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鞂殹『铢i高
【摘要】解剖學是醫(yī)學生進入高校接觸到的第一門醫(yī)學基礎課,解剖學學習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專業(yè)課的學習;而解剖學名詞術語繁多,給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帶來不便。筆者根據(jù)多年教學經驗,總結歸納了解剖學學習的一些記憶方法;并有意識地將記憶技巧應用到解剖學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能力,以期提高解剖學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解剖學 學習記憶 方法
【Abstract】Anatomy is the first kind of basic med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to medical students, which is learning good or bad will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of study. For a wide variety of anatomical terms, and that is Inconvenience to the teacher?鄄teaching and student?鄄learning. Based on many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I summarized some methods of anatomy learning, and that there will be a conscious of memory techniques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of anatomy and hoping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anatomy.
【Key words】Anatomy;Learning and memory;Methods
【中圖分類號】R322,G4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028-01
系統(tǒng)解剖學是醫(yī)學生進入醫(yī)學院校接觸到的第一門醫(yī)學課程,同時也是一門重要的醫(yī)學基礎學科,在醫(yī)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學好解剖學可為進一步學習醫(yī)學其它學科奠定必要的形態(tài)學基礎。由于人體解剖學內容復雜,名詞繁多,學生學起來枯燥無味,記憶也非常困難,導致一些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學習勁頭不足,記憶效果較差。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實踐體會到,只要善于總結歸納一些便于學生記憶的一些技巧方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能力,將記憶技巧應用到解剖學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更多地理解、吸收并記憶重點內容,就會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F(xiàn)就多年教學經驗,談一些解剖學學習的記憶方法。
1.歸納總結法
人體是一個有機統(tǒng)一體,在系統(tǒng)解剖學中分章節(jié)介紹了組成人體的9大系統(tǒng):運動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感覺器官、脈管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每學完一個系統(tǒng),把本系統(tǒng)主要內容總結歸納,串并成主線,方便我們對該系統(tǒng)內容的整體把握。如消化系統(tǒng)由消化管和消化腺兩大部分組成,消化管是一個上下貫通的管道,有兩個口分別是入口(口腔)和出口(肛門),由上往下分別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和大腸組成;小腸又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大腸又分為盲腸、闌尾、結腸、直腸和肛管。消化腺又包括肝臟和胰腺等器官,這樣整個知識點就用一條主線連接起來,非常明了,易于記憶。
2.列表記憶法
人體解剖學的許多內容,文字敘述繁瑣冗長,經過列表,使之條理化,系統(tǒng)化,經過整理使之看上去非常簡潔明了,有利于學習和記憶。例如,男女性骨盆的差異(見附表)[1]、空腸和回腸的比較、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的比較、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區(qū)別等,解剖學里這樣的例子很多。
3.圖示記憶法
人體中的某些結構(如血管、神經)的走行具有一定規(guī)律,按其走行用箭頭依次標識出來,方便記憶。如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血管的記憶,以動脈為例(靜脈類似)說明,體循環(huán)的動脈主干是主動脈,根據(jù)它的走行可依次分為升主動脈、主動脈弓和降主動脈3部分,降主動脈走行到胸部為胸主動脈、走行到腹部為腹主動脈,再根據(jù)各部的行程、分支分布等內容加以細化,用箭頭示其走行,形成類似血管網絡走行[2]。我們就可以按先后順序記住主動脈在何處發(fā)出一條分支,這一支在何處又發(fā)出哪些小分支,各分支又到何處,供應哪些器官等內容,這樣,整個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動脈就成了一個清晰的網絡,有助于理解和記憶。
4.對比記憶法
人體是左右對稱的三維結構,很多器官或結構左右呈對稱分布,可采取對比記憶,如:左右靜脈角,9條淋巴干中除了一條腰干外,其余4對左右對稱分布;再比如,股骨的大、小轉子與肱骨的大、小結節(jié)比較,兩個側腦室與第三、第四腦室的比較等。俗話說“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通過對比,可以使學生易于理解,易于記憶;通過對比,可以使學生學有新意,學有所悟;通過對比,可以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內涵和特點;通過對比記憶,可以使學生很容易記住很多有聯(lián)系的解剖學名詞及人體結構。
5.口訣記憶法
把教學內容編成口訣,簡潔明快,押韻順口。如8塊腕骨:手月三角豆,大小頭狀鉤;12對腦神經連在腦干的位置:一端腦二間腦,三腹四背在中腦,五六七八在腦橋,最后四對延髓找;子宮動脈與輸尿管的關系:子宮動脈像彈簧,彎彎曲曲行兩旁,宮頸外側兩厘米,橋下流水記心房;心臟的外形:一尖、一底、兩面、三緣、三溝,即心尖、心底、胸肋面膈面、左緣右緣下緣、冠狀溝前室間溝后室間溝。通過口訣,讀起來朗朗上口,記憶牢固。
6.形象比喻法
形象的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專業(yè)的術語生活化、器官結構形象化;如精子呈蝌蚪形、腎呈蠶豆形、前列腺呈栗子形、子宮似倒置的梨形等。事物之間總是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有直接的,也有間接的,人體結構也不例外。把握事物之間的這種聯(lián)系,找出事物之間的規(guī)律,通過形象比喻,便于記憶也不易遺忘。
7.數(shù)字記憶法
人體中有很多結構是按照數(shù)字來命名的,把握其中的規(guī)律,有利于記憶。如股三角、肘后三角、膀胱三角、腹股溝三角等;還有“左二右三”的規(guī)律,如左房室口二尖瓣、右房室口三尖瓣,左肺分兩葉、右肺分三葉等。有些管道全長粗細不等,在它的起始端和末端,以及在走行過程中與其它器官交叉處會形成三個狹窄,如食管的三個狹窄、輸尿管的三個狹窄、男性尿道的三個狹窄等,這些結構具有類比性,放在一起記憶可提高記憶效率。
解剖學的記憶方法還有很多,它們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的。有些方法還具多重性,既是記憶方法,又是學習方法,還是教學方法;同時,這些方法在其他醫(yī)學課程中也是實用的。綜合運用以上多種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能力,變書本知識為自己的知識,豐富了學生的頭腦,提高了解剖學的教學效果??傊?,在解剖學理論教學中要采取多種靈活的授課方式[3]。從學生主體的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學習,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擴大知識范圍,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教會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多種記憶方法掌握鞏固所學知識。
參考文獻:
[1]柏樹令.系統(tǒng)解剖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52-53
[2]蘇傳懷,姚玉芹.人體解剖學[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116-126
[3]張明,蔡志平,霍東升,等.系統(tǒng)解剖學教學方法心得[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2,(5):115-116
作者簡介:
張?zhí)鞂殻?979-),男,安徽亳州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人體解剖學相關教學科研工作。
侯鵬高(1958-),男,安徽蚌埠人,教授,主要從事人體解剖學教學及相關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