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民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0039-02
在常規(guī)的物理教學中,對于鞏固和強化物理基本規(guī)律和基本公式的應用,習題課教學效果的好壞事關整個教學質量的高低。習題課的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對于學生鞏固知識體系,建立知識網絡,是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因此,要全面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就應該在習題課上多鉆研,多研究,筆者在這個方面做了如下探討。
一、精選習題,注重從課本的例題中改編和設計習題
提高效益一個好的習題就是一個科學問題,選取習題時,應多選用有實際科技背景或以真實的物理現象為依據的問題,要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要能讓學生在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梳理知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基本概念進行辨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物理規(guī)律,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問題的能力。所創(chuàng)設的情景應充滿濃郁的現實生活氣息,將生產、生活、科技中的現實問題轉化為物理問題,注重社會實踐,將應用問題物理化,物理問題應用化。讓學生很自然地接受身邊就有物理,物理實實在在地存在于平凡的現實生活中。從課本中改編的習題要密切聯系環(huán)境、材料、能源、生命科學等社會實際和科技新成就。讓學生感到高新技術雖然“高”、而且“新”,但它總是依賴于我們所熟悉的傳統(tǒng)的基礎知識,并非高不可攀,這樣定可提高學生學好物理的自信心。
二、嘗試形式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各種不同的方法中總結解題方法,注重類比推理,求同存異,提高解題效率
有些學生不能獨自總結典型題目和解題方法,老師要幫助學生掌握一些解題技巧。首先根據學生情況特點,選例題時要堅持以下原則:一是加強基礎,即通過這些題目,加深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的理解、掌握;二是加強針對性訓練,克服缺點。即選用足以暴露其缺點的各種題目,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門訓練;三是拓寬視野,增強適應性。即選題不僅內容上力求齊全,而且盡可能涉及不同形式、提問角度乃至敘述方法的各類題目,使學生課后遇到各類題目時,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就可降低題目的難度,增強解題的自信心。
1.一題多變,培養(yǎng)學生喜歡鉆研的科學品質。調動思維按照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將基礎題加以改造,圍繞教材中的基礎知識,恰當地引伸、擴展利變更,讓涉及到的有關知識“協調作戰(zhàn)”,通過對原題的一次又一次的變化,加深難度,拓寬考查范圍,貫穿知識點,開闊思路,舉一反三。這樣可調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其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應變能力,有助于學生將學過的知識融會貫通,提高習題教學的效益。
2.一題多解,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物理現象的變化一般都有規(guī)律性,而這些規(guī)律是相互聯系的,因此,一個物理問題往往是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用多種聯系的方法去思考和尋求答案的。如果單純用一種思維方式思考,有時將陷入困境,教師應指導學生善于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問題。利用一題多解的方式,能達到這一目的。所以,加強一題多解訓練,可鞏固學生的知識基礎,發(fā)展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進一步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深化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習題教學的效益。
3.一法多解,滲透思想方法。在習題教學中要改變傳統(tǒng)的就題講題現象,要使學生領會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的方法,即抓住物理性質和物理過程,將復雜問題分解成若干簡單問題,并抓住這幾個簡單問題之間的聯系,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性,這是一個基本的物理思想方法。所以,習題教學要利用一法多解的形式,滲透科學的思想方法,使學生感悟如何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確定解題思路,然后考慮運用相應的物理規(guī)律,這將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達到一個新的水平,可提高習題教學的效益。
三、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提高教學質量
1.要突出學生為主體,不斷培養(yǎng)和鍛煉解題能力。習題教學要有助于學生對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發(fā)現問題能力的提高。習題教學過程必須要師生互動,在課堂上必須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質疑、調查、探究中進行學習。學生對于解題方法的掌握、解題方法的優(yōu)選單靠老師是教不會的,是需要學生自己通過實踐去總結、去體會才能感悟到的。學生只有上了當,落入了陷阱,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才會去探究和總結,最終感悟到今后再遇到此類問題應該怎么辦。這樣的習題教學才能使學生準確全面理解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規(guī)律,方才有效。這樣的教學方法才能夠避免學生對物理一聽就懂一做就錯的通病。只有當學生能準確全面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后,才能辨析似是而非的問題
2.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通過習題教學,一定要讓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高中的學生在初中的物理學習中已經養(yǎng)成了牢固的定向思難。定向思維在初中物理學習中很有用,只要記住公式和規(guī)律,記住老師講解的套路,就能夠解決物理問題,但對于高中物理的學生,定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解題思路。因此在習題課上除了分析解題思路外,要留給學生獨自思考的時間,時間允許的話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講一些他的解題思路,再由老師點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我在教學中有時讓學生講題,如果他要講某一個題,他必須把這個題做透徹,這樣才能講明白,其他同學才能聽得懂。經過不斷地鍛煉和積累,學生才能養(yǎng)成較好的思考習慣且掌握一些解題思路。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落腳點,要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讓學生明確,為解決物理問題,必須弄清具體的物理問題中的狀態(tài)、過程、情景,將復雜問題分解成若干個簡單問題,每分析、解決一個物理問題都要知道它是一個什么樣的模型,涉及什么概念,應用了什么規(guī)律,采用了什么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要切記習題教學效果的好壞,絕不在于所做習題的數量多少,而在于對所做習題在知識、方法等方面的挖掘。做習題的目的,一在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二在訓練如何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習題教學,要讓學生建立并掌握解決問題的思維程序。一個良好的思維程序應該是:(1)逐字逐句,細致審題;(2)將“文字表述”轉化成“物理情景”,確定研究對象,建立模型;(3)分析過程,畫出草圖(物體受力圖、運動示意圖等);(4)找到特征,挖掘出隱蔽條件;(5)尋找規(guī)律,列出方程;(6)推得結果,討論意義。一個良好的解題習慣應該是:解題必須規(guī)范,要與高考的評分標準接軌。習題教學中要加強解題的規(guī)范化訓練,要做到教師范解時的規(guī)范利于學生作業(yè)時的規(guī)范,培養(yǎng)學生認真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教育學生養(yǎng)成有條不紊的學習習慣。
通過以上幾種方法的根系,使我們充分認識到習題課在物理教學中對于提高物理教學質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決不可忽視。在常規(guī)的教學中,我們教師要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注重學情研究,及時調整教學方法,不斷探索新題型的解法,設計創(chuàng)新題目,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課堂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師要發(fā)揮好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思路打開解題的突破口,穿針引線,給學生以方法的啟迪。在這種雙邊式的師生互動中,師生之間都會得到能力的提升,實現教與學的雙贏。
(責任編輯 全 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