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基+++謝達文
【摘 要】《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語文教學要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語文知識,還需要進行情感傳遞和情感教育,而且實踐證明,情感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呢? 談幾點個人在教學中的做法: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二、品析詞句,體味情感;三、朗讀課文,體會情感??傊?,小學語文課是一片情感的花圃,一個情感的世界。在教學中,語文教師應挖掘課文,點化學生情感,打動學生的心弦,激發(fā)學生情感共鳴,讓“情感”在教學中起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作用。
【關鍵詞】情感體驗 提高素養(yǎng)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語文教學要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小學語文教學,應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fā),把教學生正確理解祖國語言文字和進行情感教育統一起來,激發(fā)學生情感的浪花,培養(yǎng)他們理解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就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大多是名家名篇,題材廣泛、文質兼美、圖文并茂,字里行間蘊涵著作者豐富的情感和審美情趣。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語文知識,還需要進行情感傳遞和情感教育,而且實踐證明,情感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呢?談幾點個人在教學中的做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定情境,能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感受語言文字中蘊含的情感。情境的創(chuàng)設有利于教學內容情感的展示,同時又有益于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因此,我在教學中常常會創(chuàng)設情境,以展示教學內容中的情感,引發(fā)學生相應的體驗。如在教學《觀潮》時,為了讓學生對錢塘江大潮有一個直觀、形象的認識,在開始上課時,我播放了錢塘江大潮的一段視頻為導入。當錢塘江大潮的壯麗景象出現在學生們面前時,學生們都不約而同的發(fā)出“哇”的贊嘆聲,大家都被這大潮神奇壯觀的自然景觀所震撼,擁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由此激發(fā)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讓他們沿著這條情感軌道走近課文,走近錢塘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品析詞句,體味情感
小學語文教材大多是名篇名作,作者將自己濃烈的情感滲透于每一個句子、每一個詞語、每一個字里行間之中。在品賞詞句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關鍵詞句反復推敲,細細品味,講清深層內涵和蘊意,讓學生的情感在品味詞句中得到體驗;讓學生的情感與作者感情共鳴。如在教學《草原》一課時,我讓學生細讀“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這句話。通過學生反復細讀,學生理解到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草原上那些線條柔美的小丘,就像只有綠色來畫成的中國國畫,由于綠顏色濃厚,就像要流下來一樣。這時我進一步讓學生品讀分析,讓學理解“渲染”“‘翠色欲流的‘欲”“輕輕地流入”這些詞的詞意。通過學生的品讀,學生知道“渲染”的意思就是用水墨和淡的色彩畫畫,這樣可以加強繪畫的藝術效果;知道“翠色欲流”的“欲”,在這里就是“將要”的意思;理解了作者用“輕輕地流入云際”來描繪的用意。一個學生說:“小丘雖然不會流動,但它起起伏伏,像緩緩的波浪,遠遠望去,會給人流動的感覺?!绷硪粋€學生說:“我看還有一點原因,那就是小丘‘翠色欲流,遠遠望去,就像綠色的溪流一樣,所以用了“流”字?!蔽以賳栃∏鸨緛硎遣粍拥?,是靜止的,用了一個‘流字,那會給我們什么感覺?一個學生說:“靜止的小丘就變成活動的小丘了,好像有了生命了?!绷硪粋€學生說:“整個草原有動有靜,更有生氣了,有活力了?!边@樣學生不僅能理解詞句,而且從中體會到了作者的感情,還深深地體會到草原的美麗,激起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
三、朗讀課文,體會情感
朗讀是表達情感的途徑,情感的表達是朗讀的前提。文章所蘊含的感情,不是教師三言兩語就能強加給學生的,只有反復朗讀,才能讓學生體會出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產生共鳴,內化成自己的情感。因此,課堂上老師不能只停留在對課文“字詞句”和課文內容的掌握上,而要多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只有通過教師范讀和學生有感情地反復朗讀,才能體會課文的意境美,以及課文所要表達的情感。如在教學《草原》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聽我范讀,我那悠揚帶有激情的朗讀,給學生形成了一種情感的氛圍,學生的情感在教師的范讀中得到共鳴,潛移默化的受到了感染,學生仿佛真的置身于草原的美景之中,置身于熱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之中。然后學生按老師的要求有感情的反復朗讀體會情感。通過學生有感情地反復朗讀,學生的情感被激發(fā)出來,讀起來抑揚頓挫,情感流露于表情之中,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要求,給人美的享受,師生自然陶醉在美麗的大草原之中。
總之,小學語文課是一片情感的花圃,一個情感的世界。情感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靈魂,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是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加強情操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語文教師應挖掘課文,點化學生情感,打動學生的心弦,激發(fā)學生情感共鳴,讓“情感”在教學中起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