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岳:
你好。他是我的同事,各自有自己的家庭、孩子。我們走到一起,純屬機緣巧合。就在不久前,因為工作性質(zhì)不同,我們彼此還完全陌生。有一次參加所在部門組織的活動,才算認識。只覺得這個人整日笑瞇瞇,蠻幽默的。此后也只是見面打招呼,互相調(diào)侃兩句。直到幾個月前,極其偶然的情況下,我們有了交談的機會。這才發(fā)現(xiàn),我們的經(jīng)歷類似:輾轉(zhuǎn)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里打拼,而各自的家庭也有著各自的不如意……這樣的交談持續(xù)的結(jié)果,竟然是兩個人事先均未料到的,我們落入了婚外情的窠臼。
我們都很掙扎,總是想結(jié)束,又總是如同鴉片一樣上癮。自己的心態(tài),時刻是矛盾的。面對孩子,心懷愧疚,所以總是想加倍補償,而面對丈夫,居然無動于衷。這聽上去有點可怕,也是自己未曾料到的。
事實上,我和丈夫之間,已經(jīng)是長達多年的無性婚姻。而且,幾年前,丈夫也有過一段幾乎導致婚姻破裂的外遇。而他,巧的是,婚姻也是處于無性狀態(tài),更因諸多家庭瑣事和事業(yè)上的不如意而經(jīng)常被老婆抱怨。想來正是因為婚姻中的諸多問題,所以明知是錯誤,還如此鋌而走險。然而我們都不想對自己的家庭有任何影響,都很克制。每周最多只見一次,平時也很少聯(lián)系。自始至終伴隨著的不安,幾乎已經(jīng)讓我無法辨認他究竟是哪一點吸引我。于是每一次都想退縮,又每一次都莫名地不舍。
很好笑是嗎?兩個成年人,卻被如此有著明確答案的問題糾纏得昏了頭?;橐鍪鞘裁矗窟@一紙契約究竟有多大力量?我們處心積慮維護它,似乎這就能證明什么,也似乎從中就能獲得某種心靈上的安寧和行為上的后盾。然而這紙契約之下,又有多少看不見的暗流和漩渦?是否可能存在這樣一種狀態(tài):用婚外的補償,消解婚內(nèi)的不滿,然后繼續(xù)維護婚姻的牢固?
這更好笑了。簡直就是邏輯不通,成年人的童話,并且有違基本的道德底線。但我有時就是用這個理由來為自己辯解。與其總是對現(xiàn)狀不滿,還不如這樣相安無事。 也許這種掙扎不會持續(xù)多久。在種種客觀條件消失后,我們也許自然就會疏遠。昨晚夢到了類似的分手場景,剩下我自己一個人游蕩,然后大哭,哭到醒來,那種感覺,竟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悲哀。
Mumu
Mumu:
婚姻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婚姻又是什么?婚姻為什么這么痛苦?婚姻為什么毀滅人的精神活力與肉體激情?這些幾乎是情感漩渦中的人們永恒的追問。我唯一知道的是,婚姻的苦難之果,原因在于婚姻之前準備工作沒有做足。一些婚前該問的問題沒有追問清楚,除了問清楚是男是女,有沒有錢,還有其他重要的疑問需要解決。
剛好,在《紐約時報》看到美國的婚姻專家列出的婚前必問的15個問題,我覺得相當好,技術性地排除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婚姻痛苦,我就偷個懶,把它給譯出來,它適合父母、情人及一切成年人閱讀。
1. 我們要不要孩子?如果要,主要由誰負責?
2. 我們的賺錢能力及目標是什么?消費觀及儲蓄觀會不會發(fā)生沖突?
3. 我們的家庭如何維持?由誰來掌握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
4. 我們有沒有詳盡地交換過雙方的疾病史?包括精神上的。
5. 伴侶的態(tài)度有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
6. 我們有沒有自然、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性需求、性的偏好及恐懼?
7. 臥室能放電視機嗎?
8. 我們真的能傾聽對方訴說,并公平對待對方的想法和抱怨嗎?
9. 我們清晰地了解對方的精神需求及信仰嗎?我們討論過孩子將來的信仰問題嗎?
10. 我們喜歡并尊重對方的朋友嗎?
11. 我們能不能看重并尊敬對方的父母?我們有沒有考慮到父母可能會干涉我們的關系?
12. 我的家族最讓你心煩的事情是什么?
13. 我們永遠不會因為婚姻放棄的東西是什么?
14. 如果我們中的一人需要離開其家族所在地陪同另一人到外地工作,做得到嗎?
15. 我們是不是充滿信心面對任何挑戰(zhàn)使婚姻一直往前走?
我們在婚前問過其中的哪一個問題呢?我想,這其中的大多數(shù)問題都是適合中國國情的,未必要拘泥于這些具體的問題,重要的是明白,婚姻是件需要仔細追問的事情,它可以好得讓我們覺得一輩子像一天那么短,也可以壞得讓我們覺得一天像一輩子那么長,碰運氣攤上好婚姻的事情,還是不要指望的好。
當然,中國式的蒙昧反問就會出現(xiàn)了,“問這么多問題?那還結(jié)什么婚呀!”許多人在結(jié)婚之前不是問清楚15個問題,而是會放15個煙霧彈,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與情況完全偽裝起來,等結(jié)完婚再慢慢或突然暴露,給對方一個震撼——這說明我們真是一個喜歡開玩笑的民族。
如果把婚姻的形式看得高于一切,不結(jié)就會死,那么糊涂結(jié)婚,清醒受罪就是難逃的命運之詛咒。如果把婚姻當成是得到快樂與消除孤獨感的手段,那么就會跳出中國式婚姻里的小農(nóng)思維,雙方盡量問清楚,把婚后的幸福保障最大化,當我們習慣這種方式后,不快樂的婚姻就會少一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