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討論研究子宮及卵巢切除術患者的心理狀況并探討對其進行護理干預的影響與意義。方法 隨機選取我院婦科100例需行子宮及卵巢切除術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常規(guī)組,各50例。對所有患者心理狀況進行分析并分別給予圍手術期綜合心理護理干預和日常護理。對兩組患者焦慮情況以及護理滿意程度等指標進行比較。結果 護理后焦慮評分人數(shù)比較顯示干預組無焦慮及輕度焦慮人數(shù)顯著多于常規(guī)組且中度、重度焦慮人數(shù)少于常規(guī)組(P<0.05)。干預組患者術后護理滿意程度較高顯著優(yōu)于日常護理組患者(P<0.05)。結論 對行子宮及卵巢切除術患者進行心理狀況分析有利于正確評估其焦慮、緊張等不良心理并制定針對性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實行完善的圍手術期優(yōu)質護理能夠有效減少患者手術前精神壓力,改善消極情緒及心理狀態(tài)。以最佳的心理及生理狀態(tài)接受治療,有利于改善患者預后情況并提高疾病治愈率及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子宮及卵巢切除術;心理狀況;心理護理干預;臨床療效與意義
近年來隨著生活壓力日益增加,女性患各類婦科病概率較往年顯著升高。子宮肌瘤作為婦科常見病與多發(fā)病通常需采取手術方式進行治療[1]。部分患者需進行子宮及卵巢切除,許多患者由于害怕手術對其家庭關系造成影響而產(chǎn)生悲觀、失望、焦慮等不良情緒,嚴重影響其治療進度與恢復情況。因此,對需進行手術患者心理狀況進行分析并給與其心理支持能夠對其不良情緒起到改善作用并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對加快恢復速度、提高治療效率起到巨大作用。本實驗為分析行子宮及卵巢切除術患者心理狀況并行手術期進行護理干預的臨床療效及意義,特選取100例本病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F(xiàn)將實驗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婦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100例行子宮及卵巢切除術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判斷子宮肌瘤的診斷標準并行相關生理病理檢查確診。排除嚴重心、肝、腎功能嚴重不全患者;排除存在出血傾向患者;排除精神模糊集意識障礙患者;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所有患者隨機分組為干預組與常規(guī)組。干預組患者50例,年齡25~43歲,平均(34.5±9.7)歲;常規(guī)組患者50例,年齡24~42歲,平均(33.1±9.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心理狀況 ①絕大部分患者存在恐懼心理。患者對疾病以及治療方式未有正確的理解和認識,治療前擔心麻醉及手術是否順利進行;手術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術后疼痛、疾病癌變及恢復情況等均會使患者出現(xiàn)恐懼及焦慮心理?;颊呖杀憩F(xiàn)為睡眠質量下降、食欲不振等,部分患者甚至出現(xiàn)血壓升高。②焦慮、自卑心理。由于手術過程中需將子宮及卵巢切除,對患者術后性功能及生殖功能影響較大[2]?;颊邠膶ζ湔7蚱奚钤斐捎绊懮踔翆е录彝テ屏鸦虮凰顺靶?,因此產(chǎn)生焦慮、自卑心理。
1.3方法 普通組患者給予圍手術期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在一般護理條件下給予優(yōu)質護理干預及心理護理,包括①術前為患者詳細講解疾病發(fā)生機制以及手術治療的優(yōu)越性和安全性。醫(yī)護人員在與患者本人溝通,緩解精神壓力外,更應與家屬溝通,囑咐家屬多給患者提供關懷與體諒,使其放下焦慮不安的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向患者及家屬講述手術前后注意事項。指導患者學會放松、深呼吸、咳嗽等方法舒緩緊張情緒并對抗焦慮[3]。告知患者即使切除卵巢,其他器官也同樣可以分泌雌激素與雄激素以維持其女性特征并保證其正常的性生活,幫助其緩解精神負擔。尤其需對患者配偶做好工作,消除其對手術及未來生活不正確的觀念。②醫(yī)護人員需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并叮囑患者及時完善相關術前檢查。手術中協(xié)助患者擺正體位,使用約束帶固定大腿,確保靜脈通路通暢。③術后增加尋訪次數(shù),詢問患者是否有不適癥狀等。由于術后雌激素缺乏,可能會引起如臉紅、出汗、感覺遲鈍等生理反應造成患者再次出現(xiàn)緊張、不安等焦慮情緒。護理人員需對患者情緒進行安撫,告知其此類癥狀會逐漸好轉且對其術后生活及特征不造成影響。囑咐患者通過讀書、看報及聽音樂等方式轉移注意力,調整心理狀態(tài)促進恢復[4]。④出院前囑患者保證充足休息并細心調養(yǎng)身體;加強營養(yǎng)攝入及身體鍛煉,增強體質和抵御疾病能力。
1.4療效標準與評價 比較兩組患者焦慮評分及并發(fā)癥發(fā)生人數(shù)等指標。焦慮情況采用STAI評分標準:①無焦慮:SAS得分<50分;②輕度焦慮:SAS得分為50~59分;③中度焦慮:SAS得分為60~69分;④重度焦慮:SAS得分>70分。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5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不同程度護理后焦慮評分人數(shù)比較 干預組無焦慮及輕度焦慮人數(shù)顯著多于常規(guī)組且中度、重度焦慮人數(shù)少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護理滿意人數(shù)比較 干預組患者術后護理滿意程度較高顯著優(yōu)于日常護理組患者(P<0.05),見表2。
3討論
近年來,各類婦科疾病發(fā)患者數(shù)較往年有所上升。臨床治療婦科病癥一般采取保守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收效顯著。但由于手術和疾病的特殊性,部分患者缺乏對疾病及手術的正確認識,因此發(fā)病后感到恐慌、不安、悲等,這些不良的情緒對疾病治療和預后產(chǎn)生不利影響。因此,對進行子宮及卵巢切除患者心理狀況分析并于圍手術期進行完善綜合的護理干預有利于患者緩解焦慮情緒,調整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
近年來,護理工作隨著醫(yī)療模式的發(fā)展與轉變已經(jīng)由簡單的操作工作逐漸擴大到整個護理過程當中[5]。手術前對患者進行貼心人性化護理能夠從根本上減輕患者心理上及精神上的恐懼和負擔,消除負面情緒,更加積極主動配合治療。術中及術后對患者進行康復指導等有助于加快恢復速度,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疾病治愈率。本次實驗結果顯示圍手術期優(yōu)質護理患者其焦慮評分及術后護理滿意程度指標均優(yōu)于普通護理患者。護理人員在患者疾病治療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貼心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減輕患者身體上承受的痛苦,緩解心理壓力,積極主動的進行治療。疾病發(fā)生與發(fā)展過程中的心理狀況及外界因素均對患者治療及預后存在巨大影響,在治療過程中進行一定心理干預能夠幫助患者解除思想顧慮并減輕精神負擔。通過良好的溝通使其正確認識自身價值并積極處理家庭關系,促進夫妻和諧并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鄭冬燕,陳含笑,莫慧蓉,等.子宮及卵巢切除術前患者焦慮、抑郁分析及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5,11(2):98-99.
[2]金福妹.子宮及卵巢切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腫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中華護理學會:2003:2.
[3]劉仙(女當),蘭曉紅.子宮及卵巢切除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A].浙江省醫(yī)學會婦產(chǎn)科學分會、浙江省醫(yī)學會計劃生育分會.2005年浙江省婦產(chǎn)科學暨計劃生育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浙江省醫(yī)學會婦產(chǎn)科學分會、浙江省醫(yī)學會計劃生育分會:2005:1.
[4]黃文霞.子宮及卵巢切除手術患者的心理狀況分析及護理干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07,11(2):36-37.
[5].莫建英.腹腔鏡子官肌瘤切除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9(26):39-40.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