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星,蘇佳利,潘 偉,鄒 洪
(1.北京大學(xué) 化學(xué)與分子工程學(xué)院,北京 100871;2.中國科學(xué)院大學(xué) 化學(xué)與化工學(xué)院,北京 100043;3.首都師范大學(xué) 化學(xué)系,北京 100048)
在當(dāng)今的法庭科學(xué)中,涉及到文件書寫時間檢驗(yàn)的案件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鑒定圓珠筆、鋼筆、簽字筆油墨字跡的真?zhèn)?,尤其是?zhǔn)確確定書寫時間的工作顯得極其重要和迫切。當(dāng)前的檢測手段中,主要有光譜法[1-3]和色譜法[4-10],大都是通過觀察墨水中的成分的不同來確定墨水種類的不同,最后確定筆跡是否相同。當(dāng)通過觀察墨水的成分類別不能解決問題時,就要通過對墨水中的主要成分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來確定字跡的形成時間,即墨水老化的研究[11-12]。染料是圓珠筆的油墨中主要成分之一,與溶劑成分相比,染料更為穩(wěn)定[13],通過對染料在各種條件下隨時間的變化,對相對書寫時間的研究有很大的幫助。染料受到濕度、溫度以及染料結(jié)構(gòu)等因素的影響會發(fā)生光敏反應(yīng)而老化[14]。此外,照射光的波長和能量大小也會影響染料的老化速度[15]。Andrasko等[16]通過研究圓珠筆墨水的老化,提出當(dāng)紙張上的圓珠筆墨水暴露在陽光下時,其中的結(jié)晶紫和甲基紫會失去甲基而發(fā)生分解,分解產(chǎn)物可以在540nm處用HPLC法檢測到。高效液相色譜在分離分析三苯甲烷類染料方面有著很好的應(yīng)用前景。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譜檢測,考察了圓珠筆中的堿性艷藍(lán)B和堿性艷藍(lán)BO 2種染料物質(zhì)在不同光源照射下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并繪制了歸一化老化曲線對老化規(guī)律進(jìn)行分析研究。
儀器:Waters 600E型高效液相色譜儀,ODS C18色譜柱,Waters2996型PDA二極管陣列檢測器,7725i手動進(jìn)樣器。
主要試劑與材料:甲醇、乙腈(均為色譜純),乙醇、正丁醇、冰醋酸、雙蒸水、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DMF)、堿性艷藍(lán)B、堿性艷藍(lán)BO(均為分析純);編號F1藍(lán)色圓珠筆(汕頭市潮南區(qū)峽山多好文具廠)
(1)色譜條件:流速為0.8min/L,流動相為乙腈與NH4HCO3(體積比為60∶40)緩沖液(pH=8.0),進(jìn)樣10μL,檢測波長為580nm。
(2)標(biāo)準(zhǔn)品的制備:分別取0.2g堿性艷藍(lán)B和堿性艷藍(lán)BO用甲醇定容至10mL,并分別配成標(biāo)準(zhǔn)溶液,用鋼筆沾取標(biāo)準(zhǔn)溶液在紙上劃線。
(3)純?nèi)玖献舟E的紅外光人工老化:將制得的堿性艷藍(lán)B和堿性艷藍(lán)BO筆道置于500W紅外燈下照射,樣品與燈之間的距離為25cm,照射時間分別為0、0.5、1、1.5、2、4、6、8h,用提取劑提取后進(jìn)行 HPLC分析。
(4)圓珠筆油墨字跡的紅外光人工老化:用編號為F1藍(lán)色圓珠筆在紙上劃線后,放入密閉的紅外箱中,用500W紅外燈進(jìn)行照射,照射時間為0~10h,每隔1h取1次樣,用提取劑提取后,進(jìn)行 HPLC分析。
(5)圓珠筆油墨字跡的紫外光老化:同上制樣后,在250nm紫外燈下照射進(jìn)行老化,燈距12cm,照射時間0~10h,每隔1h取樣1次,用提取劑提取后進(jìn)行HPLC分析。
(6)圓珠筆油墨字跡的烘箱加熱老化:同上制樣后放入100°C的烘箱內(nèi),加熱時間分別為0、1、2、4、5、6、8、10h,用提取劑提取后,進(jìn)行HPLC分析。
(7)圓珠筆油墨字跡的室內(nèi)自然光老化:同上制樣后,將樣品放在室內(nèi)窗臺上,存放時間分別為1個月、2個月和3個月,間隔一定時間取樣后進(jìn)行分析。
圓珠筆油墨中的染料是相對比較穩(wěn)定的,在一般情況下每年可分解大約1%,即隨字跡形成時間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
在進(jìn)行數(shù)據(jù)處理時,可利用峰的峰面積比或通過歸一化法進(jìn)行處理以消除取樣量、書寫力度和書寫筆畫輕重等影響。對于堿性艷藍(lán)B隨時間變化的幾個峰(設(shè)有2個峰),歸一化可分別表示為:
對于堿性艷藍(lán)BO:
2.1.1 堿性艷藍(lán)B
從圖1和圖2(圖2中BX表示分解產(chǎn)生的新物質(zhì))中可看出,堿性艷藍(lán)B(圖中簡記為B)隨著光照的時間增加不斷減少,從而生成的脫甲基產(chǎn)物不斷增加。但當(dāng)紅外光照射7h后,各組分的變化開始減緩。說明當(dāng)分解反應(yīng)達(dá)到一定程度后,物質(zhì)不再分解。紙張上的油墨隨著溶劑的揮發(fā),樹脂發(fā)生交聯(lián)成膜對字跡起到了一定的保護(hù)作用,所以光照時間越長,其提取率也越低。
圖1 堿性艷藍(lán)B的紅外光老化液相色譜圖
2.1.2 堿性艷藍(lán)BO紅外光老化
紅外光老化歸一化曲線見圖3。
由圖3可以看出,堿性艷藍(lán)BO在紅外光照射不同時間下,有新的物質(zhì)生成,但是變化趨勢不如堿性艷藍(lán)B明顯,堿性艷藍(lán)BO也會緩慢地減少。在4h內(nèi),堿性艷藍(lán)BO緩慢下降,產(chǎn)生的新物質(zhì)的含量緩慢遞增,當(dāng)紅外光繼續(xù)照射時,堿性艷藍(lán)BO的百分含量不再變化。
圖2 堿性艷藍(lán)B的紅外光老化的歸一化曲線
圖3 堿性艷藍(lán)BO紅外光老化歸一化曲線
F1的紫外光老化曲線見圖4。
圖4 F1圓珠筆紫外光老化曲線
F1號藍(lán)色圓珠筆油中既含有堿性艷藍(lán)B又含有堿性艷藍(lán)BO,因此選取此種筆作為分析。實(shí)驗(yàn)時發(fā)現(xiàn),當(dāng)紫外光線較弱時,對于這兩種染料的分解起不到催化作用,只有光的能量達(dá)到一定的強(qiáng)度時,才可以促使其進(jìn)行分解。由此說明光的能量對于圓珠筆油墨所含成分的分解起決定性的作用。由于弱光的老化不激烈,所以染料變化較慢,這與文件在暗處保存下字跡的變化規(guī)律相以,因此,這種老化更接近實(shí)際情況。
由加熱處理后所得出的曲線如圖5所示,可知加熱對堿性艷藍(lán)B分解的影響作用不大。但隨著加熱時間的增加,樣品的萃取量越來越低,萃取液的顏色漸漸變淺,這是因?yàn)榧訜岽偈箞A珠筆油墨中溶劑的揮發(fā),樹脂發(fā)生交聯(lián)成膜對字跡起到了一定的保護(hù)作用,所以加熱時間越長,其提取率也越低。由此可知,溫度對染料的作用與光線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即各峰的變化趨勢相同。這反映了油墨中兩種染料的變化規(guī)律;但是兩種作用的程度卻不同,熱的作用遠(yuǎn)小于光線的作用,因此保存在室溫下的字痕由于溫度波動而產(chǎn)生的影響是很弱的。
圖5 F1圓珠筆加熱老化曲線
將保存在避光的抽屜中的樣品進(jìn)行分析,由老化的色譜圖(見圖6)可知,保存了200d的樣品,沒有新的物質(zhì)產(chǎn)生。在自然避光條件下,物質(zhì)分解的反應(yīng)非常緩慢,幾乎不變,可見光是影響老化的重要因素。在室內(nèi)避光的自然老化條件下,堿性艷藍(lán)B在100d內(nèi)緩慢遞減,它的分解物緩慢增加,變化的趨勢比較大,說明堿性艷藍(lán)B在避光自然老化條件下可作為書寫時間鑒定的優(yōu)選峰。
圖6 F1圓珠筆自然老化曲線
通過研究染料在各種老化條件下的變化情況發(fā)現(xiàn),紅外光對染料的影響是最大的,而紫外光相對影響就弱很多,烘箱加熱對于染料的影響也很小,掌握了這些變化,通過比對,就可以鑒別文件中筆跡的真?zhèn)巍?/p>
(
)
[1]Adam C D,Sherratt S L,Zholobenko V L.Classification andindividualisation of black ballpoint pen inks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J].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2008,174(1):16-25.
[2]Causin V,Casamassima R,Marega C,et al.The discrimination potential of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or the forensic analysis of black and blue ballpoint inks[J].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2008,53(6):1468-1473.
[3]Geiman I,Leona M,Lombardi J R.Application of raman spectroscopy and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to the analysis of synthetic dyes found in ballpoint pen inks[J].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2009,54(4):947-952.
[4]李繼民.薄層色譜及其掃描法鑒別藍(lán)圓珠筆油墨的種類[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xué)學(xué)報(bào):自然科學(xué)版,2003,38(6):22-24.
[5]李繼民.常見黑色簽字筆油墨種類鑒別研究[J].廣東公安科技,2002(3):21-24.
[6]任玲.薄層色譜鑒定黑色圓珠筆墨水[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xué)學(xué)報(bào):自然科學(xué)版,1999(3):21-25.
[7]Neumann C,Ramotowski R,Genessay T.Forensic examination of ink by high-performanc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he United States Secret Service Digital Ink Library[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11,1218(19):2793-2811.
[8]王儉,王彥吉,羅國安,等.藍(lán)色圓珠筆油墨紫外光照射變化的研究[J].分析化學(xué),2000,28(9):1107-1109.
[9]李繼民.高效液相色譜法鑒定藍(lán)圓珠筆油墨的種類[J].廣東公安科技,2001(2):11-13.
[10]李繼民.反相HPLC法鑒別藍(lán)圓珠筆油墨的種類[J].江西公安??茖W(xué)校學(xué)報(bào),2001(1):64-67.
[11]Xu Y,Wang J,Yao L.Dating the writing age of black roller and gel inks by gas chromatography and UV-Vis spectrophotometer[J].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2006,162(1/2/3):140-143.
[12]Wang X F,Yu J,Xie MX,et al.Identification and dating of the fountain pen ink entries on documents by ion-pai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2008,180(1):43-49.
[13]Peters A T,F(xiàn)reeman H S.Physico-chemical principles of color chemistry[M].London:Blackie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1996.
[14]Waring D R,Hallas G.The Chemistry and Application of Dyes[M].New York:Plenum Press,1990.
[15]Cantu A A.Comments on accelerated aging of ink[J].J Forensic Sci,1988,33(3):744-750.
[16]Andrasko J.HPLC analysis of ballpoint pen inks stored at different light condition[J].J Forensic Sci,2001,46(1):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