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
摘 要:導入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始,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若能對新授內容進行巧妙導入,定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英語教學;課堂導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066-01
常言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中的導入就是教師在一項新的教學內容和活動前,引導學生做好學習新知識的心理準備、認知準備,并讓學生明確學習內容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一種教學行為。導入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始,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若能對新授內容進行巧妙導入,定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其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課堂導入的重要性
導入之所以被稱為一門藝術,就在于導入過程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由教師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將導入作為師生溝通的一座橋梁。導入,在英語教學中也叫“引入”,它是課堂教學伊始的3―4分鐘內教師和學生所有教學活動的總稱。所謂“導入新課”,即一“導”二“入”。
二、課堂導入應遵循的原則
1、趣味性原則
趣味性是情感的體驗,是學習的內在動力,它通過引起學生的興趣,消除學生上節(jié)課和課間對本節(jié)課學習的不利影響,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通過激起學習的熱情和欲望的方式,將學生的注意力迅速轉移到要學習的內容上來,這是設計導入方法時要遵循的首要原則,它也是英語新課程的第一個具體任務。趣味性的原則要求我們在設計導入方法時要充分考慮英語學科的特點和不同年級段和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特別是要根據(jù)學生的求新、求異的心理,不斷變換花樣,標新立異。如果能做到讓學生天天盼我們的英語課,我們的英語課在上課之前就成功了一半。
2、目標性原則
學習目標是學習的方向和應達到的任務要求。導入應有的放矢,指向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要學什么,達到什么標準或層次,避免導入的偏向,脫離學習內容或游離于其之外,導致重心不明,中心不清,云天霧地,龐雜、混亂和低效。
3、主體性原則
課堂的主體是學生,任何脫離學生實際的導入都將導致教學的低效或無效。課堂導入必須考慮課堂主體學生的實際情況,貼近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進行導入。主體學生的實際情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方面是全體學生的共同情況,包括學風、情感心理狀態(tài)、知識水平和能力高低等情況。第二方面是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個體情況,包括個性心理特征、知識的水平、能力特征、思維的層次、方式和品質等諸多方面。第三方面是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熟悉情況,包括學習內容離學生生活的遠近、學習內容的難易度、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預習情況等幾方面。
4、簡潔高效性原則
課堂導入雖然是課堂教學的首個環(huán)節(jié),但它畢竟只是為實際的教學起準備或者說是鋪墊作用,所以導入應簡潔明快,富有效果,避免冗長,耽誤寶貴的教學時間。最佳的導入時間是三四分鐘,超過四分鐘就說明導入方法可能不是最佳的,需要重新設計。
三、英語教學的導入藝術的方法
1、情景導入法
顧名思義,情景導入法就是假設我們處于課文當中的情景,然后以此讓學生在心中扮演當中的角色然后發(fā)散出與之有關的教學信息,這樣使得學生能夠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比如當我們學習介紹某個城市的課文時,完全可以讓學生假想自己處于該城市當中,然后叫學生“Talking about Location and Direction?!?,就是給游客介紹景點的去處,這樣來引出后面的關于方位和方向的教學目標,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會一直充滿了好奇和求知的欲望。
2、多媒體導入法
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制作和播放多媒體課件,包括聲音、視頻、電影,甚至互動小游戲,用比較短的時間讓學生進入到所學的內容中并產(chǎn)生強烈興趣。與此相配合,我們可以播放課文相關的視頻,讓學生進行配音等等,這些對于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英語學習都是大有裨益的。
3、懸疑導入法
結合新課內容,巧妙設計問題,讓學生心生疑慮,激發(fā)學生思維方向,直指新知識。尤其是閱讀課的教學,教師可在導入階段引導學生對即將閱讀的材料進行預測,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有助于學生迅速進入閱讀狀態(tài),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但須注意,懸念的設置要從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出發(fā),恰當適度。不懸,難以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太懸,學生百思不得其解,都會降低學習的積極性。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自始至終扣人心弦,使學生興趣高漲,收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4、猜測導入法
在導入階段用猜測導入新的語言內容,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構成懸念,活用所學知識,而且能拓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目的。如在學習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時,請一名或幾名學生到前面做動作,其他學生猜測他們正在做什么,從而導入現(xiàn)在進行時的學習。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導入的形式靈活多樣,教師應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英語課堂導入的研究是長期而復雜的工作,我們要在牢牢把握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新,才能使得我們的教學效果邁上更高的臺階。
參考文獻:
[1] 邵細芳.英語課堂導入藝術淺探[J].北大荒文學,2009(7).
[2] 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