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資源有效流動的理論探索與政策選擇

        2014-05-04 07:37:04趙德起林木西
        江蘇社會科學 2014年2期
        關鍵詞:效用貨幣流動

        趙德起 林木西

        資源有效流動的理論探索與政策選擇

        趙德起 林木西

        資源有效流動會促進經濟發(fā)展,影響資源流動的要素主要包括經濟人的期望效用、資源的稀缺性、經濟人的供求能力、信息的完備度和對稱度、貨幣以及價格。以此為起點,本文著重對資源流動影響因素與資源流動水平間的內在關系做了理論上的探索,并據此提出了優(yōu)化影響資源流動各要素的政策選擇。

        資源 流動水平 政策

        一、資源有效流動——經濟發(fā)展的邏輯起點

        圖1 資源流動過程

        資源為何流動?首先,經濟人有追求效用的沖動,對效用有一種期望,這是資源流動的內在動力。其次,資源相對稀缺且分布不均衡,這就使得資源的流動存在了可能。再次,經濟人均同時具有供給者與需求者的雙重身份,其供求能力為資源的流動提供了必要條件。第四,各個經濟人所擁有的信息是不完備且不對稱的,這為資源流動提供了可能。第五,交易為資源流動提供了方式,市場成為載體,貨幣方便了交易,以貨幣為基礎的價格又進一步簡化了交易??梢妰r格杠桿、貨幣媒介極大地促進了資源有效流動。因此,可以認為資源的流動是各類供求者通過貨幣以價格的方式在市場中進行的交易。資源可以通過流動使最需要它們的經濟人獲得,從而實現資源的最優(yōu)配置。在這一過程中,經濟人的效用得以提高,資源的潛在價值得以實現,因而實現經濟的發(fā)展??梢?,經濟的發(fā)展是以稀有資源的有效流動為邏輯起點的。上述資源流動過程如圖1所示。

        圖1中假定市場中只有甲乙丙丁四個經濟人,四者分別擁有A、B、C、D四種資源,四者既有需求也可供給,且四者未能通過自身消化其所擁有的資源的所有價值。四者中的任何一個均可以通過市場來獲得其它的三者所擁有的資源,同時也會將自己所擁的資源交易出去,只是這些交易不是一一對應的。而正是這種非一一對應性使得資源的流動性得以提高,優(yōu)化的經濟人期望效用、資源稀缺性、經濟人供求能力、信息完備度和對稱度、貨幣以及價格等到共同提高了資源的流動水平,使得A、B、C、D四種資源的潛在價值得以開發(fā),經濟得以發(fā)展。

        二、經濟人期望效用與資源有效流動

        圖2 經濟人期望效用與資源的流動水平

        (一)經濟人期望效用與資源流動水平關系

        假定經濟人有提高其效用的沖動,且資源的有效流動可以增進其期望效用。隨著經濟人增加效用愿望的增強,資源的流動性會相應地增強。經濟人的期望效用可分為短期期望效用和長期期望效用。兩者共同作用于資源的流動水平。

        圖2顯示了經濟人期望效用與資源流動水平間的關系。橫軸U表示經濟人的期望效用,縱軸L表示資源的流動水平。L1和L2分別是經濟人的短期和長期期望效用下資源的流動水平變化曲線。(1)圖2中經濟人的短期與長期期望效用分別在U1和U2處向下折彎,表明此點以后,隨著經濟人期望效用的增長,資源的流動水平會下降,U1和U2是經濟人最大的短期與長期期望效用,與之相應的,L2和L3是經濟人最大短期和長期期望效用下所形成的資源流動的最高水平。原因是經濟人的期望效用是在經濟人理性和資源流動其它影響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一定要合乎經濟運行的整體環(huán)境。另外,短期期望效用所帶來的資源流動水平的上升速度要高于長期期望效用所帶來的上升速度。短期期望效用在達到最大值后,其引致的資源的流動水平下降的速度要快于長期期望效用達到最大值后下降的速度。上述表明經濟人的期望效用存在于某個區(qū)域之內,其影響下的資源流動水平也存在著變化范圍。短期內L2AU1O,長期內為L3BU2O。(2)經濟人的期望效用選擇會影響到資源的流動水平,進而會影響到經濟的發(fā)展。也就是說,經濟人在短期期望效用和長期期望效用上存在著最優(yōu)選擇。如選擇不當,會存在著資源流動損失。如圖在U1的期望效用下,短期資源的流動水平是L2,而長期內則是L1;明顯地,若此時經濟人選擇長期的預期效用,資源流動水平會形成損失,即U1×(L2-L1)部分。若要消除因經濟人選擇期望效用類型錯誤而帶來的資源流動水平的損失,需要選擇最優(yōu)時期。兩條流動水平曲線交于C點,C點以前選擇短期所形成的資源的流動水平高于長期,C點以后選擇長期所形成的資源的流動水平高于短期;盡管A點后短期期望效用的增長已經使得資源的流動水平下降,但其對流動水平的提高仍舊高于長期。因此圖2所示的資源流動水平曲線下的流動水平的路徑應該是OACB。這一路徑會最大化經濟人的短期與長期的期望效用。(3)同一資源流動水平曲線存在著同一期望效用下的不同的流動水平的情形,即流動水平曲線會向內或向外旋轉。其原因是經濟人的期望效用存在著合規(guī)律性的高低的差別。合規(guī)律性高則向外旋轉,效用的增長提高資源流動水平較高,低則向內旋轉,效用的增長提高資源流動水平較低。如圖2中給出了經濟人期望效用合規(guī)律性變化后資源流動水平曲線變化的一種情況。L1會向內旋轉至L3,L2會向內旋轉至L4。隨之而來的,兩者的交點外移下移,經濟人期望效用所帶來的資源的流動水平的最高點也會延時出現。這些變化是經濟人期望效用合規(guī)律性的水平所決定的。需要說明的是,期望效用高其合規(guī)律性的水平并非一定高。這是為什么經濟人期望效用高反而其所產生的資源的流動水平還較低的原因。另外,短期與長期效用下的流動水平曲線若向相反方向移動,則短期與長期的矛盾更突出。綜上所述,經濟人的期望效用存在著適度性,在其適度范圍內短期與長期期望效用的結合起來會在不同的效用度下實現資源的最優(yōu)流動。

        (二)優(yōu)化期望效用的政策選擇

        1.扶持專業(yè)的研究機構對經濟人的期望效用變化規(guī)律進行研究,以便指導經濟人做出更合經濟規(guī)律的理性期望效用選擇,同時可以為政府出臺具體的經濟政策提供依據。主要研究期望效用變化路徑、產業(yè)或行業(yè)的期望效用、區(qū)域性期望效用等內容,定期發(fā)布經濟人期望效用指數、行業(yè)期望效用指數等,實現經濟人效用預期的信息化。如對農民種植農作物的期望效用進行調查,從而引導農民調整自己的期望效用選擇,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豐收傷農民”的現象。

        2.實施產業(yè)或行業(yè)傾斜政策,平衡經濟人短期與長期期望效用比例,實現短期效用與長期效用的合理匹配。這種政策主要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同一經濟人在不同類別經濟行為中對短期與長期期望效用的選擇;二是不同經濟人在同類經濟行為中選擇長期與短期期望效用的比例。經濟活動中,經濟人或選擇短期或選擇長期期望效用來指導當前的經濟行為,過多的短期或長期期望效用會導致資源流動水平下降。因此對于第一種情況而言,產業(yè)或行業(yè)的政策傾斜會引導他們形成較為合理比例的長短期期望效用集合,如企業(yè)產品中會保存短期收益產品和長期收益產品兩類,且所占比例合理。另外,選擇同一種效用的經濟人比例若過高則會導致下一個選擇周期比例過低,這種變化會導致資源流動價格“過山車”,不利于經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因此傾斜的產業(yè)或行業(yè)政策就會引導短期效用人群與長期效用人群“互動”,形成合理比例。如當市場更多人選擇初級產品加工時,產業(yè)政策就應該傾斜于高科技產品的自主創(chuàng)新,引導經濟人選擇長期預期效用發(fā)展企業(yè)。

        3.建立相應的經濟人預期效用保障機制,保障效用的實現度,使經濟人期望效用選擇形成良循環(huán)。預期效用保障機制主要是事前保障和事后保障機制。事前保障強調在經濟人選擇預期效用前保障經濟人做出合理預期效用選擇的制度,主要包括信息發(fā)布制度、預期效用選擇干預制度等,主要用來提高經濟人預期效用選擇的科學性和均衡經濟人選擇不同預期效用的比例。事后保障機制強調經濟人預期效用在受到非正常因素影響時能最終實現的制度,主要包括反壟斷制度、反過度競爭制度、政府補貼制度、政府購買制度等,主要通過第三方力量實現資本的再配置實現保障功能。比如對農民種植農作物種類選擇進行事前的預期干預和事后的預期保障,可保證農產品市場的效有序,提高市場機制的運行效率。

        4.建立救助機制與創(chuàng)新機制的“雙車道”,由“輸血”到“造血”,實現短期效用與長期效用的良性循環(huán)。救助機制主要應用于由于對某一時期內市場運行特點判斷失誤而導致預期效用難以實現的情況,還可以對一些關系國計民生的、涉及社會穩(wěn)定的經濟體進行臨時救助。如我國對中小企業(yè)融資的救助、美國對汽車行業(yè)的救助等。創(chuàng)新機制主要包括技術創(chuàng)新和管理創(chuàng)新機制兩種,主要是對經濟人在管理與技術創(chuàng)新方面給予支持,包括通過實行投資優(yōu)惠政策吸引資金流向長期效用高的領域、對技術人才的引進給予相應的優(yōu)惠政策、直接對技術創(chuàng)新給予激勵等。

        5.進行資源流動環(huán)境建設,促進資源流動水平提高,從而縮短期望效用實現周期,實現期望效用與其它影響資源流動要素的動態(tài)平衡。資源的有效流動受多種因素影響,較高的資源流動水平反過來也會對經濟人的期望效用產生正影響,因此資源流動環(huán)境建設可促進經濟人期望效用的優(yōu)化,使經濟人在較低的期望效用下促進資源較高水平的流動。資源流動環(huán)境建設主要建立健全貨幣制度、價格制度、市場競爭制度等。

        三、資源的稀缺性與資源有效流動

        (一)資源的稀缺性與資源流動水平關系

        資源稀缺性是形成資源在不同經濟人間流動的因素之一,資源本身的稀缺性存在著高低的差別,這里所強調的資源的稀缺性都是相對而言的,強調在某一時段某一范圍內資源較少,替代物品也較少。一般地,假定影響資源流動水平的其它因素不變,則資源稀缺性與資源的流動水平成正比。其原因是資源越是稀缺,供給相對較少,若需求不變,雖較高的流動成本會使得資源客觀上存在著低流動性,但同時需求的存在使得資源又存在著流動的高必然性,因此博弈的結果應該是高流動性。相反,資源越稀缺程度越低,供給相對較多,在需求不變的情形下,經濟人可以以較低的成本獲得資源,資源本身也不存在著流動的必要性,資源客觀上存在著低流動性,供求雙方不存在著博弈,因此稀缺性低則流動性低。

        在經濟活動中,資源可以分為稀缺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兩者的稀缺性的高低均會對資源的流動水平產生影響。

        圖3顯示了資源稀缺性與資源流動水平間的關系。橫軸N代表資源的稀缺程度,縱軸L代表資源的流動水平。L為資源的流動水平曲線,L1為自然資源的流動水平曲線,L2為人力資源的流動水平曲線。兩者關系特點為:(1)自然資源與人力資源流動水平均隨著資源稀缺性的提高而增長。兩條曲線均表現為先較平緩,后較陡峭的形狀。原因是需求不變的情形下,稀缺性的提高會促使資源加快流動,其流動水平提高較快。(2)L1與L2在后期均表現為隨著稀缺度的增加迅速變得陡峭,其原因是資源的稀缺性接近最大值,即資源快要耗盡時,其會造成資源快速流動的趨勢,這種趨勢會破壞市場的穩(wěn)定,導致流動過速,致使經濟衰退。(3)自然資源的流動水平曲線長期來看相對于人力資源流動水平曲線更陡峭,其原因是自然資源存在著更強的剛性供給,而更多的經濟活動會以自然資源的流動影響為主。(4)自然資源與人力資源流動水平曲線存在著四種關系:(Ⅰ)L1在L2之上,如圖3(1);(Ⅱ)L1在L2之下;(Ⅲ)L1前部分在L2之上,后部分在其下;(Ⅳ)L1前部分在L2之下,后部分在其上,如圖3(2)。形成這四種情形的原因是不同領域的稀缺自然與人力資源的稀缺性的高低所帶來的資源的流動水平不同。

        由于經濟發(fā)展受自然和人力資源的影響不盡相同,資源對經濟發(fā)展的影響方式可分為三種:(1)受自然與人力資源共同影響,且影響程度基本一致。對于圖3(1)中的情形,若保證資源的流動水平為L1,則需要的自然資源的稀缺度為N1,人力資源的稀缺度為N2。這表明若此時人力資源的稀缺度為N1,其所對應的資源的流動水平為L2,這一人力資源稀缺度不能滿足L1流動水平,會造成自然資源的無謂損失,可能會導致經濟發(fā)展受阻。同樣的,此時若自然資源的稀缺度高于N1,則存在著人力資源的無謂損失。另外,當L1處在L2下方時,也會存在著人力資源或自然資源的無謂損失,對于圖3(2)來說資源無謂損失同樣存在。(2)主要受自然資源影響,人力資源影響較小。此種情形下,L2一定在L1以上以內,這可以保證自然資源稀缺對資源流動水平的決定作用,人力資源對資源流動水平的影響越小,L2越向上向內,越靠近縱軸。如圖3(2),當稀缺自然資源的稀缺度為N4時,其所要求的人力資源稀缺度為N5,高于N5就會存在對自然資源的不良影響,造成自然資源的損失。(3)主要受人力資源影響,自然資源影響較小。此種情形下,L1一定在L2以上以內,這可以保證人力資源稀缺對資源流動水平的決定作用,自然資源對資源流動水平的影響越小,L1越向上向內,越靠近縱軸。如圖3(1),當稀缺人力資源的稀缺度為N2時,其所要求的人力資源稀缺度為N1,高于N1就會存在對人力資源的不良影響,造成人力資源的損失。綜上所述,三種情形下資源的流動水平有所不同,可能會存在著自然或人力資源的無謂損失。

        圖3 資源稀缺性與資源的流動水平

        (二)優(yōu)化資源稀缺性的政策選擇

        1.建立資源儲備制度,降低因資源的高流動所形成的市場風險。該制度包括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儲備兩個方面,自然資源的儲備可采取簽訂相關協(xié)議、建立專門的儲備機構和機制、對所需要資源進專門投資等,將短期儲備與長期儲備結合起來,這樣可以使資源稀缺性的上升保持合理的速度。人力資源的儲備可以采取引進人才、培養(yǎng)人才的方式,引進人才主要是短期行為;長期內則更側重于培訓與培養(yǎng),企業(yè)如此,科研機構也是如此。另外,對于資源的儲備要有前瞻性,要結合國家、企業(yè)自身的發(fā)展需要有計劃分階段的儲備,人才儲備的時間一般會長于自然資源的儲備。

        2.積極進行管理與生產創(chuàng)新,降低資源消耗,提高現有資源利用率。管理的創(chuàng)新主要是優(yōu)化人力資源,可以選擇優(yōu)秀管理方式的引入或自主創(chuàng)新管理兩種方式。引入的管理方式要與本國、本地區(qū)、本企業(yè)及相關環(huán)境保持適度,否則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形,這種方式見效較快。相應地,自主創(chuàng)新管理方式需要時間淘汰舊有的方式,可能會遇到“管理慣性”的影響,因此見效相對較慢。生產的創(chuàng)新主要是優(yōu)化自然資源,可以選擇完全引進、引進創(chuàng)新或完全自主創(chuàng)新三種方式,一般的以引進創(chuàng)新為主。自然資源生產方式的創(chuàng)新主要體現在技術的引進創(chuàng)新上,包括對原有經濟品生產技術的改進、新產品的研發(fā)等,尤其要側重稀缺資源替代品的研發(fā)。此外,在管理與生產創(chuàng)新中要注意兩者的同步,否則會出現由于一方滯后而引起的無謂損失。

        3.建立健全資源稀缺性優(yōu)化的研究機制,提高資源稀缺性優(yōu)化的合規(guī)律性。從縱向上來看,研究機制應該從國家到地方,再到企業(yè)等經濟實體,各層都要有資源稀缺性研究組織與部門,且從上至下應該保持一致性;還要強調對某一類資源的研究要有從開發(fā)、使用到衰退的演變過程研究。從橫向上來看,各層面的研究機構要對資源稀缺性的特點、表現等各方面進行深入研究。此外,要注意橫向與縱研究的協(xié)調性。

        4.加大對資源開發(fā)利用中自然資源與人力資源相匹配的調控,提高稀缺資源流動的效率。目前在資源開發(fā)利用方面許多領域存在著不匹配的情形,主要是或側重于自然資源的開發(fā),或側重于人力資源的開發(fā),以前者為主。調控政策主要包括:建立自然資源開發(fā)準入制度、放松或加強人力資源流動標準、設立自然資源開發(fā)的技術標準、制定勞動保障法等。

        四、信息完備度、對稱度與資源有效流動

        圖4 信息完備度、對稱度下的資源可流動區(qū)域

        (一)信息完備度、對稱度與資源流動水平及流動區(qū)域

        信息完備度、對稱度與資源的流動水平與可流動區(qū)域有著密切的關系,具體如圖4。

        圖4顯示了包括A和B兩個經濟人的資源的可流動區(qū)域,SI和DI分別是供給者和需求者的信息完備度,假定A為供給者,B為需求者。L為流動可能曲線。L3-L2為可流動區(qū)域,L3以內和L2以外為非流動區(qū),即在這一區(qū)域外A和B均不會進行交易,即資源不會流動。資源的這一可流動區(qū)域與經濟人的信息完備度有著密切的關系。A1到A3和B1到B3顯示A和B兩個經濟人的信息完備度逐漸提高。隨著A和B的信息完備程度的變化,其所交易的資源的流動性也隨之而變化。其中A1點為A最低交易水平下的信息完備度,此時B對應的信息完備度水平為B3;B1點為B最低交易水平下的信息完備度,此時A對應的信息完備度水平為A3。這也表明,當A的信息完備度水平處在A1以下或A3以上、B的信息完備度水平處在B1以下或B3以上時,資源不會流動,只要上述A和B中的任何一方存在,A與B間的交易不會發(fā)生。其原因是在這種情況下存在著A或B的對交易后收益判斷為負的預期,若在此范圍外流動,則兩者的流動成本低于其通過流動獲得的收益。從L3-L2,L曲線平行外移的過程中,隨著資源流動范圍的擴大,其流動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流動水平也越來越高。具體地,當A與B的信息對稱程度相同時,即A1與B1對應且平行增長時,資源的流動性由弱變強。在資源的可流動范圍內,A也B的信息完備度的差值越大,資源的流動水平越低。如當A處在A1、B處在B3或者B處在B1、A處在A3時,在資源的可流動范圍內兩者的信息完備度水平最低,因此其流動水平最低。需要說明的是,這不意味著流動速度也低,因為存在著壟斷所造成的低效率。這種情況與上述A和B處于同一信息完備度所產生的流動水平雖可能相同,但此時資源流動所產生的效用會被A或者B中的某一個獲得。若A獲得,則為供給壟斷,B獲得,則為需求壟斷。因此,A、B兩者均有提高其信息水平的沖動,A存在著由A1到A3的沖動,B存在著由B1到B3的沖動。

        另外,在資源的可流動范圍內,供給者與需求者的信息對稱度越高,資源的流動水平越高,其流動成本越低,因此資源的交易價格相對就會降低。具體地,包括兩種情形:(1)當A和B的信息對稱度呈同向同比增長時,即A由A1向A3,B由B1向B3同比增長時,A和B間的資源的交易價格會逐漸下降,流動性增強。相反當A由A3向A1,B由B3向B1同比下降時,A和B間的資源的交易價格會逐漸上升,流動性下降。(2)當A和B的信息對稱度呈同向不同比增長時,即A由A1向A3,B由B1向B3增長,其中若A的增長快于B的增長,則價格就會高于競爭性價格,若A的增長慢于B的增長,則價格就會低于競爭性價格。兩者增長差值越大,價格差越大,就會形成供給壟斷或需求壟斷。流動水平就會下降。當A和B的信息對稱度呈反向不同比增長,即A由A1向A3增長,B由B3向B1下降,或者A由A3向A1下降,B由B1向B3增長。這種情況下A和B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會迅速加大,A增長B下降則價格增長,形成供給壟斷,A下降B增長則價格下降,形成需求壟斷。但兩者均會降低資源的流動性。

        在資源可流動范圍內,A和B的信息完備度、對稱度不均衡為常態(tài),即資源的可流動曲線會圍繞著L1在可流動范圍內波動。其波動幅度與時間受影響資源流動性的要素的影響,圖中的LN曲線顯示了資源的真實可能流動曲線。

        (二)優(yōu)化信息完備度與對稱度的政策選擇

        1.加強信息市場的建設,逐步提高信息的完備度與對稱度。信息市場是市場機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成熟與否直接影響到經濟品流動效率,這一市場的建立與完善主要是從宏觀與微觀兩個層面來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平臺的建設需要成立專門的機構,主要負責信息的收集、選擇、研究與發(fā)布,這是提高經濟人信息完備度與對稱度的主要方式。信息研究應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可以與相關科研部門進行合作,主要研究國家宏觀政策、區(qū)域政策、市場成熟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物價指數等信息,更要研究影響經濟人做出經濟決策的實時信息,降低經濟人獲得信息的成本,提高效率,減少時滯。在建立信息平臺的同時,政府要加強對信息的監(jiān)督管理,保證信息的真實、可靠,規(guī)避信息獲得風險。

        2.加強對信息對稱度的調控,縮小供方與需方信息完備度的差距,提高對稱度水平,避免壟斷的發(fā)生。根據資源的流動情況,提高信息對稱度的政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提高供給方信息完備度;二是提高需求方信息完備度;三是同時提高兩者的信息完備度。具體地,主要有建立信息合作組織、供求信息實時監(jiān)控體系等事前預防類政策,實行國家價格干預機制、反壟斷調查等事后補償類政策。

        3.加快企業(yè)制度改革、市場制度建設步伐,同步實施經濟品流動監(jiān)管制度,保證經濟品在可流動范圍內高效率流動。企業(yè)制度改革的重點是打破壟斷,改革企業(yè)管理制度、規(guī)范企業(yè)市場行為,提高企業(yè)運行效率。市場制度建設主要是逐步開放各級各類市場,加強市場管理制度、防范市場風險制度的建設。經濟品流動監(jiān)管制度主要包括企業(yè)參與市場行為監(jiān)管、市場運行風險監(jiān)管、市場發(fā)展階段與企業(yè)成熟度匹配水平監(jiān)管、市場投機行為監(jiān)管等等。這三類制度會提高供給與需求的信息完備度與對稱度,避免供給壟斷與需求壟斷等未充分利用有效信息行為的發(fā)生。

        五、貨幣與資源有效流動

        (一)貨幣與資源流動水平

        貨幣作為資源流動結算的重要手段,與資源的流動水平有著密切關系,主要是市場中貨幣的數量,其與資源流動水平間的關系如圖5所示。

        圖5中橫軸M為貨幣數量,L為資源流動水平,LM為貨幣數量下的資源流動水平曲線。(1)LM曲線隨著貨幣數量的變化,出現了OC、AE和DH三個時期。如圖5(1),假定L2為資源流動的最低水平,OC時期,即貨幣數量在M1以下時,貨幣量不足以保證資源正常流動,資源流動水平低于正常水平較多;DE時期,即貨幣數量在M2以上時,貨幣量大大超過資源正常流動所需數量,資源流動水平也會低于正常水平L2。在這兩個時期貨幣數量條件下的資源流動會出現剛性,流動水平會急劇下降。AE時期,即貨幣數量在M1和M2之間時,資源流動水平由最低點L2上升至最高點L1,再回到最低點L2。(2)一般來講,M3為M1和M2的中點,在這一點上,資源的流動水平達到最大值,其前與其后貨幣量增長所引致的L的變化是同等速率的。但實際經濟運行中,經濟環(huán)境的復雜性使得特定時期貨幣數量增長過快或過緩,M3或前移趨向M1,或后移趨向M2。如圖5(2)所示,LM會前移到LML,L最高水平會在M4時出現,后移至LMR,L最高水平會在M5出現。若LM前移,表明AB時期縮短,圖中為AF,這一時期貨幣數量增長引致的L增長速率加快,即資源流動水平的貨幣數量彈性較大,經濟快速增長;相反BE時期延長,成為FE,這一時期貨幣數量增長引致的L增長速度速率減慢,即資源流動水平的貨幣數量彈性較小,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若LM后移,表明AB時期延長,成為AG,這一時期貨幣數量增長引致的L增長速率方放緩,即資源流動水平的貨幣數量彈性較小,經濟低速增長;相反BE時期延長,圖中為GE,這一時期貨幣數量增長引致的L增長速度速率加快,即資源流動水平的貨幣數量彈性較大,經濟增長速度較快。圖5(2)還表明,LM前移后移的幅度越大,經濟增長的穩(wěn)定度越低,因此貨幣數量多少的規(guī)律應日圍繞M3前后波動,且無限接近于M3,這樣可以保證資源始終處于高水平流動中。(3)對于LM曲線本身而言,其需要保持平穩(wěn)性,這就要求M的增長速度相對穩(wěn)定,否則L的變化會不穩(wěn)定,LM會呈“蛇”形,經濟的不穩(wěn)定性會加大。(4)隨著經濟規(guī)模的擴大,貨幣需求量也會相應地變化,它會導致經濟流動水平上升,圖5(1)中的LM線會移至LM1處,最低貨幣量、最高流動水平貨幣量和最高有效率貨幣量會增長。

        (二)優(yōu)化貨幣的政策選擇

        1.根據本國、本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階段和水平制定相應的貨幣政策,避免超前或滯后,包括匯率政策、利率政策、保證金政策等。通過這些政策調控市場中貨幣流通的數量,從而保證經濟品高水平的流動。

        2.建立完善貨幣流通監(jiān)控體系,制定調控措施,引導貨幣流通方式、流通方向,促進經濟合理、健康發(fā)展。如銀行貸款政策、融資政策、投資政策、股市、期貨市場政策、債券市場政策、轉移支付政策等,這些政策可以有效控制利用貨幣的投機行為,推動實際資源的流動,提高流動水平。

        3.大力支持對貨幣、市場及兩者關系的規(guī)律進行研究,充分認識貨幣量與經濟增長速率間的關系,避免因貨幣數量在某一時期內的不正常增減而引發(fā)的經濟波動。包括對貨幣與供求關系、貨幣增長路徑、貨幣傳導機制、貨幣供給方式等內容的研究,進而更科學地指導貨幣發(fā)行量或控制貨幣流通量。

        4.建立經濟規(guī)模年度變化報告機制,據此調整貨幣控制政策。經濟規(guī)模擴大或縮小對貨幣的需求數量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及時調整貨幣數量以適應經濟規(guī)模。經濟規(guī)模年度報告機制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建立健全相關的數據渠道,建立科學的分析渠道,貨幣政策制定實施渠道等,并且它還是一個長效機制,需要制度上的保障和監(jiān)管。

        圖5 貨幣數量與資源流動水平

        六、價格與資源有效流動

        (一)價格與資源流動水平

        資源價格與資源的供求密切相關,供求市場交易量減少會導致資源流動水平下降,反之上升,價格與資源流動水平關系如圖6。

        圖6中,橫軸P為資源價格,L為資源流動水平,LP是資源流動水平曲線。(1)假設L1為資源有效率流動的最低水平,LP曲線包括OA、AB和B以后三部分。OA部分表明:價格低于P1資源的流動水平會迅速下降,低于L1,價格低于P1致使供給方無法通過流動資源獲益,經濟發(fā)展凝滯;B以后部分表明:價格高于P2資源流動水平也會迅速下降,低于L1,價格高于P2致使需求方無法通過獲取資源提高效益,經濟同樣會凝滯。AB部分表明:隨著價格的提高,資源的流動水平會下降。原因在于隨著價格的增長,需求會減少,供給會增加,兩者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供求失衡帶來的滯留資源越來越多。(2)科技進步等非價格因素會使L曲線向外向上移動,進而使同樣價格下資源流動水平提高。圖中L曲線由LP1上移至LP2,同樣會使最低流動水平也相應得到提高。

        (二)價格優(yōu)化的政策選擇

        1.實行價格管理制度,防止價格欺詐,提高資源流動水平。在價格欺詐中,高價會導致低的資源流動水平,因此要制定相關的法律制度對價格欺詐行為加以治理。主要包括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價格法等法律制度,對如串謀提高價格,造成市場混亂的行為加以處置。

        2.建立健全重要經濟品儲備制度,根據市場規(guī)律,及時實施價格平抑制度。主要是對重要生產、生活用品加以儲備,包括石油、煤炭、糧食、食用油、食用鹽等,當市場中這些物品短缺而價格上漲時,政府及時補充市場,平抑物價,保證經濟品的正常流通。

        3.實施價格干預制度,采取最高限價、價格補貼或政府購買政策,降低經濟品流動水平的價格彈性,提高流動效率。這一制度主要是根據市場的供求關系來實施:供給小于需求時,實施最高限價政策;供給大于需求時,實施價格補貼或政府購買政策。

        4.重視某類經濟品的發(fā)展趨勢,積極投入研發(fā)資金,研發(fā)新的替代品,利用科技進步降低價格,從而提高經濟品流動水平。從國家層面來講,要抓住經濟發(fā)展轉型的關鍵時期,充分利用本國優(yōu)勢在世界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從企業(yè)層面來講,要建立產品發(fā)展預警機制,提前開發(fā)新產品。

        圖6 價格與資源流動水平

        七、結束語

        現代經濟活動中,資源流動越來越頻繁,經濟的發(fā)展依賴于市場機制下的資源的均衡流動,經濟人需要充分了解影響資源有效流動的影響因素以及這些因素影響資源流動的機理,并據此做出正確的政策選擇。所有的政策選擇應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要注意所有影響資源流動因素的整體協(xié)調性,不能只重其一,否則會出現提高資源流動性的陷阱。

        [1]趙德起、林木西:《制度效率的短板理論》,〔北京〕《中國工業(yè)經濟》2007年第10期。

        [2]約翰·克勞奈維根:《交易成本經濟學及其超越》,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4頁。

        [3]巴澤爾:《國家理論》,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3-34頁。

        [4]張五常:《中國的經濟制度》,〔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170頁。

        [5]科斯:《社會成本問題》,〔美〕R.科斯等,載《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新制度學派譯文集》,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7頁。

        [5]舒爾茨:《制度與人的經濟價值的提高》,〔美〕R.科斯,A.阿爾欽和D.諾斯等,載《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5-277頁。

        〔責任編輯:天則〕

        趙德起,遼寧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110036

        林木西,遼寧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教授 110036

        本文系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批準號:11JZD050)、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批準號:13YJA790157)、遼寧省社科聯基地項目(2014lsljdwt-17)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效用貨幣流動
        一國貨幣上的面孔能告訴我們什么?
        英語文摘(2021年6期)2021-08-06 08:40:36
        流動的光
        流動的畫
        小學美術課堂板書的四種效用
        少兒美術(2019年7期)2019-12-14 08:06:22
        古代的貨幣
        古代的貨幣
        為什么海水會流動
        納米硫酸鋇及其對聚合物的改性效用
        中國塑料(2016年9期)2016-06-13 03:18:48
        流動的光線
        幾種常見葉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試驗
        一本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亚洲av调教捆绑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按摩 | 边添小泬边狠狠躁视频| 免费特级毛片|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中文字幕视频一区二区|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网|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丰满少妇爆乳无码专区|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久久| 国产在线第一区二区三区| 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m553麻豆|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高清| 在线小黄片视频免费播放 | 淫秽在线中国国产视频| 成人av片在线观看免费| 老师翘臀高潮流白浆|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v在线| 丝袜美腿一区在线观看|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va| 丰满人妻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高潮精品久久AV无码| 亚洲av熟女天堂久久天堂|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av片|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 国产av一区二区凹凸精品|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国语|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一本一道|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 国产91精品自拍视频| 成年女人a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成人久久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一区| 黄片视频免费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电影| 少妇爽到高潮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