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倩蘭
摘 要:全球電視新聞直播極大的改變了新聞的傳播方式,為人民提供了更加具有時效性的新聞。作為保真度最高的新聞傳播方式,全球電視新聞直播成為最受民眾歡迎的新聞傳播方式。但在全球電視新聞直播熱的背后,又存在不少的弊端,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思考。
關(guān)鍵詞:全球;電視新聞;直播熱;冷思考
引言:全球電視新聞直播,是指利用電視媒介的特殊技術(shù)手段,對全球各地正在發(fā)生的事件進行同步展現(xiàn)的新聞直播。也正是通過這種特殊的信息技術(shù)手段,使得全球電視新聞直播具有高速傳遞性、畫面保真性等特點。通過這種直播方式,民眾能夠輕松的獲得全球各地的實事新聞,并且能夠看到未經(jīng)剪輯、透明度最高的畫面,從而有一種真實可信、身臨其境的感覺。
全球電視新聞直播的另一大特點就是其時效性,以美國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able News Network”的英文縮寫)為首的國際電視媒體全天24小時準(zhǔn)備著現(xiàn)場報道,能夠在第一時間給受眾帶來最具前沿性的電視新聞直播。
由于以上優(yōu)點,全球電視新聞直播已成為最受歡迎的新聞播報方式。但同時,這種大熱的方式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成為阻礙民眾了解新聞?wù)嫦嗟囊蛩??;诖?,本文將著力針對全球電視新聞直播熱的現(xiàn)狀進行冷思考,以期能夠為全球電視新聞的發(fā)展提供有益借鑒。
·時效性背后是否影響了新聞的失真
眾所周知,時效性和真實性是新聞具備的最基本的兩個特點,這也是時政新聞與娛樂新聞最大的區(qū)別。民眾需要從新聞報道中獲得最真實最具有權(quán)威性的報道,而在全球新聞直播熱的背景下,一味追求“先睹為快”,是否會影響到新聞報道的真實性?
全球電視新聞直播,是建立在電視媒介特殊的技術(shù)手段基礎(chǔ)上的,由眾多新聞記者全天候在世界各地采集、準(zhǔn)備、播放新聞。在全球電視新聞大熱的背景下,各國的電視媒體的競爭力度也在加強。這就變相的迫使各電視媒體更加追求新聞的時效性。
從一定程度來說,對新聞越早進行直播報道的電視媒體越能夠吸引民眾的目光,也就越能夠提高自身的收視率,從而獲得更高的利益。因此,全球電視新聞媒體比之以往更加重視新聞的時效性。
在這種背景下,全球電視新聞媒體為了盡早的播出新聞,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新聞信息真實性的審核,使得部分直播的新聞信息失真,誤導(dǎo)了民眾。同時,由于新聞的傳播性,更使得這些錯誤的信息被其他媒體所轉(zhuǎn)載,更進一步擴大了失真新聞對民眾的誤導(dǎo)性。
例如,在對國際“9·11”恐怖襲擊事件的報道中,BBC廣播媒體對新聞的報道就存在失真。記者將撞擊世貿(mào)大樓的飛機類型搞錯,認為“不是大型客機,看上去好像是那種在美國機場和紐約上空經(jīng)常能看到的小型私人飛機?!庇浾呱踔吝€非??隙ǖ乇硎倦m然自己不是航空方面的專家,但第二架飛機肯定是只能乘坐8-10人的雙引擎小飛機。
由此可以看出,BBC媒體為了追求新聞的時效性,為了提高自身的收視率。記者并沒有對新聞信息進行核實,而是以自我對信息的認知進行確認和傳播,從而造成信息的錯誤,直接影響了新聞的真實性,對民眾的認知造成誤導(dǎo)。
·是否成為輿論的締造者
另一方面,全球電視新聞直播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輿論的導(dǎo)向。作為新聞的制作者,電視媒體的身份究竟是信息傳遞者還是事件的參與者也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
簡單地說,全球電視新聞直播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身媒體的公正立場,從記者自身的立場和政治方面的原因,使得當(dāng)前的全球電視新聞媒體不再具有完全的中立性質(zhì)。因此,在全球電視新聞直播時,媒體方帶有一定的偏向性,也就直接導(dǎo)致輿論方向的偏離。
例如,在中國臺灣的歷代選舉中,大陸媒體大多傾向于中國大陸,其在報道之前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政治立場。這就導(dǎo)致在新聞直播中,媒體所播放的畫面大多是對傾向大陸政府的勢力的正面報道。而相反,在采訪的臺灣民眾中也往往是傾向于其中某一勢力。
在此并不是針對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的紛爭,而是為了指出在這種背景下,媒體的身份受到變化。因為身份的變化,媒體在報道時具有一定的傾向性,也就變相的主導(dǎo)了輿論,影響了民眾的判斷。
·是追求新聞本身的質(zhì)量還是新聞畫面的質(zhì)量
最后,在全球電視新聞媒體的激烈競爭下,眾多媒體更加注重于畫面的華麗性。為了提高收視率,眾多電視新聞媒體開始追求現(xiàn)場畫面的華麗度和震撼度。
例如,在倫敦地鐵爆炸案的直播畫面中,民眾看到更多的是硝煙彌漫的現(xiàn)場和受難群眾惶恐不安的表情;在“9·11”恐怖襲擊中,民眾看到更多的是具有震撼度和華麗性的劇烈爆炸。
在這種背景下,電視媒體開始對現(xiàn)場畫面大肆渲染,使得民眾開始注重于欣賞新聞畫面而不再關(guān)注新聞的信息。這就導(dǎo)致時政新聞開始向娛樂性新聞發(fā)展,失去了原本的核心理念。也使得電視新聞媒體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工作的中心,減少了對新聞質(zhì)量的追求。
結(jié)束語:
全球電視新聞直播已經(jīng)成為最受歡迎最具有代表性的新聞播放方式,它為民眾帶來最前沿最具時效性的現(xiàn)場新聞。
經(jīng)過冷靜的思考,已經(jīng)得出全球電視新聞直播帶來的弊端。因為激烈的競爭,使得電視新聞媒體在報道上出現(xiàn)新聞信息失真、具有立場傾向和新聞質(zhì)量下降的不良后果。
總的來說,全球電視新聞直播作為目前最流行的新聞播放方式,就應(yīng)該發(fā)揮出自身的責(zé)任和功能,努力為民眾提供更加真實、公正和高質(zhì)量的新聞。這就需要眾多電視新聞媒體認清自己的責(zé)任,明確自己的義務(wù),發(fā)揮自己的功能,以此為民眾提供高質(zhì)量的新聞直播。
參考文獻:
[1]李希光、周敏.《24小時的新聞頻道:是新聞還是娛樂?》,http://www.woxie.com/article/list.asp?id=11756
[2]徐揚. 全球電視新聞直播熱的冷思考[J].青年記者,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