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遷
你是你,孩子是孩子
■孟 遷
我們是如何成為今天的自己的?
我小時候,父母告訴我,只要學習好,其他你什么都不用管。當然除了做人的基本倫理。他們是對的,但不全對。他們的經(jīng)驗里也包含了很大的不平衡:第一,生活很豐富,其他事情也是重要的,需要的能力和訓練很多,僅僅學習好是不夠的;第二,這傳遞著對自己的生活的看不起。
他們不太懂得愛自己,更不懂得什么叫“活在當下”。他們的生活大部分是活在未來和過去的。問題在于,現(xiàn)在我慢慢懂得愛自己,慢慢體會著活在當下,我是怎么走到這兒的?我怎樣從那個村子那個家庭的小孩成為今天的我呢?
很快,我內(nèi)心再次想起那個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聲音: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去盡可能地做好自己的父母角色很重要,但孩子究竟怎樣,這其中還有很豐富的、很未知的變數(shù),那就已經(jīng)不是你的戲了。
仔細看一下我們自己,能很明顯地看到我們受到父母很多影響,當然,有些影響我們還未清晰地覺察到;但另一件事也很明顯,我們?nèi)绾纬蔀榻裉斓淖约?,其實是一部宏大、漫長的交響樂,父母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只是一部分?;蛟S有人說,那是一部分,但那是基礎的一部分,先決性的一部分,后來所有的影響都是在這個基礎上展開的。其實,七八年前,我也常說這樣的話,很多人也這樣強調(diào):3歲決定一生,家庭教育決定一生,四年級決定一生,高考決定一生,和誰結(jié)婚決定一生……No!我不同意這樣的說法。什么叫決定?決定意味著不能改變,而事實上,生命隨時可以按照我們的期待改變,我很同意薩提亞說的,人天生適合學習和改變。
現(xiàn)在父母的很多焦慮和壓力來自于他們以為他們在決定孩子:如何教導孩子,為孩子創(chuàng)造什么條件,都決定了孩子的“一生”。他們害怕該做的沒做,很懊悔或者擔心犯錯,他們害怕孩子脫離自己設想的軌道,擔心自己沒有能力引導好孩子……當然,你知道,這樣的思路都是沒完沒了的。
我一個朋友去給小模特海選做評委,現(xiàn)場有個小女孩又快樂又溫和,她媽媽不停地批評她“動作太難看了”或是“你別管我干什么,你自己好好練去”,小姑娘依舊快樂而溫和,不抵觸,不低落,微笑著繼續(xù)走臺。朋友看著很心疼,她有兩方面的擔心:如果選上她,媽媽以后會不會變本加厲地冷酷嚴厲?不選的話,孩子會挨多少數(shù)落?
她把這件事發(fā)在微博上,我就說:別管那么多,該選誰就選誰吧,孩子的生命力很強,我們的生命力也很強,承擔得起很多父母的不足的。這樣說的時候,我想到我朋友的成長,她的父母離婚,媽媽有被害幻想,用金錢來獲得安全感;而我的朋友婚姻和諧,朋友多多,很少拿錢說事。
如果你細看的話,每個孩子都在發(fā)揮著他們的生命力,他們自己會想辦法看怎樣活得更好,選擇他們喜歡的,他們還會從父母身上吸取教訓,從家庭之外的廣闊世界中學習,他們在受父母影響的同時,自己生長著。只要父母能了解到這一點,就不至于用焦慮壓自己,用焦慮緊孩子。
從另外一個意義上說,我覺得,父母最重要的不是“為他做”,而是“讓他長”。我不是說不需要“為他做”,這是需要的、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讓他長”,讓他按自己的樣子長。
剛才我們談到一個觀點,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基礎性的。這樣的說法也對也不對,從一定意義上來說,父母的影響因為比較早,因為正在孩子自我形成的關鍵期,可以說是基礎性的;可是這個基礎之下還有一個基礎,你對孩子的影響本身還有一個基礎,就是他的天性,他獨特的氣質(zhì),他獨特的吸收、學習的方式,同樣的事情,每個孩子的吸收都是不同的。我知道有一個家庭里,父母虐待兩個孩子,一個孩子已經(jīng)不太健康,而另一個孩子非常健康而強大。你怎樣對待孩子是一回事,而他怎樣吸收、選擇是另外一回事,而這不是你能決定甚至不是你能理解的。
你的孩子很像你,除了受你的影響,還有你的遺傳,所以,很多很多的地方像你??墒?,另一方面,他從本質(zhì)上完全不同于你,他是另外一個人,他是他,你是你。分享和塑造的區(qū)別在于,分享沒有強迫性和方向性,而塑造常常是強迫的和定向的。分享是:這是我以為的,不一定適合你,僅供參考,這是一個幫助;塑造是:你要這樣才行,否則的話就很不好甚至很可怕。這必然成為一個妨礙,即便它有些時候是好的,但根本上會成為一個妨礙,因為他和你本質(zhì)上是不同的。
分享是幫孩子長,塑造是為孩子做。
生命有自己的驅(qū)力,人作為一個生命就像任何一顆植物的種子包含自己的驅(qū)力和指向,只有當你安靜的時候,你心里不吵的時候,你沒有太多的焦慮和期待的時候,你能感觸到自己的驅(qū)力和指向的時候,你才能“看到”孩子。
生命也是相連的,那個 1931年出生在美國威斯康星州的小女孩和我關系很大,她后來的丈夫也和我關系很大,至少因此她被稱為薩提亞;那個出生在印度中央邦古其瓦達的小男孩和我關系很大,他的外祖父母也和我關系很大,否則他不會成為奧修,我也不會這么大的從中受益;那些出現(xiàn)在我生命中的人,那么多的人,無論以哪種方式出現(xiàn),無論我當時的感受是什么,他們一起使我成為今天的我。沒有人是單獨存在的,我們是一體的。父母或許是很要緊很特別的一部分,但它只是一部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和整個時代、整個宇宙互動的。
當你覺得你的孩子是你的,你會緊張,你會自私。因為你是有限的,你會害怕自己不足夠,你總會想要做什么來讓他成為你以為好的,因為你覺得他屬于你。如果你看到孩子是屬于世界、屬于生命的,你會放松,因為你只要盡這份力就行了,除了你還有全世界可以幫助他,還有未來會幫助他,還有生命本身的神奇推動他;同時你又會多一份責任,因為屬于全世界的、屬于神奇生命的東西,正在被你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