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新文
均衡發(fā)展才可減擇校熱度
■袁新文
袁新文,北京,媒體工作者
日前,北京市宣布擬從2014年起全面取消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而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全國19個大城市應當完善義務教育階段就近入學方案。但是,不同區(qū)域、不同學校之間教育資源的鴻溝,使得家長們擇校熱度不減。擇校途徑五花八門,家長熱捧導致天價學區(qū)房,人為制造新的“就近入學”。擇校的狂熱甚至從中小學蔓延到幼兒園,很是耐人尋味。當然,學區(qū)房動輒數(shù)百萬上千萬元,不是普通人家買得起的;有關系有門路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海外擇校也是有權有錢者的游戲。普通百姓的子女依然只能望名校興嘆。
專家表示,擇?,F(xiàn)象屬社會越軌行為,其三大危害不容忽視。首先,“擇校”違背了義務教育公平原則,阻礙了區(qū)域教育事業(yè)的均衡發(fā)展,從而引發(fā)種種招生亂象;其次,引發(fā)不規(guī)范辦學行為,一些所謂的“好學?!睘榱硕嗾惺論裥I颉昂脤W生”,將部分“優(yōu)生”集中編入“火箭班”,配備好教師進行“因材施教”,而忽視了大多數(shù)學生,甚至不執(zhí)行國家的課程計劃,削弱音、體、美、勞、德教育,延長學生在校時間,加重學生課業(yè)負擔,嚴重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另外,“擇校”進一步拉大各校生源和經濟收入的差距,挫傷了非重點學校的辦學積極性,從而加劇了薄弱校的辦學困境,使得教育資源不均衡程度進一步擴大。而在教育資源一時難以均衡的情況下,要想緩減“擇校亂收費”問題,須各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以“鐵腕”加以治理,并組織發(fā)改、物價、審計、紀檢等部門建立聯(lián)合監(jiān)督機制,督促學校堅持國家“就近、免費”就學的原則,實施“陽光招生”,規(guī)范學校的招生行為,特別是要嚴管那些大量招收“片外生”的學校。
其實,擇校問題說到底還是基礎教育資源配置失衡惹的禍。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公的語境下,盡管教育部門三令五申禁止擇校,但是由于學校布局、就近入學范圍與公眾就學期望值不一致,優(yōu)質教育尚屬“緊俏商品”,根本不能滿足公眾的需要,無法阻擋千千萬萬家長對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期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各種隱形擇校屢禁不止。
雖說“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4%”的教育目標已經實現(xiàn),但是,用好教育投入比實現(xiàn)教育投入目標本身更重要。這不僅要加強教育經費審計,避免教育投入經費跑冒滴漏;也要防止教育經費為重點學校錦上添花,不為薄弱學校雪中送炭。如果說大學有重點非重點之分的話,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不應有好壞之分。在義務教育投入的問題上不僅不能厚此薄彼,而且要對貧困地區(qū)、薄弱學校傾斜,防止“名校更強”、“弱校更弱”。
從教育公平與效率的角度講,政府與教育部門要特別注重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把新增義務教育投入向薄弱學校傾斜,但地方政府基于教育政績的需要,并不愿意大規(guī)模投資薄弱學校建設。因為名?;A本來就不錯,投入名校效果立竿見影,容易出成績,而薄弱學校投入欠賬太多,見效比較慢。地方政府往往把有限的財力用在名校身上。由于名校與薄弱學校投入、發(fā)展不均衡,形成薄弱學校門可羅雀、名校人滿為患的教育失衡局面。
雖說不少地區(qū)啟動了學校標準化建設項目。教育資源經過整合補充,名義的重點學校被取消,薄弱學校的情況有所改觀,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的問題有所改觀,但是學校之間的差距依然存在。這既有硬件差異,也有師資力量與教育環(huán)境的差異。而一些地方談學校標準化建設,大多像肯德基開店一樣,傾向于給薄弱學校補充硬件設施。師資力量與教育教學管理等教育軟件配置成了教育均衡發(fā)展的軟肋。
由于教育評價機制單一與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之間教師的物質待遇與事業(yè)發(fā)展環(huán)境也不一樣。學校對優(yōu)質師資多采取保護措施,甚至到處挖師資。造成師資流動困難,這也是合理配置教育資源的一大壁壘。由于校際差異,優(yōu)質師資難以向薄弱學校傾斜,形成了薄弱學校缺生源,“名校獨大”的局面。
對此,學校有私心,但政府決不能有私心,聽任教育失衡加劇。而要在教育資源分配的問題上一碗水端平。如果政府熱衷名校建設、忽略薄弱學校發(fā)展,教育失衡局面還會愈演愈烈。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曾提出,全國所有縣級行政單位全面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奇跡。對于一個人口大國來說,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成績確實可圈可點。但是,還應該看到,地區(qū)之間、城鄉(xiāng)之間、學校之間,教育不公平,特別是義務教育發(fā)展不均衡的問題還比較嚴重。普及義務教育的奇跡已經實現(xiàn),下一步,實現(xiàn)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奇跡,需要拭目以待。如果義務教育實現(xiàn)均衡發(fā)展,孩子在家門口有好學校上,還有多少人削尖腦袋為孩子擇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