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_湯佳燁 發(fā)自美國伯克利市 編輯_鄧茗文 攝影_湯佳燁 供圖_CFP
專訪伯克利新聞學院院長:我們需要你精通英語,并有獲取真相的決心
見習記者_湯佳燁 發(fā)自美國伯克利市 編輯_鄧茗文 攝影_湯佳燁 供圖_CFP
在如今傳統(tǒng)媒體唱衰的大環(huán)境下,赴美學習新聞到底是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新聞生讀研有無必要?作為美國最著名的新聞學院之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新聞學院對國際學生又有哪些要?求?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學生在校園里舉行“開放大學”游行。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新聞學院是全美排名前十的新聞學院,只有兩年制的新聞研究生項目,沒有本科項目。該新聞學院小而精的教學模式、與時俱進的課程設置、對學生新媒體技術(shù)能力的重視,都使之成為美國新聞學院中的佼佼者,因此其也成為不少中國學生心中的dream school。
支持者認為:在美國學習新聞,一方面大量的采編實踐課程確實可以迅速提升英語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新媒體技術(shù)日益發(fā)達的今天,美國著名新聞院校與時俱進地將新媒體技術(shù)與新聞相結(jié)合的課程確實更加符合當今社會對記者能力的要求;再加上國際化的氛圍,學生接觸到行業(yè)前輩的機會也會更多。
反對者的理由也不可謂不充分。第一,美國新聞學碩士每年的學費在5萬美金以上,拿獎學金的機會非常少,兩年下來將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第二,不少已經(jīng)從美國新聞院校畢業(yè)的中國學生反映,要想在美國找到一份新聞行業(yè)的工作實在太難;特別是處于新聞行業(yè)不斷遭遇變革的今天,國際學生在新聞這一需要極高語言能力的行業(yè)完全不占優(yōu)勢。第三,由于中國和美國兩國國情和政治體制的不同,在美國學習了新聞的學生往往不能很好地適應國內(nèi)的行業(yè)現(xiàn) 狀。
另外,對于抱有新聞理想,決心成為媒體人的學生而言,赴美學新聞的競爭也異常激烈。美國著名的新聞院校每年招收的中國學生人數(shù)都在個位數(shù)。例如,美國最老牌的新聞學院,密蘇里新聞學院每年招收的中國學生不超過8人,地處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每年最多也錄取不到10名中國學生;排名美國公立大學之首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其新聞學院從2011-2013連續(xù)三年招收的中國學生都只有1到2人。
針對留美學新聞的種種問題,《留學》雜志專訪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新聞學院院長Edward Wasserman,期望能為猶疑中的中國學生撥云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