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預習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獨立解決問題的過程,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淺談幾點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習慣;策略
預習是對學習的提前準備,是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對即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一個初步的了解和感知,從而產(chǎn)生對新知識的新鮮感和解決問題的欲望。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下面就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淺談幾點策略。
一、制訂合理的預習目標
有了預習目標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預習,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預習目標,目標的制定要做到:首先,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實際學習水平出發(fā),制訂一個學生能夠完成的預習目標,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有興趣去預習;其次,制訂的預習目標一定要遵循由簡單到難的一個過程,讓學習的知識有一個梯度,促使學生在目標的指導下不斷地完成任務,給學生一個體驗成功的機會,讓學生在預習中不斷增長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二、預習要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機的結合
預習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對即將要學習的知識有一個了解,進而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因此,教師要正確的對待學生的預習,避免預習成為一種形式,教師要對學生的預習進行檢測,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針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詳細講解,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知識,掌握知識。此外,還要鼓勵學生把預習中遇到的困難提出來,與其他學生進行討論,或是對預習心得體會進行交流等等,不斷提高學生的預習能力。
三、指導學生預習方法
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策略,一個人掌握了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因此,小學數(shù)學預習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預習方法的指導。預習方法有很多,任務落實法。即教師布置預習任務,學生帶著任務去完成預習,所設計的任務一定要難度適中,具有誘發(fā)性和趣味性,可操作性強。
參考文獻:
倪金花.小學數(shù)學預習之我見[J].小學教學參考:綜合版,2013(7).
作者簡介:張瑞,男,所在單位:吉林省舒蘭市第八小學校,研究方向:小學數(shù)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