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曾在蘇州胥江街道文化藝術節(jié)上,有幸目睹了被譽為“姑蘇剪紙大王”的章維偉夫婦以紅紙為材料,桃花塢木刻年畫“一團和氣”為圖案的剪紙藝術作品。畫面上是個“一團和氣”的人像,中間分布著“稱心如意”、“長命富貴”、“天圓地方”等吉祥圖案,還有菊花、荷花等組成,給人以富貴、和氣、吉祥的感覺。這種韻味是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的篩選,他被整個民族所共同認知,源遠流長而又包羅萬象,充滿靈性而又豐富萬千,它所呈現出來的韻味,像一杯甘醇的紅酒,濃厚而又越品越醇,它所呈現的思維是獨樹一幟而又一脈相承的。那種濃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色彩,是再好的電腦處理技術都不能相媲美的。那時我就非常喜歡剪紙這個民間藝術。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電腦似乎成了設計師一切靈感的來源,很多設計師們苦思冥想如何使得自己的作品更有“創(chuàng)意”,可是“剪紙‘這個如此巧奪天工的創(chuàng)造元素卻沒被發(fā)現,至少我認為在包裝設計中沒有被有效的運用推廣,這是很可惜的。如果能夠在將民間剪紙這個文化瑰寶汲取其中精妙之處,借鑒于現代文化生活中,將其共性和個性相結合,尋找二者的結合規(guī)律和表現方法。通過提煉其元素,在現代審美意識中產生一定的共通性,從而在包裝設計中傳達一種精神內涵。不僅能夠創(chuàng)造出現代包裝設計的新形象文化,展現出東方設計獨有的魅力,也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臺。
作為當代本土的設計人員如何將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提取,吸收,運用好,,將抽象變?yōu)榫呦?,將無機變?yōu)橛袡C,提取出剪紙藝術元素的造型、色彩、材質元素,使之與現代包裝設計達到的完美結合,從而讓中國傳統(tǒng)元素得到更好的發(fā)揚,這既是一種挑戰(zhàn)也是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
包裝設計中剪紙藝術造型元素的體現
造型元素是指使用如顏料、絹、布、紙張、石、金屬、木、竹等的物質材料,通過塑造可視的靜態(tài)形象來表現社會生活和藝術家情感的藝術形式。
剪紙藝術在形象處理上,既要將事物的特征表現清楚分明,又要注重線條的鏈接和裁剪自然而流暢,巧妙而精湛。要給人簡潔而又不失重點,夸張而又不浮華,優(yōu)美連續(xù)而又不失節(jié)奏感的印象。在表現手法上自然需要大膽舍去不必要因素,突出穩(wěn)抓主要因素,采取非寫實手法,使得最后得到的作品重點突出,形象鮮明,一目了然,即樸實大方又優(yōu)美婀娜。最重要的是姿態(tài)的夸張感,動作要大,姿態(tài)要優(yōu)美像是戲曲中演員甩出水袖的那一剎那,干脆利落富有節(jié)奏感。
剪紙藝術中善于使用聯想的手法,為了表現一個概念而借助某一物象,某一種抽象的藝術語言繼而抒發(fā)一種感受,一種對于客觀事務的感受。因此,在民間剪紙藝術中,最具有特色也是最能夠表達人們視覺思維的表現形式,就是剪紙的造型元素。他是一種統(tǒng)一,是抽象與具體的統(tǒng)一,是情感與理性的結合,是虛擬和現實的結合。剪紙是幾千年歷史留給我們的一份偉大的遺產,它的造型方式和審美特點非常符合我們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和心理需求。它體現了我們民族的生活理念和審美情趣。
在很多的商品的包裝設計中,抽象地再現某一物品是個性化表現的一種表達方式,這與我們剪紙的造型方式不謀而合。例如:目前市場,很多廣告大篇幅地利用古代的一些圖畫,人物甚至文字,就是為了表現出某商品的歷史淵源,為了傳達某商品信息和顯示其文化意蘊。這未免也太千篇一律,難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我們如果利用剪紙的造型方式,將某品牌的傳說故事,歷史淵源,把一些個性分明的復雜的人物和一些景物、場景,進行抽象的表現,利用一些特殊的包裝材料,將外包裝結合抽象的方式,具有情感的故事情節(jié)畫面,在進行個性化包裝設計的同時,也使得民間傳統(tǒng)剪紙藝術的價值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也充分利用了剪紙的直白與隱喻相結合的方法。通過這種產品的包裝設計,既可以讓消費者在潛移默化中感到一種親切感,產生共鳴,又可以使得包裝設計的外觀裝飾別具匠心。
建議:如果將包裝盒側面以剪紙形式構成一組組地方色彩濃的地域性與名族性相結合的包裝設計,既可以給本民族以民族親切感,又可以給其他民族的消費者某種新奇感和好奇心,從而使得商品更具有吸引力,其包裝也更具有魅力,進而起到促進銷售的效果。將包裝設計賦予民間剪紙的靈魂,這樣使得包裝設計內在的傳統(tǒng)文化特性得到體現,更加使得視覺沖擊力得以加強和提升。迎合了時代的發(fā)展,增加了商品的附加值和創(chuàng)造合理的生存方式,同時將民間剪紙的藝術魅力發(fā)揮的淋漓盡致。郁的民俗畫面,以女主人從裹腳到出嫁、回娘家等生動有趣的剪紙畫面裝飾,十分吸引眼球。使得我們感受到民間藝術的真正內涵、豐富多彩的人文精神,活靈活現的故事情節(jié),大大增添了產品的趣味性。剪紙在這套設計中的應用強化了設計的這一表現形式,更強化了商品的趣味性和最終的消費目的。
剪紙藝術的色彩元素在包裝設計中的運用
色彩元素運用的好壞可以直接影響商品包裝的特色,剪紙中大量使用的紅色元素,自古就是中國民眾特殊的偏愛。自古民間的婚嫁、慶賀場合、逢年過節(jié),迎賓等都多用紅色,而對聯、燈籠、蠟燭、鞭炮等紅色更是必選色,因為紅色代表喜慶,代表福氣。
剪紙元素的色彩要求在制作過程中:簡中求繁。要求注意用色的比例,在對比色中求協調。例如:當用一個主要的顏色形成主調時,其他顏色可以不同程度地減弱對比度上。如果碰到各種顏色并置起來,為了避免太過生硬,可用黑色分別套入。利用金色底子剪成的主稿里,則整個作品可獲得協調感、明快感。例如:喜娃壽餅包裝就是將紅色的福娃剪紙造型元素應用于產品包裝之上,紅色的元素配以淡黃的底色,整個感覺清晰明快而又不失喜感,加入的剪紙元素,將整個產品進行了氣氛的烘托,產品也賦予了祈祥納福的吉祥寓意。將剪紙元素融入現代包裝中,可將紅色剪紙造型運用于包裝設計之中,更具有引人眼球,更具有特殊的內涵,表達祝福與吉祥。
建議:將民間瑰寶——剪紙的主體色彩作為時間信息、空間信息變遷的載體,同時將他和現代包裝相互融合參雜,既可以增添視覺沖擊力,強化現代商品的時間價值與空間價值,對提高商品的文化價值,企業(yè)信譽都有著重要的支持作用。
剪紙藝術的材質在包裝設計中的運用
當前,經濟生活中出現的商品過度包裝現象,一些產品的包裝盒比商品內容更值錢。無疑加重了消費者的負擔,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不利于生態(tài)保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而剪紙成本較低,材料也比較容易得到,可以被自然降解,易于再次利用,更是避免了傷害人體和危害生態(tài)環(huán)境。 北京市場曾出現過“素裝月餅”,他的外包裝設計非常簡潔而大方,在亞光白底紙盒上印有“素裝月餅”四個字,而這四個字就是利用紅色的中國傳統(tǒng)剪紙作為裝飾特點。素裝的月餅包裝簡約,價格低廉,深受消費者的喜愛。這種月餅包裝的出現呼喚對產品包裝設計的要求不僅要美觀,實用,還要“返璞歸真”,這實際就是人類對“天人合一”思想新的解讀。
各種產品包裝設計、宣傳流通被包裝藝術大量運用在其中,作為包裝文化內涵的一個部分,成功的包裝設計是與本身物質的內容天然混成,可以起到實用性、藝術性、文化性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作用,也是彰顯和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建議:包裝上的如果可以巧妙采用剪紙元素這不僅可以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還可以借以增強消費者的生態(tài)意識。既防止了對于環(huán)境的污染,又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有利于人們對美的追求,令人感到輕松、自然、親切,
通過對分析,我們得到了很多啟示:
第一、在包裝設計中,我們要以適應市場需要為前提,將傳統(tǒng)文化和產品內涵相互結合,民間的藝術元素進行細致的采納和吸取,將抽象化變?yōu)榫呦蠡?,將無機話化變?yōu)橛袡C化。才能將我國傳統(tǒng)民間藝術視覺化、普及化,進而起到同化的效果。
第二、現代設計對于傳統(tǒng)文化和民間藝術風格的要求,不只是針對本民族,本土文化的人群,同時也是面對外來文化沖擊的應對,要注意的是我們所說的民族化并不是復古主義,而是將剪紙和現代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和再發(fā)展。
第三、將傳統(tǒng)的剪紙藝術作為形式符號可以運用到新材料、新技術中,表達包裝設計的新的風格,可以進一步升華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價值,使商品的包裝藝術具有較強的時代感和民族感,這不僅能顯示商品品牌的個性特征,更能夠積極的推動商品的流通和銷售。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