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云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0095-01
習作教學中,我們常為學生寫不出文章而犯愁。不少學生在寫作時,總覺得無話可說,無物可寫。即使勉強寫出來的文章,要么是空話套話,要么是假話廢話,沒有一丁點兒的真情實感……過去,我也曾為改變這一狀況采取過一些措施和方法,可在那些天真活潑的小學生心中卻沒能產生多大的漣漪??墒?,近五年來,學校的“乒乓文化”給了我習作教學的啟示,讓我的習作教學有所改觀,孩子們愛上了寫作,覺得有東西可寫了。
我們何莊小學是以“乒乓文化”為特色建設的學校,在孩子們的校園生活中處處布滿了乒乓文化。學校在每年的“乒乓文化月”活動中,不僅組織全校師生進行乒乓技能的考核與比賽,還組織全體學生進行乒乓演講比賽、乒乓手抄報比賽、乒乓征文比賽……筆者以此為契機,抓住小學生性格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熱情,提升學生的寫作境界。
一、實施活動,激發(fā)興趣
愛動是小學生的天性,我們應該充分利用課內外活動,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習作內容,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過去我們的習作課堂遵循著傳統(tǒng)的“命題——作文——批改”流程,循環(huán)往復,逼得學生閉門造車,無病呻吟,或東拉西扯,抄襲交差,因而作文水平也不容樂觀。針對學生的這一現(xiàn)狀,我們要解放思想,營造開闊的習作天地,放手讓學生留心于生活,這樣,學生就不會感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如:學校的乒乓活動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我便不失時機地在他們盡情蹦跳時提問,在他們心情無比歡暢時啟發(fā)?;顒又械暮⒆觽兡阋谎裕乙徽Z,繪聲繪色、爭先恐后地講起來。有東西說也就有東西寫了,我讓孩子畫乒乓手抄報,寫下點滴的乒乓體驗,描繪喜歡乒乓活動的心情,學生的習作便水到渠成。孩子們在乒乓活動的激情中,積極表現(xiàn),勇于創(chuàng)新,想出與他人不同的觀點,提出與往年不同的見解。如:劉巧云同學在乒乓征文中寫道:“……打乒乓球能使眼肌疲勞得到更快、更好地恢復和減輕,是一種活動性消除疲勞的方法,起到預防近視、提高視力的作用,比做眼保健操等靜止性方法效果更好。看來,打乒乓球不僅可以鍛煉我們的身體,對預防和治療我們的近視也大有好處呢!近視的朋友們,你們不妨也來試一試吧,一定會有驚喜噢!”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處處留心皆學問。我們要解放學生,不要給孩子過多的束縛,讓他們有時間親近自然,有機會接觸社會,讓他們學會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和體驗,學會評價、分析不同的人和事。
二、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熱情
小學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創(chuàng)設情境是進行情境作文教學的前提。我們可以通過語言描述情境,也可以通過實物模擬情境;我們可以通過圖畫再現(xiàn)作文情境,也可以通過實際生活情境。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去形象直觀地感受情境,從而達到引起學生寫作興趣的目的,培養(yǎng)學生想說想寫的熱情。如:習作《比賽》,我們可以把學生帶到乒乓文化廣場上進行實地乒乓比賽。同學們親身經歷了乒乓比賽的全過程,真切地感受到了乒乓比賽前后的心情變化,怎么會沒東西可寫呢?又如:乒乓活動過程中,可以啟發(fā)學生畫出乒乓活動中的自己,并附上自己當時的心情。也可以描繪出自己的同伴,猜想當時對方的心理活動,畫出手抄報。由于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最佳情境,“下筆如有神”也便名副其實。
三、品嘗成功,提升境界
小學生好勝心強,我們要不失時機地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看到自己的習作力量,提升自己的習作境界。如:我班的乒乓小能手顧敬宇,他多次在班級、學校的乒乓比賽中獲獎,活動的成功帶來了他的寫作興趣。他的乒乓手抄報、畫報、征文也曾多次出現(xiàn)在學校的墻報上,他在一次乒乓演講中感慨道:“……中華民族是永不言敗的優(yōu)秀民族,我們的國手從來不甘落后,在長期保持整體實力絕對優(yōu)勢的情況下,仍然不斷創(chuàng)新,奮力拼搏,引領世界乒乓球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這不僅展示了中國國球的魅力,更體現(xiàn)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我作為一名后起之秀,從小酷愛國球,誓把國球學好,力爭為國爭光?!?從孩子的演講與征文中,不難看出孩子們以由一般的乒乓興趣,提升到了乒乓實質;由一般的乒乓愛好,提升到了乒乓精神。
渠清為有活水來,學生作文的“活水”來源于生活。筆者認為:喜愛活動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在活動中滲透作文訓練,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寫作文,再現(xiàn)玩趣,學生就一定能真正把習作視為“樂事”,在興趣的基礎上孕育出自己的習作個性,能真正地發(fā)自內心地愿意去寫作,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質量自然也就提高了。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