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曼
小學作文訓練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必須根據(jù)《大綱》的規(guī)定和教材的編排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征、認識事物的能力來確定訓練方式。多年來,我在低、中年級作文教學過程中,注重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指導學生在學習觀察、表達的同時悟出方法、掌握方法,再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為高年級的作文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教給觀察方法,舉一反三。
觀察是學生獲得作文材料的主要來源。觀察練筆范圍廣,形式多,它對學生認識事物、增長知識、發(fā)展智力有著深遠的意義。特別是在當前小學生作文內(nèi)容空洞、言之無序的情況下,這種觀察練筆能起著鋪路架橋的作用。
教給觀察方法,要選擇好觀察對象。觀察對象的選擇,一要切合實際,二要為教學目的和習作訓練重點服務,觀察練筆有整體的,也有部分的;有單項的,也有多項的;有靜態(tài)的,又有動態(tài)的??梢韵葘懞唵蔚摹㈧o態(tài)的,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寫起,如墨水瓶、文具盒、儲蓄罐、小玩具等,讓學生知道觀察要有目的、有重點、有順序。
以“書包”為例,我在指導觀察中,引導學生學習觀察方法。我先提出問題,讓學生按從外到里的順序,仔細、具體觀察書包的特點,并以詳細描述書包外形特點、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和作用為例,指導學生自覺地、有目的地從一般的“看”上升到真正的觀察,幫助學生把個別、部分的認識加以綜合,把各部分連起來說。進而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思考加深對觀察對象的認識。如問學生: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書包經(jīng)久耐用又美觀大方呢?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引導學生在觀察中學習“按觀察順序、抓住重點”以外,還應做到:
1、提供充分的時間讓學生練說:有初步觀察的說,有按順序連起來說,有小小組相互說;有整體練說,有在老師的指導下用生動的語言詳細說(描述)等。
2、針對實際及時進行評說。如書包是方形還是四方形;對書包上的大字的描述是用“端端正正”,還是“引人注目”好呢,等。進行詞句辨析,較好地把培養(yǎng)觀察能力同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緊密結(jié)合起來。
3、當場指導試寫。通過說的評點,學生對要寫的內(nèi)容和要求更加明確,思路更加開闊,當即動手試寫。在學生試寫時,教師應做到:(1)對差生重點進行個別輔導,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反饋中及時了解教學效果,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教學,以獲得最佳教學效果。(2)及時提醒學生注意練說的反饋信息,同時及時從同學的“說”中捕捉“寫”的即時信息,以提高學生自學自改的能力。
二、掌握觀察方法,反復運用。
教學,就是“教”會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xiàn)成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這樣,學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以觀察練筆“書包”為例,在觀察說寫訓練過程中,學生悟出方法,從單肩書包到雙肩書包,再說寫各自不同的書包,學生運用剛剛學到的方法觀察,敘述自己用的書包。從實踐中,學生不但鞏固了新知,而且轉(zhuǎn)化為技能,反復實踐就能形成能力。在指導觀察和說寫中要著重抓以下兩點:
1、主動觀察,獨立運用。小學生觀察事物時,往往見大不見小,更不會小中見大。教師要指導學生運用各種感官來認識客觀事物,抓特點,抓關鍵。做到觀其形,辨其色(視覺訓練),聞其聲(聽覺訓練),觸其體(觸覺訓練),嗅其味(味覺訓練),以提高觀察的敏銳性和深刻性。寫出自己的書包,讓學生動手量一量書包的長度、大小,掂一掂書包的重量……使學生對事物有個較全面、深刻的認識。
2、培養(yǎng)觀察習慣。任何一種習慣都是在反復實踐中形成的。利用課內(nèi)學到的觀察方法,把觀察引向課外,引向日常生活,做到每日必觀察,觀察必有所得,得而記入觀察日記。日積月累,堅持不懈,使觀察成為習慣。有位學生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到三年級上學期,共寫觀察日記150多篇。
三、理解題旨,培養(yǎng)思辨能力。
作文訓練要指導學生理解題旨,要根據(jù)學生的年級、認知水平等情況,做出適度的點撥和提示。對中、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可以用提出具體問題讓其回答的方法進行。如讀課題“師生情”后,可以提問:①讀了課題,你 知道課文寫的是誰與誰的事?②你能結(jié)合圖畫,說說課文的大體內(nèi)容嗎?③讀了這樣的課題,你有什么想法?學生根據(jù)這些問題進行思考、說話,既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有初步了解,對課文的中心有大致認識,同時又鍛煉 了思維和表達的能力。
四、理解語句,培養(yǎng)分析能力。
理解句子是理解課文的基礎。理解句子的關鍵又在于或抓住重點詞語,或聯(lián)系上下文,或結(jié)合生活實際理解句子的內(nèi)含,體會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這個過程是一個分析的過程。
讓學生理解句子的內(nèi)含,要先指導學生說清句子的表面意思,然后再進一步理解其中的內(nèi)含。這樣既能幫助學生練習說與寫,又便于學生學會讀句析句的方法技巧。如指導學生分析理解課文《全神貫注》中的這句話:“他像喝醉了酒一樣,整個世界對他來講好像已經(jīng)消失了。”先要說出表面意思:羅丹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然后再結(jié)合上文,想想羅丹為什么會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的,從而說出內(nèi)含:說明羅丹工作時全神貫注,達 到了如醉如癡的程度。
總之,指導學生作文訓練要按照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能力,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