進行《公務員法》培訓初衷
新錄用的初任公務員一般工作在基層,面向基層的人民群眾,處在黨政工作的第一線,因此,基層公務員的法律素質影響著工作的行為、態(tài)度、效率等方方面面。
公務員的初任培訓是公務員職業(yè)生涯的第一次正式的培訓,也是公務員增強自身法律意識的重要渠道和途徑。
(一)學習公務員法,促進公務員認真履職
基層公務員法律素質和水平影響著依法行政的水平,《公務員法》的出臺和實施對于貫徹依法治國和推進依法行政具有重要的意義。《公務員法》的制定是為了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提高工作效能。同時,在18個章節(jié)和配套的法規(guī)中都對公務員的履職有相應的規(guī)定,例如第十二條規(guī)定:“公務員按照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認真履行職責,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由于種種歷史原因和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一些公務員的享樂思想根深蒂固,工作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沒有切實把工作落到實處,嚴重影響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執(zhí)行力,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因此,把認真履職寫入法律,是新形勢下對公務員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人民群眾對公務員的期待。
(二)學習公務員法,規(guī)范公務員自身行為
公務員的職業(yè)性質、社會責任與其他職業(yè)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公務員掌握著一定的權力,作為各項事業(yè)的組織者、管理者、決策者和執(zhí)行者,他的作用和影響往往大于其他職業(yè),有了權力,就會滋生腐敗,而公務員法是規(guī)范公務員權利義務的一部法律,在總則中提到,公務員法制定目的之一就是促進勤政廉政。在第十二條中也規(guī)定,清正廉潔,公道正派是公務員履行的義務之一。一直以來,國家的反腐力度不斷加大,就是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chuàng)造風清氣正的環(huán)境和氛圍,維護政府的公信力。公務員是表率,尤其是基層公務員,一言一行體現(xiàn)的是政府的形象,讓他們對自身的權利和義務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明確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好地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不干違反原則,違反法律的事情,警鐘長鳴。
(三)學習公務員法,樹立初任公務員的信心
《公務員法》對公務員的發(fā)展方向、發(fā)展方式有明確的規(guī)定。對于初任公務員,明確的制度規(guī)定給自身的發(fā)展提供了保障。初任公務員工作時間不長,對新的工作會產(chǎn)生不適應,甚至還會出現(xiàn)心理的落差,《公務員法》的規(guī)定明晰公務員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有助于初任公務員建立信心,有助于初任公務員形成健康穩(wěn)定的心理,為日后的工作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
二、《公務員法》培訓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初任公務員的學歷和人員構成增加上課難度
隨著我國的發(fā)展,人才比例的上升,不少研究生、博士生紛紛加入到公務員隊伍中,這部分學員有著與本科生不同的初入社會的青澀,他們的知識結構、生活閱歷與經(jīng)歷都相對豐富,對于問題的認識也比較深刻,知識面也較廣,因而面對理論功底扎實,學歷較高的學員,單純的法律條文學習顯然是不夠的,加之網(wǎng)絡的發(fā)達,可以提供最新、最全的法律知識和法律資訊,與此同時,初任公務員來自不同的基層單位,有法官、檢察官,人民警察,他們具有高學歷的同時也具專業(yè)的法律知識背景,因此為培訓教師將公務員法講深講透增加了難度。
(二)講授式教學的局限性
我國是大陸法系國家,法律由法條構成。學員會先入為主地對法律課程有刻板又枯燥的印象,一提到法律的學習,都是條條框框,許多學員在還沒有上課之前就對其失去了興趣,從而產(chǎn)生一種“為了完成任務來聽課”的心理。公務員法培訓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增強公務員自身的法律意識,樹立對日后工作的信心。初任公務員一般都對自己日后的職業(yè)生涯充滿好奇和期待,但是單純的講授法理和法條并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員的興趣和共鳴,就達不到培訓的效果,也就達不到培訓的目的。
(三)針對性、實用性不強
1.法律學習必然要涉及法律理論和法律條文的學習。
公務員法一共18章107條,相關的配套政策法規(guī)文件也較多,涉及的內容和理論知識較為繁雜。一般公務員法的課程時間都是兩個半小時,要在兩個半小時的課堂上都將所有的法條和配套法規(guī)一一講解顯然是不現(xiàn)實,也是不可能完成的。
2.組織部門與實施部門的脫節(jié)。
初任公務員的培訓一般由各級政府的人事部門負責,實施培訓的機構是各地方的黨校、行政學院。初任公務員在培訓之前,都在不同的基層單位工作,由人事部門統(tǒng)一安排到各行政學院進行培訓。由于工作性質的不同,各個公務員面對的職業(yè)前景也各不相同,需求也會不同,因此就會出現(xiàn)上課內容針對性不強的問題,由于培訓時間的限制,不可能將所有學員的要求一一滿足。
三、對策和建議
(一)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隨著公務員學歷的不斷增高,對于培訓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培訓老師不僅要具備專業(yè)的素養(yǎng),還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因此,作為培訓的教師,要時刻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上課的技能,主動學習,在專業(yè)上對學員做到“有問必答”,在上課技能上積極溝通,拓寬與學員交流的渠道,做到教學相長。行政學院可以有計劃地派教師到各地的行政學院或者國內大學進行深造學習,提高教師培訓能力,或者適時地把培訓老師送到地方政府部門工作一段時間,體驗和感受公務員的工作與生活 ,有利于在培訓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經(jīng)驗的有機結合?!?〕
(二)完善課程設計
1.合理分配課堂時間和課堂內容。
兩個半小時的課堂不能面面俱到,將課堂時間與課堂內容有機結合,分為幾個部分進行講授,這樣可以讓學員把握培訓的重點內容,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游刃有余。例如可以把課堂的內容分為“總-分-總”或者“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三個部分,根據(jù)三個部分來合理安排課堂所需要的時間。
2.對于法條的選擇要有的放矢。
由于授課的時間有限,107個法條不能一一闡述,因此,要針對年輕公務員的角度進行思考;他們需要什么,想了解什么。再從眾多的章節(jié)和法規(guī)中摘取有用的法條進行梳理和提煉,有的放矢,具有針對性。
(三)豐富上課內容
1.結合法條,適當加入公務員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內容。
公務員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是指公務員提出職業(yè)目標并制定這些目標的計劃過程?!?〕初任公務員剛開始自己在崗位上的工作,對自己的職業(yè)前景和發(fā)展不了解,甚至會對自己未來的發(fā)展產(chǎn)生一定的迷茫和擔憂,沒有明確的目標。初任公務員進行個人職業(yè)規(guī)劃是非常有必要而且有意義的,它是公務員實現(xiàn)理想的基礎,為公務員在工作經(jīng)歷中作出的自我角色進行準確定位,是公務員實現(xiàn)長遠目標的表現(xiàn),同時也是促進政府和諧人際關系建立,提升政府形象的保證。
2.課件設計簡單明朗。
課件可以直觀地將教學內容展示出來,讓學員一目了然。將法條逐一寫在課件上不僅讓學員看不清楚密密麻麻的字體,而且會嚴重影響上課的效果。要選擇精煉的語言或者加入生動的圖片、視頻來配合上課的內容,不僅可以吸引學員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加深學員對上課內容的印象。但是講授《公務員法》不能一味地用圖片和視頻,也要有度,選擇法條的時候可以結合上課重點有所選擇,不需要所有法條都寫上,或者換一種列表或圖形的方式對法條進行解讀,這樣簡單明朗的設計,讓學員不會視覺上造成疲勞。
(四)積極探索教學方式
1.采取問卷調查方式,明確學員的需求。
各地市的黨校、行政學院作為培訓機構,必須從公務員的組織發(fā)展、崗位發(fā)展、自身發(fā)展的實際需要出發(fā),了解公務員個人學習需要、工作需要、發(fā)展需要,認識公務員需求的多樣化、差別化和個性化,充分挖掘和調動公務員參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訓需求的調查是培訓有效性的關鍵,因此,必須從初任公務員自身的需求出發(fā),設計調查問卷,由于每期培訓學員結構不同,要根據(jù)基層公務的單位、崗位進行不同的設計。如果學員來自不同系統(tǒng),不同單位,問卷的問題設置可以較為籠統(tǒng),例如設置:“你希望從這門課中收獲什么?”“你對公務員法中的什么問題感興趣”等等,如果一期的學員大多來自同一個系統(tǒng),可以將問題設置得更為具體。培訓教師可以通過整理歸納問卷調查的結果來調整上課的內容。問卷的發(fā)放最好在開班的初期或上課的前一天,這樣可以讓培訓教師有充足的時間調整上課思路和內容。
2.改進教學方式,增強授課效果。
一門課的成功,關鍵在于上課的效果。傳統(tǒng)式的上課方式是講授式教學,但是講授式教學在進行公務員法培訓時顯得單一而且收效甚微,可以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比如研討、答疑、互動、案例、情景模擬等等,將教學內容最大限度地展示出來,把學習法律知識研究法律規(guī)范、解決法律問題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員聽課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可以借鑒案例的呈現(xiàn)讓學員進行研討、分組討論,對問題進行分析,結合法條提出解決的方案,激發(fā)學員學習法律知識的積極性,提高學員運用《公務員法》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案例的呈現(xiàn)可以通過視頻、文字或者講述的方式進行,在案例的選擇上最好是真實的,近期的。
3.利用教學評估,歸納總結上課經(jīng)驗。
在初任公務員培訓即將結束或一堂課即將結束時,學員會通過填寫教學評估表對培訓老師的上課進行評價。培訓教師可以通過學員的評價來總結歸納上課的經(jīng)驗。
四、結語
基層新錄用公務員是是黨政機關的新鮮血液,是公務員隊伍的新生力量,他們的法律素質影響著政府的公信力和執(zhí)行力,影響著人民群眾對政府的信心和信賴?!豆珓諉T法》的學習,有利于提高公務員對國家公務員制度的了解,有利于初任公務員對自身的發(fā)展樹立信心、有利于初任公務員在日后工作中認真履職,勤政廉潔,有利于依法行政的推進、有利于法治政府的建設。因此,《公務員法》的培訓至關重要,面對培訓中的問題,要積極面對,通過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創(chuàng)新培訓理念、改革授課方式,有針對性地對學員進行培訓教學,這樣才能增強上課效果,切實調動學員積極性,提高初任公務員的法律意識。
〔參 考 文 獻〕
〔1〕田順秀.我國公務員初任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山東省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09).
〔2〕朱正.淺析公務員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6).
〔3〕褚洪敏.基層新錄用公務員初任培訓需求問題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23).〔責任編輯:張 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