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偉玲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過:“教師應具備進入學生心靈世界的本領。育人先要育心,只有走進孩子心靈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靈深處的共鳴?!蹦敲?,如何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呢?我總結了近年的教育經驗,列舉如下。
一、取得孩子的信任
(一)以平等的心態(tài)對待孩子,尊重孩子
把學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以平等的心態(tài)對待孩子,尊重孩子,而不是以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這樣師生之間沒有了隔閡,沒有了距離感,孩子才愿意將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說給老師聽,老師才會真正深入到孩子的內心世界,理解孩子。
(二)以父母般的心理對待孩子
像愛自己的孩子那樣愛別的孩子,這是做教師最重要的師德修養(yǎng),只有心中有愛,我們才能以愛換回愛,以愛點燃愛,以愛贏得愛。學生感受到老師真正地愛心,才會親近老師,信賴老師。
(三)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不放棄每一個孩子
“孩子,不是你不能學好,而是我還沒有找到教好你的方法?!边@句話出自一位美國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之口。這句話每次讀來,總有一份感慨在里面。是啊,這世上怎么會有教不好的學生呢?很多時候,是我們教師用心不夠,技巧不夠而已。每個班級都有好學生和所謂的“壞”學生,“壞”學生往往成績差,有很多壞習慣,跟不上班級的學習進度,如果周圍同學老師輕視,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huán),讓他們自暴自棄,成績越來越差,壞習慣壞毛病越來越多。無論是好學生還是“壞”學生,教師都應該平等地對待他們。好學生做得好要鼓勵,“壞”學生更需要老師的關心和幫助,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老師的教育下健康成長,學到知識,學會做人。
二、走進孩子的心靈
一個班幾十個學生,要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靈,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要我們老師擁有愛心、耐心和恒心,用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做到做好。
三、用好的方法引導孩子走正確的道路
當我們了解了孩子的想法,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正確的引導,但引導方法是很具有技巧性的,技巧可以是千變萬化的。
(一)規(guī)定具體的行為準則
很多孩子對于錯誤的行為沒有清楚準確的認識,對于犯錯誤要受到什么樣的處罰也不了解。孩子們總是被告知不應該做什么事,但很少會被告知做了不該做的事后會受到什么樣的懲罰,所以對很多錯誤行為不放在心上。針對這方面,我們可以給孩子定出詳細的規(guī)則,規(guī)定哪些行為不能做,做了要受到什么具體的處罰。而且要嚴格執(zhí)行,一視同仁。這樣孩子就會逐漸適應這些行為準則,改掉很多不良的習慣。
(二)給予具體切實可行的任務
各個學生的學習進度不一樣,很多學習不好的學生,基礎上已經遠遠跟不上班級的學習進度。對于這些學生,我們雖然很希望孩子能一下子變成成績好的學生,跟得上班級的學習進度,但那往往是不現實的,這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來逐漸轉變。這些學生落下的基礎,需要從新去彌補,我們要給這些跟不上進度的孩子單獨制定每天要完成的學習任務,讓他(她)們逐漸趕上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否則這部分學生會離群體越來越遠,最后被群體拋棄。
(三)、獎勵與處罰同時廣泛推進
獎勵與處罰,很多時候老師只是在特殊的時候用,例如考試成績出來時或者學生做錯事時才拿出來用一用,沒有時時處處廣泛地使用。獎勵與處罰要同時進行,有對比,才能激發(fā)孩子上進的心。例如,我們每天布置的學習任務,有完成的學生,有沒有完成的學生,我們可以在教師后面的公布欄里,把每天每個孩子的完成情況進行記錄。如果累積三次沒有完成的,要受到處罰,如果累積一個月都是完成的,可以得到老師的獎品,如果每個月都完成的,還有額外獎品。通過這些獎罰和每天的實時跟進,把孩子完成學習任務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四)對犯錯誤的學生不要輕易損其尊嚴
朱永新說:“教育是心靈的藝術,皮肉之苦永遠解決不了心靈的問題。棍棒是所有教育手段中最不應該使用的辦法。體罰是父母的無能。棍棒讓孩子失去尊嚴,讓孩子產生恐懼,讓孩子模仿暴力,讓孩子產生對立。做人的自尊心一旦被摧毀,孩子將很難真正地站立起來?!焙⒆右话愣加泻軓姷淖宰鹦模稿e誤時,如果當眾粗暴地指責和處罰,很容易使其自尊心受到重創(chuàng),產生逆反抵抗心理,形成教育的反效果。真正得當的處理方式應該是教師體諒學生,理解他們的苦衷,把聲嚴厲色的批評換成和風細雨的說教,把當眾的指責換成事后的促膝談心,這樣更能讓孩子積極地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教學技巧很多,無法一一列舉??傊记刹皇且怀刹蛔兊?,要根據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方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四、改善孩子的家庭社會學校環(huán)境因素
常言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一點在少年兒童身上體現得更為明顯。因此,良好或者惡劣的客觀環(huán)境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是巨大的。孩子的不良心理因素很多是來自家庭社會或者學校的。例如,父母忙工作,不管孩子,孩子孤僻或者與社會不良青少年成幫結隊;家庭教育粗暴,孩子有仇恨或恐懼心理;校外不良社會青年或校內高年級學生勒索欺負孩子,孩子很容易心理扭曲,走向偏激道路等等。這些不良因素會給孩子的心靈帶來很大的陰影,不排除這些不良因素,孩子就很難走上正確的道路。我們老師有義務有必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讓孩子在好的環(huán)境健康成長。
教師,不僅要教書還要育人;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更要教會學生怎樣做人。真正的教育是直抵心靈的教育,澆樹要澆根,育人要育心。讓童心飛揚,為生命奠基,讓教育直抵心靈,讓生命精彩紛呈,是我們小學教師的心愿。探索直抵學生心靈的道路和方法,尋求良好的教育方法模式,是我們小學教師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我們努力的最終目標是讓所有在我們教育下的孩子們都打好良好堅實的人生基礎,都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