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心
寶寶學習翻身,
目的是訓練寶寶脊柱和
腰背部肌肉的力量,
增強身體的靈活性,
為以后逐步發(fā)展的坐、
爬、站、走等大動作做好準備。
場景回放
到了每天講繪本的時間,突然,媽媽的手機響了,連忙跑去接電話,而桐桐也被這悅耳的鈴聲吸引了,只見她一邊把小臉轉(zhuǎn)到床頭柜的方向,一邊努力將上身傾斜過來,使足了全身力氣,準備翻過來,見此情景,媽媽連忙掛了電話,幫桐桐輕輕翻過身。第一次翻身的小家伙興奮極了,媽媽更是驚喜萬分,沒想到才3個月的桐桐竟然這么快就多了一項新本領。
翻身訓練特別注意事項
3個月左右的寶寶身體遠沒有發(fā)育成熟,因此媽媽在訓練寶寶翻身時,動作一定要輕柔,不要傷及寶寶。
寶寶訓練翻身的時間不要太長,一次以2~3分鐘較合適,一天訓練2~3次即可,以免寶寶身體不能負荷或產(chǎn)生逆反心理,不愿配合學習。
訓練翻身不要在寶寶剛吃完奶后或身體不舒服時練習,以免造成寶寶吐奶或身體更加不適。
寶寶一旦學會了翻身,便會對這個新本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此時媽媽要特別注意寶寶所處環(huán)境的安全問題。
發(fā)現(xiàn)寶寶翻身的訊號
翻身是寶寶學習移動身體的第一步,說明寶寶的骨骼、神經(jīng)、肌肉發(fā)育得更加成熟。一般說來,3個月的寶寶便具備了翻身的“基本功”,只是技巧和方法還運用不當。當然,由于寶寶個體差異,有些寶寶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如何知道寶寶是否具備了翻身的“基本功”,媽媽要讀懂以下三大翻身訊號:
寶寶頸部和背部肌肉已有足夠力量
媽媽觀察:
1 媽媽讓寶寶俯臥在床上,觀察寶寶能否自覺并自如地抬起頭,并且從頭部到胸部都能夠抬離床面。
2 媽媽取寶寶心愛的玩具,慢慢舉到比寶寶視線更高一些的位置,觀察寶寶能否隨之將頭抬高。
寶寶喜歡將小腳揚起來
媽媽觀察:
1 寶寶仰臥時,喜歡將小腳向上揚起,說明寶寶已有翻身意識,只是還不能很好地轉(zhuǎn)動腰部,只能借小腳丫搖來搖去渴望能翻動身體。
2 媽媽握緊寶寶雙手,讓寶寶抬起上半身,若寶寶不僅可以坐起來,還能與床面保持垂直,且頭部不會向后仰,說明寶寶已具備了翻身所需要的基本平衡能力。
寶寶喜歡朝一個方向側(cè)躺
媽媽觀察:
當寶寶朝一個方向側(cè)躺睡覺時,媽媽可嘗試讓寶寶平躺,若寶寶再度側(cè)躺回去,說明寶寶已經(jīng)有了翻身的意識,只是還沒有掌握翻身動作的基本要領。
寶寶翻身兩步走
對于會翻身的寶寶來說,翻過身好似一個動作,其實對于初學翻身的寶寶來說,翻身卻要分兩步進行才能熟練掌握這項新本領呢!
第一步:從仰躺到側(cè)臥
訓練寶寶翻身,是媽媽與寶寶間重要的交流過程,媽媽應有足夠耐心,并積極給予寶寶鼓勵。
媽媽這樣做:
1 寶寶平躺時,媽媽可用一只手輕輕扶著寶寶肩膀,慢慢將寶寶肩膀抬高,幫寶寶做翻身的動作。在寶寶身體轉(zhuǎn)到一半時,讓寶寶恢復平躺姿勢。如此訓練可讓寶寶熟練地從仰臥變成側(cè)臥。
2 媽媽讓寶寶俯臥在自己的身上,通過自己翻身帶動寶寶翻轉(zhuǎn),這種游戲式的訓練方式不僅能讓寶寶熟悉從仰臥到側(cè)臥的過程,更會讓寶寶因為感覺新鮮而喜歡嘗試。提醒媽媽注意的是,帶動寶寶翻轉(zhuǎn)時切忌壓到寶寶。
第二步:從側(cè)臥到俯臥
當寶寶學會從仰臥翻轉(zhuǎn)為側(cè)臥,媽媽與寶寶便可進行從側(cè)臥到俯臥的練習了。
媽媽這樣做:
1 媽媽讓寶寶側(cè)臥在被子上,媽媽拉動被子的一邊,帶動寶寶一起翻轉(zhuǎn)過去,幾次訓練后當寶寶熟悉媽媽的意圖時,便會主動隨著被子一起運動,達到俯臥狀態(tài)。
2 媽媽讓寶寶保持側(cè)臥姿勢,之后拿寶寶喜歡的玩具在同側(cè)逗引他關注,在寶寶有明顯抓握反應時,媽媽可用手扶住寶寶的背,幫助寶寶完成俯臥姿勢。如此訓練幾次,寶寶便會熟悉如何能從側(cè)臥變成俯臥了。
妨礙寶寶學習翻身的因素
因為個體差異原因,寶寶學翻身有早有晚,如果到了6個月仍不會翻身,拋開疾病因素外,媽媽要細心觀察是不是這些因素阻礙了寶寶學習新本領。
體重超標:通常胖寶寶翻身晚,因為體重超標會讓寶寶變懶惰,媽媽應注意寶寶合理攝入營養(yǎng),避免營養(yǎng)過剩造成肥胖。
體弱缺鈣:體弱缺鈣的寶寶會有肌肉力度不夠、骨骼發(fā)育不佳等表現(xiàn),說到底翻身是個力氣活兒,沒力氣可不行,對于這些寶寶媽媽應加強營養(yǎng),根據(jù)寶寶實際情況補充鈣質(zhì)。
心理因素:在媽媽訓練寶寶翻身的過程中,若使寶寶有了不愉快的體驗,便會因此討厭訓練,媽媽可過段時間再嘗試,不要勉強寶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