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林
正確的漢字書寫能力不僅是學習文化知識的基礎,也是一個人的學識和修養(yǎng)程度的體現(xiàn)。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正處于人生的起步階段,正是他們吸收知識的關鍵時期,讓他們學會正確的書寫,樹立正確的認識,對于其人生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生漢字書寫能力的培養(yǎng)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認真分析低年級小學生容易寫錯別字的原因,并及時糾正,提高他們正確書寫的能力。
一、影響寫錯別字原因分析
(一)漢字本身因素
漢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音、形、義結合體文字。識字要求讀準字音、辨清字形、明白字義,并且音形義三者要建立起有機的聯(lián)系。給低年級的小學生帶來了不小的難度,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
一是每個漢字都有深刻的含義,不理解字的含義,是很難正確書寫和使用的。而低年級的學生,理解能力不強,他們只能通過強化記憶達到記住、會寫的效果,難免會產生錯別字。
二是漢字是世界上字形最復雜的文字,各種形似字、音似字、義似字太多,再加上很多漢字結構復雜、筆畫較多,造成低年級的學生識記、書寫具有很大的難度。
(二)家庭、社會環(huán)境因素
我們的社會是個科技、信息發(fā)達的社會,小學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下,會造成不少的書寫錯誤,主要有以下幾種因素。
一是家庭環(huán)境影響。一部分學生家長的文化水平不高,不但不能很好地監(jiān)督學生,及時指出和糾正學生在讀音和書寫上的錯誤,反而自己平時經常說或寫錯別字,使得學生養(yǎng)成了錯誤的書寫習慣。
二是社會環(huán)境影響。中國大部分地區(qū)還都是使用方言進行日常交流,在日常生活、學習過程中,小學生接收到的都是方言讀音,使得他們很難掌握正確的發(fā)音,進而導致他們在書寫上出現(xiàn)錯誤。
三是媒體和網(wǎng)絡語言的誤導影響。大量的電視廣告、商品商標、網(wǎng)絡語言等不規(guī)范使用漢字,使小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錯誤的書寫習慣。
(三)教師因素
一是教學方法不符合記憶規(guī)律。教師沒有根據(jù)小學生認知能力低下的特點,未對難認字、易錯字等加以認真指導,導致小學生書寫出現(xiàn)錯誤。
二是缺乏正確引導和指導。對學生作業(yè)中的錯字別字一帶而過,沒有認真對待,或是熟視無睹,沒有及時、嚴格地分析錯誤原因并進行修正。
三是沒有給學生以正確的示范和表率。教師在課堂上板書潦草,甚至出現(xiàn)錯字、別字現(xiàn)象,教師的不認真給學生正確書寫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四)學生自身因素
一是知覺分化還處在初級水平。小學生的知覺不夠準確,分化水平比較低,精細辨別能力比較差,感知事物的特征不夠精細,在識記生字時,往往只記住字體的粗略輪廓,對于字體精細部分卻忽略了,容易寫出形近錯別字。
二是認知能力不足。小學生往往認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在平時的書寫過程中時,以完成作業(yè)為目標,不能全身心地投入,這樣難免會導致學在書寫方面出現(xiàn)問題。
三是注意力不集中。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其自控能力不強、注意力不集中,浮躁好動,注意分散,粗心大意,這些行為習慣造成他們書寫會出現(xiàn)大量的錯別字。
二、改正小學生寫錯別字的對策
針對以上原因分析,對癥下藥,才能很好地解決小學生寫錯別字的現(xiàn)象。而漢字本身和社會環(huán)境因素是我們無法解決或需要長時期才能解決的因素,因此,我們只能從教師的角度加強教學策略,從學生的角度克服自身因素,來找到解決寫錯別字問題的辦法。
(一)教師需要采取的教學對策、方法
一是教師要正確示范,確保小學生首次書寫的正確性。教師要對生字做細致分析,對易錯易漏點要了然于心,重視自身的示范作用,養(yǎng)成嚴謹?shù)臅鴮戯L格,杜絕向學生傳遞出錯誤信息。
二是教師在引導學生識字時,應結合讀音、組詞、造句等手段,將字放于具體的語句中去辨析,從漢字音、形、義關系著手,進行識字教學。鼓勵學生融入自己對該字的想象,充分調動他們的參與意識和探究的熱情,將枯燥的識字學習變得氣氛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記得牢固扎實,有效地突破字形難點,減少錯別字現(xiàn)象的發(fā)生,從而達到提高識字教學的目的。
三是遵照兒童心理特點,增添識字過程的樂趣。在識字的過程中,不但要引導學生主動分析比較,對漢字進行深度加工,更要靈活運用猜字謎、接龍法、歌謠法等形式,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增添趣味把識字教學寓于游戲中。不但加強了學生的記憶理解,還避免學生機械地重復抄寫,從而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四是及時糾錯,培養(yǎng)學生主動糾錯興趣。教師要提高責任心,采取教師檢查糾錯、學生主動糾錯和學生相互糾錯相結合的方法,仔細檢查學生作業(yè)、練習,發(fā)現(xiàn)一起錯別字,及時糾正。讓學生把自己作業(yè)中的錯別字抄寫到糾錯本上,然后對這些錯別字進行分類,哪些是根本就不會寫的,哪些是筆下之誤的,哪些是一貫出錯的,哪些是偶爾出錯的。對于經常出錯和根本就不會寫的字,要求學生重點糾錯。并對學生所寫錯別字進行歸納、統(tǒng)計,采用辨錯、歸因等方法,對學生進行講解,讓他們對所寫錯別字和正確的字進行對比、組詞,加深印象,避免再次出錯。
(二)學生在讀書、寫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一是多抄、多寫、多運用,加強記憶。對不熟悉的字,不但要多抄、多寫,還要加強對該字的運用,用于簡單組詞、造句,理解去運用的語境,才能更加深印象,避免書寫和使用錯誤。
二是要勤翻字典,查看其音、形、義,加強對字的理解。一個人不可能對每個字都很熟悉,對于不太確定的漢字一定要經常查閱字典,了解其讀音、字形和意義,這樣書寫和使用的時候才不容易犯錯誤。
三是要聽講、讀書、寫字的時候一定要集中注意力。集中注意力、減少粗心大意的毛病,才能確保書寫的正確。每次書寫完后,都要留一定的時間去仔細檢查、核對是否寫正確,及時糾正錯誤。
四是要正確理解媒體廣告、網(wǎng)絡語言的使用環(huán)境。在媒體廣告、網(wǎng)絡語言等社會環(huán)境中,為了取得一定的社會反映效果,故意對某些字在讀音、字形和字義進行了不同的理解或歪曲。小學生而在學習中,千萬要分清這些字的語言環(huán)境,正確理解字的音、形、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