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華 張雷明 王乃謙
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141
隨著多年的砍伐,可供砍伐作為板材的木材日益減少,急需一種優(yōu)質、綠色環(huán)保木材的替代品出現(xiàn),我國北方糧食主產區(qū)主要作物為小麥,每年在糧食收獲后大量麥秸稈無法處理,當?shù)剞r民以焚燒為主,導致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并且燃燒所造成的大氣污染已經超過了汽車尾氣排放所造成的污染。經研究,針對麥秸的利用可以通過利用其制作人造板材的方式予以有效利用,解決了麥秸的處理問題。通過國內外的合作研究,發(fā)現(xiàn)麥秸中的纖維能夠被有效利用加工成中密度板材,通過將半截中的中密度纖維進行絞碎壓縮,從而得到中密度纖維板。在我國該種板材的生產線已經全面建成并投產使用了,線面結合該條生產線,對麥秸纖維的加工流程予以詳細介紹。
在16mm板材的加工中,其主要的技術參數(shù)包括:加工能力的設計值為180m3/d,成品板材的厚度大于8mm小于40mm,尺寸約為1220×2440mm,密度為700kg/m3。閃光后的余量大約為1.5mm,設備運轉共計280d,每日工作時長23h,班次為三班,板材利用了異氰酸酯膠作為粘合膠。
在16mm板材的加工中每立方生產耗的能耗統(tǒng)計為:耗電量為212kwh,用水量為1立方,空氣的壓縮總量為40nm3。壓縮生產中所需要的壓縮熱量為80萬kcal/h,板材壓縮后的干燥需要熱量500萬kcal/h,鋪壓線裝機的總體容量能夠達到590kw。
使用的麥秸稈應當保證沒有腐爛,整潔趕走啊,并且應當將原料中所含有的石塊、土塊以及金屬等雜質予以清除,保證原料中所含有的雜質含量小于0.2%。
該種材料被應用在麥秸稈板的生產中作為粘合劑廣泛使用,其在農作物剩余人造板的應用中較為常見,凝膠的特點為含水率要求低且溫度低,具有較快的固化速度,無需進行輔料的添加。但該膠具有的毒性較大,因此無論是攪拌還是鋪裝、壓縮都需要對設備進行封閉處理,另外操作人員也要進行嚴格的安全防護措施,在對攪拌機進行清理時需要佩戴防毒面具。異氰酸酯膠粘合力超強所以在進行壓縮、鋪裝時需要在金屬網、壓板以及板坯上噴涂脫模劑,一般熱板的脫模劑的噴涂為一天一次,而板坯、網帶則需要連續(xù)噴涂。
麥秸稈板的生產流程為:首先將原料送入鍘草機進行鍘制,鍘制完成后送入打磨機,在打磨過程中將鍘制不完全的麥秸通過送風系統(tǒng)送回鍘草機重新鍘制。打磨完成后對原料進行分選并送入干燥機進行干燥,將干燥后的纖維送入攪拌機攪拌均勻繼而進行鋪裝和成型,需要注意的是網帶以及板坯需要噴涂脫模劑,在對原料進行壓制后,進一步送入熱壓機,由抽板和進板裝置將板材送入涼板機中,對板材進行進一步的尺寸加工,并由收集輥道進行收集,通過升降臺進行入叉車輥道,整個加工流程完成。
經過切割鍘制將原料麥秸變?yōu)殚L度在50mm左右的草段,后送入打磨機進行打磨。在原料攪拌前需要經過定量帶動纖維進行定量,分為定量、均勻的纖維后才能夠進行攪拌。螺旋推進攪拌機是目前生產線上使用的設備,能夠令膠均勻分布于纖維表面,然后通過壓縮空氣霧化的方式進行施膠,將膠分布不均以及凝結的問題予以解決,減少了用膠量;而板材的冷卻使用強制冷卻循環(huán),效果顯著的同時不會燒膠粘膠。鋪裝機由上下兩部分組成分別為計量料倉以及鋪裝室。在計料倉中設置了梳狀耙輥通過耙輥的旋轉將到達計料倉的物料打散,并使得物料高度保持一致,方便下一步的鋪裝。鋪裝前的計量帶上設置有撥料輥,在將物料送入鋪裝室前需要將高纖維層進行處理。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脫模劑的噴涂時需要注意次數(shù)問題,保證生產的連續(xù)性以及效率。
注意:在啟動鋪裝機前先啟動鋪裝除塵送風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將鋪裝過程中產生的污濁空氣、部分粉塵送到布袋除塵器中進行凈化。
壓制好的毛板將被送進抽板裝置,抽板裝置將毛板送進送板裝置;當板頭碰到行程開關時,送板裝置的壓緊輥下降,當毛板以快速經過送板裝置時,自身動力的轉速小于壓制進料裝置的速度,此時超越離合器脫開,壓緊輥的速度和壓制進料裝置的速度相等,當毛板脫離金屬網帶時,毛板在慣性作用下的速度小于送板裝置自身動力的轉速,超越離合器閉合,毛板由送板裝置送進涼板器。而后以一定的角度飯莊涼板機;對涼板機另外一側的板材毛板進行平鋪以方便出輥,在出版輥臺上毛板碰到形成開關后,出版輥臺便會開始運作,通過輥臺將毛板送到縱鋸中進行切割。
毛板在進行縱鋸后通過壓輥以及履帶進行傳送,進行下一步的橫鋸。在鋸片中壓輥以及履帶工兩組,分別分布于前后,其控制通過壓輥開關進行;縱鋸為硬質合金材質的圓形鋸片,屬于復合型鋸片并帶有粉碎片。
縱鋸切割后當毛板離開壓輥,會在氣缸的作用下被推到相應的位置,毛板會按照相關規(guī)定進行長度的切割,切割完成后毛板的成品會被推送至收集輥道上,完成整體的加工,通過以上動作的往復不斷的生產出麥秸稈纖維板。
文章針對麥秸稈的重復利用中中密度纖維板的加工生產進行了主要的介紹,并針對目前投入生產的某生產線的加工流程予以了論述,該生產線的纖維板年產量能夠達到1.5萬m3,因此能夠有效利用麥秸稈,避免由于燃燒處理而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不但能夠給農民增加新的經濟收入,同時也降低了樹木的使用量,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
[1]史宇亮. 混合原料秸稈板加工特性試驗研究[D]. 吉林農業(yè)大學,2006年
[2]康德孚,孟慶蘭. 生物質物料熱壓成型工藝參數(shù)的探討[J].農業(yè)工程學報,1994年03期
[3]陸仁書,花軍,濮安彬,凌楠. 論發(fā)展麥秸人造板的生態(tài)效應[J]. 世界林業(yè)研究,1999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