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海工船單點系泊系統(tǒng)采用SBM的設計,軟鋼臂結構的頭部為圓形浮筒,尾部為長圓筒,中間有2個連接臂,單點系統(tǒng)與船舶通過鋼絲繩連接。因其回轉裝置的大軸承經檢測徑向和軸向間隙超過磨損極限,需更換新回轉大軸承和相關的密封件。因為軸承換新時必須使單點系泊裝置中的軸承處于水平位置,這就要求將裝有軸承的浮筒部分提升約15m,此時軸承中心在水平方向向后移動約4m。
提升機構主要由鋼絲繩千斤頂、2個支撐架、1根水平橫梁和8組滾輪裝置組成。水平橫梁兩端各裝4組滾輪裝置,提升過程中水平橫梁會沿船長方向緩慢向后移動,就需要使用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緊湊、承載能力大的滾輪移動裝置。
海爾曼公司生產的高負載滾輪,承載量1~1000t,性能可靠,能根據客戶要求進行特殊定制,在世界上有許多著名的應用案例。考慮到定購滾輪裝置價格昂貴,定購時間長,基于成本的考慮,我們決定自制滾輪裝置。
1)滾輪裝置的負載。單點系泊裝置總質量約2020t,提升所需約520t,由8套滾輪裝置承載,每套滾輪裝置承載約65 t。每套滾輪裝置設計最少承載滾子數為7個,單個滾子承載為9.28 t,考慮提升和下降過程的動載因素,初定單個滾子承載為10t,則單套滾輪裝置可承載70t。
2)材料的選用。與滾子接觸的承載支撐板,考慮其強度和耐磨性的要求,應選取強度高、焊接性好、硬度適中的材料。滾子是本裝置的主要承載件,考慮其強度要求高,又要便于加工和采購,可采用高強度的合金鋼鍛件。
3)滾輪裝置的加工。與滾子接觸的承載支撐板,寬度達270mm,初步設計時要求焊接后加工底部的接觸面,且兩端精加工后應為圓弧面,考慮到焊接后加工兩端圓弧比較困難,后來施工時改為用線切割加工兩端圓弧,組裝焊接后只加工底平面,兩端圓弧最后由鉗工修磨光滑過渡即可。滾子的外形,為避免出現(xiàn)接觸應力集中的問題,按軸承滾子設計的要求和相關論文的介紹,采用對數母線的滾子性能最理想,考慮到加工不便,通過對空心滾子的優(yōu)化設計,兩端修磨光滑過渡。
實心滾子與平板接觸的情況,理論上可認為是圓柱體和平面接觸,變形前二者沿一條直線接觸,受壓力F后,接觸處發(fā)生了彈性變形,接觸線變成寬度為2b的矩形面,由赫茲理論公式得:
接觸半寬
接觸應力
式中:E1、E2為材料的彈性模量;v1、v2為材料的泊松比;D為滾子的直徑;L為滾子的有效接觸長度。
采用空心滾子時,因空心滾子不是半空間體,其與平板接觸的情況不再適用赫茲理論。空心滾子在受力情況下比實心滾子變形增大,選取合適的空心度,可顯著降低接觸應力和等效應力。
選取網格單元邊長必須小于接觸半寬b的50%,才可在有限元計算中取得滿意的效果,否則有限元計算精度太低,無法得到有意義的結果。
實際選取單個滾子直徑65mm,內孔24mm,有效接觸長度116mm。根據實心滾子的相關公式,計算得到的滾子接觸半寬b為0.58mm,接觸應力為1020MPa,根據計算得到的接觸半寬b,這里選取網格單元軸向邊長為0.4mm,寬度方向邊長<0.25mm。
考慮到在網格單元邊長很小的情況下,網格數量急劇增加,給計算工作帶來較大的困難,建立模型時只取單個滾子的1/4,網格模型由342002個節(jié)點組成,有204288個單元。在模型的剖分處施加對稱約束,對底板施加固定約束,對耐磨板施加均布載荷。載荷包括了滾子和耐磨板的自重、提升裝置工作過程中通過耐磨板給滾子施加的壓力。
選用適合的滾子和耐磨板的材料,保證等效應力和表面接觸應力均有一定的安全裕度,滾輪部件的使用應是安全可靠的。計算結果為滾子的最大接觸應力為905MPa,等效應力為468MPa,耐磨板的等效應力為508MPa。
實際使用過程中,采用良好的潤滑措施,滾輪裝置工作過程未發(fā)現(xiàn)異常,順利完成單點系泊裝置的提升和下降操作,確保了回轉大軸承的順利換新。使用后檢查滾子和相應的接觸面,未發(fā)現(xiàn)有嚴重變形和磨損的情況,證明設計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