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靜脈輸液護理對小兒靜脈穿刺的臨床療效。方法 資料隨機選取2009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輸液的138例患兒,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69例,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給予研究組應用綜合護理,記錄并分析兩組相關情況。結果 護理后,研究組患兒一次穿刺成功患兒例數明顯多于對照組,但哭鬧、出血以及腸胃反應患兒少于對照組;研究組患兒肌肉萎縮、硬塊以及感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都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小兒靜脈穿刺應用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更理想。
關鍵詞:靜脈輸液護理;小兒靜脈穿刺;療效
本文主要探討和分析靜脈輸液護理對小兒靜脈穿刺的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09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輸液的138例患兒,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69例;對照組男42例,女27例,年齡8個月~14歲,平均年齡(6.14±1.32)歲,其中初次靜脈輸液23例,輸液2次以上46例;手背靜脈穿刺38例,頭皮靜脈穿刺31例;研究組男43例,女26例,年齡9個月~4歲,平均年齡(6.17±1.36)歲,其中初次靜脈輸液25例,輸液2次以上44例;手背靜脈穿刺40例,頭皮靜脈穿刺29例。兩組患兒性別、年齡和靜脈穿刺次數以及部位等一般情況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積極配合護理者;患兒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1]。排除標準:有嚴重慢性病者;心肝腎功能不健全者;不配合護理者;資料記錄不完整者。
1.3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監(jiān)測體征,給予簡單心理干預[2]。給予研究組患兒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情況如下:①健康宣教:在進行輸液前,護士積極加強和家屬的交流互動,詳細解釋相關問題和注意事項,并提醒家長不能讓患兒在空腹狀態(tài)下進行輸液治療,防止出現腸胃反應;②心理干預:耐心主動做好對患兒的安撫工作,注意交流技巧和運用肢體語言,并給予一些小玩具,消除患兒對靜脈穿刺的恐懼感,使患兒配合治療和護理。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穿刺部位,在減少患兒恐懼感后再穿刺,注意操作穩(wěn)、輕、準,減少患兒痛楚,穿刺過程中轉移患兒注意力減少哭鬧,此外還要注意避免注射傷及神經;③監(jiān)測干預:輸液過程中嚴密監(jiān)測患兒的體征變化,加強巡視檢查,查看是否出現液體滲漏或不滴情況,如患兒因長時間輸液煩躁哭鬧,通過講解小故事,發(fā)放小畫冊緩解患兒的厭煩情緒,如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現象馬上停止輸液及時報告醫(yī)師處理;④輸液結束后,護理人員及時輕柔拔針,并立即將棉球按壓在穿刺部位至少5min,并采取相應措施保護穿刺部位血管,防止出現淤血情況。并在適當時給予局部熱敷,防止產生硬塊[3]。
1.4療效評價觀察標準 觀察并記錄護理過程中兩組患兒相關情況(一次穿刺成功、哭鬧、出血、腸胃反應);經過臨床相關檢查觀察并記錄護理后兩組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肌肉萎縮、硬塊、感染)。
1.5統(tǒng)計學處方法 應用SPSS 18.0軟件軟件統(tǒng)計,一般資料應用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應用χ2檢驗,當P<0.05,表示差異具統(tǒng)計學的意義。
2.2護理后兩組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護理后,研究組患兒肌肉萎縮、硬塊以及感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都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在本研究中,觀察護理過程中兩組患兒相關情況,發(fā)現研究組一次穿刺成功的患兒54(78.26%)例明顯多于對照組32(46.38%)例,但哭鬧、出血以及腸胃反應患兒顯著少于對照組,推斷分析有以下幾方面原因:①護理人員在輸液前注重與患兒、家屬交流,特別注意與患兒的良好互動,弱了患兒對靜脈穿刺的恐懼心理,也有效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能夠減少和避免患兒因哭鬧、不配合導致的出血后果[4];②護理人員在穿刺過程中,通過語言和肢體交流技巧,有效轉移患兒的視線,減輕了患兒疼痛感[5];③在輸液過程中,護理人員注意加強巡視,及時采取了講故事、發(fā)放小畫冊等技巧和方法,有效緩解患兒的煩悶心理,降低了哭鬧的可能性;④輸液前護士注意提醒家長患兒不能空腹輸液,監(jiān)測過程中護士嚴密監(jiān)測患兒體征,及時報告醫(yī)生異常,有效減少了腸胃反應發(fā)生。
分析對照組和研究組患兒護理后兩組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觀察到研究組患兒肌肉萎縮、硬塊以及感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都明顯低于對照組,分別僅有4例、3例以及2例,表明小兒靜脈穿刺應用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更理想,且能夠有效降低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減少患兒身體痛苦和醫(yī)患糾紛事件。判斷分析由于護士在輸液結束后長時間用棉球按壓穿刺部位,并采取局部熱敷等措施保護穿刺部位血管,防止了淤血、硬塊的出現。該結論與譚慧嫦在兒童靜脈輸液的心理護理體會相關研究中的成功相一致[6]。關于兩組患兒護理后疼痛情況,有待作進一步的試驗進行分析。
綜上所述,小兒靜脈穿刺應用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更理想,患兒依從性更高,并發(fā)癥較少。
參考文獻:
[1]崔永麗.住院患兒靜脈輸液護理干預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1,3(03):135-136.
[2]黃美俠.小兒靜脈輸液穿刺的護理對策[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2,7(07):112-113.
[3]黃邵蘭.小兒靜脈輸液198例護理觀察及現狀[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3(09):678-679.
[4]高少琴,陳慧瓊.小兒靜脈輸液的護理技巧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10(20):179-180.
[5]顏梅.護理干預對小兒靜脈輸液效果的影響[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3,9(09):1223-1224.
[6]譚慧嫦.兒童靜脈輸液的心理護理體會[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3(09):87-88.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