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娟+郭越怡+祁婧丹華
對孩子而言,學習音樂是一件既陌生又好玩的事情:它就像一次探險旅行,旅程中可能遇到許多未知的新奇符號,還可能創(chuàng)造出好聽、有趣的聲音。雖然它暗藏著許多復雜的技巧困難和挫折打擊,但是,只要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這些問題都可以避免或者慢慢解決。
因此,孩子在開始進行音樂學習的時候,家長非常有必要對音樂、對音樂學習的目的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為孩子今后長期的音樂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開端。由于初學音樂的孩子多為5歲以下的兒童,還不具備自主選擇的能力,報音樂班多是家長的選擇。因此,孩子學音樂的目的往往受到家長期望的影響。許多事實證明,“琴童”后來產(chǎn)生的厭惡彈琴、不愿摸琴、自殺等行為,都與家長不切實際的期望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guān)系。
家長為什么送孩子學音樂
家長送孩子學音樂的期望多是從自身考慮,忽視孩子的需求。當被問及“為什么要讓孩子學音樂”時,家長的答案可以大致總結(jié)為以下幾類:
一是出于“從眾心理”。這類家長對孩子學習音樂沒有明確的目的,更沒有自己的想法,仿效其他家長的做法,亦步亦趨,一味地要求孩子練琴、考級,一味地督促孩子與別人保持同步。
二是出于“功利目的”。有這種目的的家長不在少數(shù),其中一部分希望孩子能成為藝術(shù)人才;一部分是為了讓孩子有一門藝術(shù)特長;還有一部分是惦記著升學加分政策。這使得多數(shù)孩子學音樂不是出于自身興趣,而是承載了太多的功利目的。
三是出于“宏偉藍圖”。這類家長對孩子學習音樂有著較高的期望,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為孩子規(guī)劃了一幅未來的“宏偉藍圖”,把孩子視為“音樂神童”,重視孩子在歌唱和彈奏技巧方面的造詣,希望孩子早日從同齡人中“脫穎而出”,將來有“不俗表現(xiàn)”。
以上三類期望,都是從家長的角度出發(fā),而嚴重忽視了孩子的需求,因而都不利于孩子的音樂學習。這些家長有兩個共同的特點:一是家長對孩子的個性特點認識不足,即缺乏對孩子獨特性的分析,沒有對孩子進行準確的定位,更難以找到適合孩子的培養(yǎng)方法;二是家長以結(jié)果為導向來評價孩子,即只關(guān)注孩子學習的結(jié)果,而不關(guān)注孩子學習的過程和感受,一旦孩子達不到家長的要求,就苛責、辱罵,甚至體罰孩子。家長的這些做法很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最終對音樂喪失興趣。
學習音樂不一定從事音樂職業(yè)
一般情況下,家長對孩子學音樂存在著一種誤區(qū),即認為孩子學音樂就是要把音樂當作未來的職業(yè)選擇,家長不考慮孩子的興趣、天賦和素質(zhì)條件,拼命給孩子加碼,往往忽視了孩子自身的興趣和需要,造就了一個個經(jīng)歷著“苦澀童年”的“琴童”和“樂童”。
我們并非不贊成以音樂為職業(yè)道路的選擇,實際上,音樂人才的培養(yǎng)需要“從娃娃抓起”。音樂教育的普及,會為音樂專業(yè)隊伍輸送更多的苗子。然而,專業(yè)的容量是有限的,能夠最終從事音樂專業(yè)者畢竟是少數(shù)。一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學音樂的孩子中,僅有不足5%的孩子最終走向與音樂有關(guān)的職業(yè)道路??梢姡魳啡瞬诺母偁幏浅<ち?。因此,對于大多數(shù)孩子而言,音樂還只是一項“業(yè)余愛好”,未必是“職業(yè)選擇”。
在全世界,從事音樂道路的人很少,而音樂教育在少年兒童中卻非常普及。其意義何在?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不僅能夠激發(fā)一個人的靈感,大大提升一個人在其它領(lǐng)域的造詣,還能豐富人生,給人帶來一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眾所周知,錢學森是一位科學家,但他在音樂方面也頗有造詣,尤其喜歡彈鋼琴。聽音樂是錢學森主要的休閑方式。他認為“音樂里所包含的詩情畫意和對人生的深刻理解,豐富了我對世界的認識,學會了廣闊的思維方法。是音樂讓我避免死心眼、避免機械唯物論,想問題更寬一點、活一點?!庇性S多名人,比如文學家高爾基、革命家列寧、科學家愛因斯坦,他們都有較高的音樂素養(yǎng),并以音樂來輔佐自己的事業(yè)。
學習音樂是一種審美體驗
學習音樂真正的意義其實是給孩子們帶來情感上的愉悅、快樂的體驗與感受。它不應該包含任何實用和功利的目的,也不應該是獲取其他事物的手段??技?、升學、參賽等根本不是學習音樂的終極目的。
從音樂的本質(zhì)上來看,音樂是人類通過耳朵,聽到樂音而獲得的各種情緒反應和情感體驗的聽覺藝術(shù)。與德育、智育、體育不同的是,音樂是最與情感緊密相連的,聽到不同的音樂我們就會產(chǎn)生快樂、喜悅或哀愁等不同的情緒反應。因此,學習音樂是一種審美體驗,它讓孩子們逐漸擁有感受美、欣賞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進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命的可貴。音樂所具有的這種最本質(zhì)的教育功能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這也正是音樂學習的重要意義所在。
實際上,學習音樂對孩子的益處很多,遠遠超過我們的預期。音樂能陶冶情操,提高記憶能力,增強自信心,培養(yǎng)藝術(shù)修養(yǎng)、樂觀性格、良好習慣、創(chuàng)造能力和堅強毅力等。以培養(yǎng)良好習慣為例,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學音樂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從而使孩子學會獨立;音樂學習需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練習,能夠培養(yǎng)孩子自覺、主動、規(guī)律、堅持的習慣。
家長要樹立這樣的意識,學習音樂是一種審美體驗,更是為了開闊孩子的視野,豐富孩子的人生經(jīng)驗,從而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
(謝娟 中國兒童中心教育研究人員;郭越怡、祁婧丹華 中國兒童中心音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