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竹
一位原本家境就很貧寒的女大學生,從遙遠的鄉(xiāng)下來到北京上學還不到10天,家中就傳來噩耗,父母姐妹在制作花炮的過程中,竟然在一聲爆響里全被炸死了。家中房倒屋塌,不剩片瓦。從此女大學生舉目無親,再也沒有一分錢的經濟來源。
她含著眼淚向學校提出退學??磥磉@是她唯一的辦法。老師問她以后打算怎么辦,她說家中有一畝一分地的水田,還有一頭老牛。19歲的她面臨著另一種生活,回家種地,做一名鄉(xiāng)野農婦。
老師聽罷同樣哭了,同學們也在迅速地為這名還來不及熟悉的同學捐助車費??赊D天老師告訴她,說我愛人在學報工作,編輯部正需要一個人看稿,一個月350元。其他的我們再想辦法。
她沒有想到人逢絕路,又生出這樣一線希望。她點點頭,再次流出了淚水。
于是,她入學10天便成了一名學報的編輯。當然是業(yè)余的。學??偣?000人,其中學生6500人。學報10天出一版,稿子不多。她沒多少工作要做。但工資照發(fā),月月350元。報社5個人,老張、老王、小李……人人都對她很好。她因課緊不能天天去報社,也沒人找她。就是看稿也十分簡單,改改錯字,提些意見。她一度以為,做學報編輯真是輕松。
時光飛逝,落雨過去,又是落雪,4年的大學生活一晃而過。她始終不知道,4年中的每月350元,并非學報所發(fā),而是5名編輯人員從工資里均攤給她的。她更不知道學報并不需要這樣一位看稿編輯,一切都是為她專門設立的。
4年中,沒有人說破這個秘密;整整4年,她始終蒙在鼓里。她離校的那天,學報的全體編輯與她合了影,從此,她的相片高高地掛在編輯部的墻上。她走了,5位編輯突然覺得空落。到發(fā)工資的時候,他們已經習慣了將每月工資取出一部分,合在一起。習慣了這種安慰與自我心靈的凈化。獻出愛心,原來是一種人生的收獲和樂趣。于是他們決定,再幫助一位貧困生,將這種愛永久地延續(xù)下去。
他們又雇用了一名因交不起學費而要中途退學的山里孩子。
于是,每隔4年,他們墻壁上的合影中都要換一名新人,一位并不需要的編輯。這已經是第三屆。看著墻壁上的這些合影,他們的內心總是充滿了友善和愛的光芒。編輯部的工作也因此變得更有意義和樂趣。
(摘自《青年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