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高中英語新教材體現(xiàn)了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和歸宿,滲透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其目的不僅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還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教師和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經(jīng)過一年的教學實踐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 加強單元整體觀念
教師在考慮整個單元的教學計劃、教學方法前必須掌握本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分析哪些是教學的重點、哪些是教學的難點。這樣有利于合理、科學地安排各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重點和難點,做到課時與課時之間的相互銜接。教材每個單元都有一個總的“warming-up”,這一“warming-up”是整個單元內(nèi)容的引入。如:Book lA Unit 5“The silver screen”所以本單元的“Warming up”就是與熒屏有關(guān),除了單元總的“Warming-up”外,我們平時的每一節(jié)課前都設計一個“warming-up”,而這個“warming-up”就是上節(jié)課的回顧和本節(jié)課的引入,所以在備課時就要考慮到前一課時與本一課時的自然銜接。每單元的課時內(nèi)容安排可以根據(jù)教材的編排順序從“warming-up,listening,speaking,reading,integrating skills”,再到work book中的“l(fā)istening,talking,integrating skills”;也可根據(jù)本單元的內(nèi)容以及教師的思路安排每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因為我覺得新教材體現(xiàn)了在理解學生的興趣和困難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和獨立自主的教學,所以有時我就用WB中的listening,或SB中speaking作為reading的引入。如:Book lA. Unit 1的課時我們是這樣安排的:The first period:Warming up & speaking:Topic:Good friend The second period:Reading (Integrating skills:SB and WB & writing.)
Topic:Different kinds of good friends e-pal How to get in touch with a pen-friend,or pen pal.writing e-mail.The third period Reading“Huck‘s Friend”(We have different kinds of friends.and well see what kind of friend Huck has)The fourth period:Listening & speaking(SB and WB)Friends have the same interest and opinion but friends can also have different interests or opinions.How to solve the problems Good friends should…。
The fifth period:Grammar:Good friends should have……/Good friends→should be.The grammar“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The sixth period:Revision:Word study,vocabulary,grammar and so on.
2 精心設計“任務型”的教學活動
教師在教授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的同時,還應注意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其可持續(xù)發(fā)展所需要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每節(jié)課都應盡可能地提供一個真實情景,設計一個可操作的“任務型”活動,而這一活動一般都以話題為核心,以結(jié)構(gòu)和功能項目為主線,在聽、說、讀、寫教學活動中,安排不同層次和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這樣的“任務型”活動可以在教材的各個部分中去尋找。在設計“任務型”活動時應特別注意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使學生感到真實感。這樣就能促使學生綜合地運用語言,去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解決實際問題和完成某個任務,這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同時也使學生體驗到運用英語的成就感。如果學生對教師所設計的“任務型”活動很感興趣,他們就會愿講、多講,老師不必擔心教學任務難以完成,其實學英語在某種程度上是學生學會的,而不是教師教會的;況且,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交流,如果學生在課堂上能滔滔不絕地講,就不用擔心學生的英語學不好,相反,如果學生在課堂上不愿講而靠老師講,那肯定是學不好英語的,當然也沒有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3 加強閱讀教學
閱讀能力是大部分學生今后繼續(xù)深造以及工作所需要的主要語言技能,也是各種考試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從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來看,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的語言輸入,尤其是大量的閱讀的基礎之上的。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十分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對教材中的每一篇閱讀材料都要充分地利用,除了每單元的三篇閱讀材料外我們基本上每一單元后再補充一篇與本單元內(nèi)容有關(guān)的課外閱讀;單元中的“l(fā)anguage points,grammar”有時多講點與少講點關(guān)系不是很大,因為這種內(nèi)容重復率很高的,即使課文中沒講到,練習中也會出現(xiàn)。
4 如何處理聽力材料
聽力分為聽力測試(Listening test)和聽力教學(Listening teaching),有的老師所重視的聽力多數(shù)是屬于聽力測試,即根據(jù)聽力材料選擇正確的答案,因此從高一開始就在進行高考聽力的模擬訓練。而教材中的聽力材料可以作為聽力教學的材料,它有各種形式的答題要求,如:填空題、回答題、完成句子、正誤判斷等?;蛟S學生一開始會覺得難度較大,甚至有的老師也這樣認為,據(jù)了解有的學??赡馨堰@部分的內(nèi)容刪去了。其實在聽力教學中關(guān)鍵是教師對聽力材料作如何的處理,我們經(jīng)常做一些“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的處理工作。
5 備課組的合作意識
“集體備課,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既是外語教學質(zhì)量提高的重要手段,也是備課組活動的主旋律。要提高整個年級學生的成績,團隊精神比獨斗單打更為重要,特別是現(xiàn)行的這套教材,內(nèi)容多、容量大、知識面廣,如果只憑一個人的精力、時間是忙不過來的,所以我們就利用備課組集體的力量,分頭準備,如收集有關(guān)資料、探討教學方法,做到資源共享、資料統(tǒng)一、進度統(tǒng)一、練習統(tǒng)一。經(jīng)過一年的教學實踐我們?nèi)〉昧溯^為理想的成果。
以上是我對高中英語新教材改革后幾點心得體會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遇到問題時解決的方案。盡管新教材還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我們認為這是一本成功的教材,它為中學英語教學進行素質(zhì)教育開辟了道路,也為以后編寫出更好的教材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