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玲,李鵬飛
(浙江大學 電氣工程學院,浙江 杭州 310027)
培養(yǎng)學生的工程觀念、實踐動手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并通過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實現這一目標[1-5]。電路原理課程是電氣和電子信息類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我們在教學中,將電路原理基礎知識與工程應用、學科前沿科研相結合,并通過簡單的實際案例對學生進行科研思路和方法訓練,可使學生深刻理解電路原理基礎知識和實用價值,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學生的研究能力和研究興趣,并能有效拓寬學生的學術視眼,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最大功率傳輸定理是電路原理的基本定理之一,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廣泛的工程應用背景[6-8]。比如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風力發(fā)電都存在電源輸出功率不穩(wěn)定的特征。以光伏發(fā)電為例,光電池的輸出功率隨光照、溫度的變化而不同,光伏電池的輸出存在最大功率點。要想最有效地利用太陽能,必須進行最大功率跟蹤輸出。在特定的溫度和光照條件下,可以把光伏電池陣列等效看成直流電源(含內阻)[9-10],光伏電池陣列能否工作在最大功率點取決于組件所帶的負載大小。要使光伏電池陣列始終能夠輸出最大功率,必須調節(jié)其所接負載,使負載電阻與電源內阻相匹配,這就是最大功率傳輸問題。
在測量、電子和信息工程的電子設備設計中,也常希望負載能夠從給定電源(或信號源)獲得最大功率,即實現最大功率傳輸。
圖1 最大功率傳輸定理原理圖
實際系統(tǒng)的最大功率傳輸需要實現負載和電源(信號源)內阻的匹配,因此匹配電路非常重要。本文提出通過一個簡單的開關電路組成的變換器來實現這一功能。實現最大功率傳輸的主電路如圖2所示。通過調節(jié)開關管的開通時間(占空比)就可以達到改變等效負載的目的,使之在不同的內阻變化(如外部環(huán)境變化時的光伏電池陣列的內阻)情況下,電源與負載之間動態(tài)匹配,從而獲得電源的最大輸出功率,實現最大功率傳輸。
在圖2中,設開關管T1的開關周期為Ts,開關管開通的時間為DTs(D為占空比);電路中電感L值很大,電流連續(xù);Ui表示輸入電壓,U0表示輸出電壓,Ii為流過變換器的電流。
圖2 實現最大功率傳輸的主電路
當開關管開通時(0~DTs),電感L儲能,電容C通過負載R放電,其等效電路如圖3(a)所示。當開關管關斷時(DTs~Ts),輸入電壓和電感一起向電容C充電,并向負載提供能量,如圖3(b)所示。
圖3 開關電路工作等效電路圖
在電感電流連續(xù)工作狀態(tài)下,電感電流和電壓關系[9,12]為:在開關管導通時間(0~DTs)內,電感中的電流線性上升,電感電流和電壓滿足:
在開關管關斷時間(DTs~Ts)內,電感電流線性下降,電感電流和電壓的關系為
式(1)與式(2)聯(lián)立可得
假設上述開關管電路所接負載為純電阻,且開關管沒有能量損耗,即變換器的轉換效率為100%。由變換前后功率守恒可得變換器輸入端的電流為
由此可以求出在電源輸出端的等效電阻為
從式(5)可知,開關管開通時間越長(D越大),開關電路和負載的等效電阻越小。改變電路中開關管的開通時間,使其等效電阻與電源內阻相匹配,則負載獲得最大功率,這就是利用開關電路實現最大功率傳輸的理論依據。
實驗中電源電壓為小于40V的恒壓源,電感電流不超過10A,輸入電流紋波不超過20%,輸出電壓紋波不超過10%,開關頻率為10kHz,因此電感取150 μH,電容取1 360μF。
實驗中,選擇國際整流器(International Rectifier,IR)公司生產的N溝道、增強型場效應管IRG4PC40W作為主控芯片,其典型工作參數:VCES=600V,VCE(on)=2.05V,VGE=15V,IC=20A;采用塑封超快速整流二極管MUR2010,其反向電壓100V,最大正向平均整流電流20A;采用三極管8550推挽輸出作為主控芯片的驅動,系統(tǒng)硬件原理圖見圖4。
圖4 最大功率傳輸的硬件原理圖
實驗中用到的設備主要有:信號發(fā)生器,恒壓源,電壓表,電流表,十進制精密可調電阻,10Ω和50Ω負載電阻,示波器等。另外,按圖4硬件電路制作的電路板1塊,圖4中的J1接恒壓源。
實驗主要完成以下2個任務:
(1)取Us=40V,R0=13Ω,負載R=50Ω,調節(jié)信號發(fā)生器輸出信號的頻率為10kHz的方波信號,調節(jié)不同的開通時間(即D的大小),記錄不同開通時間下電壓、電流數據,并計算功率。
(2)取Us=30V,R0=10Ω,負載R=57Ω,重復上述實驗;
(3)求出(1)和(2)步驟中最大功率對應的占空比,驗證最大功率傳輸條件;利用曲線擬合畫出開通時間與電源輸出功率的關系曲線,給出結論。
按圖4所示原理圖接通電路,分別按照實驗任務(1)和實驗任務(2)的參數進行實驗,所得的實驗數據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實驗任務(1)的實驗結果
表1 (續(xù))
表2 實驗任務(2)的實驗結果
表2 (續(xù))
由實驗任務(1)所給的參數條件,按式(5)可求出理論上負載獲得最大功率對應的占空比為D=49%,而表1測得的最大功率對應的占空比約為D=47%。同理,由實驗任務(2)的參數條件,可求出理論上負載獲得最大功率時對應的占空比為D=58%,表2測得的最大功率對應的占空比也約為D=58%??紤]到測量誤差、元件內阻、開關管損耗等原因,可得到實驗結果與理論計算結果一致的結論。
將表1和表2數據利用Matlab畫圖并進行曲線擬合,可得功率與開關管開通時間的關系曲線如圖5和圖6所示。從圖5和圖6可以清楚地看出,功率隨開關管開通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很顯然,功率存在最大值。兩種情況均與理論計算結果一致。
圖5 任務(1)功率與開關管開通時間的關系曲線
圖6 任務(2)功率與開關管開通時間的關系曲線
本文利用開關電路實現最大功率傳輸定理的實驗設計和驗證。該電路原理簡單,方法可行。將電路原理的基本知識與后續(xù)專業(yè)知識和實際應用相結合,實現了基礎理論與專業(yè)課的有效銜接,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
)
[1]于歆杰,朱桂平,陸文娟,等.“電路原理”課程教學改革的理念與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2,34(1):1-8.
[2]程永強,苗淑清,張建文,等.地方工科院校加強實踐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2):5-9.
[3]肖冬萍,李新,李春燕.在“電路原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工程觀念[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8,30(1):115-117.
[4]于歆杰,陸文娟,王樹民.專業(yè)基礎課中的研究型教學:清華大學電路原理課案例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118-121.
[5]黃廷祝,高建.大學數學研究型教學方法和考試方法改革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2(11):52-55.
[6]潘華錦,張慶海,張麗,等.太陽能電池模擬裝置設計[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5):73-79.
[7]Xiao W D,Elnosh A,Khadkikar V.Overview of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technologies for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s[C]//Proc Ind Electron Society Conf(IECON2011).Melbourne,Australia,2011:3900-3905.
[8]Huang Y,Peng F Z,Wang J.Survey of the powe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PV power generation[C]//Proc Power Electron.Specialists Conf(PESC’06),Korea,2006:1-6.
[9]黃克亞.獨立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最大功率點跟蹤原理分析及仿真研究[J].電工電氣,2011(2):22-25.
[10]Esram T,Chapman P L.Comparison of photovoltaic array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techniques[J].IEEE Trans Energy Conversion,2007,22(2):439-449.
[11]范承志,孫盾,童梅.電路原理[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1.
[12]林渭勛.現代電力電子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