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慢性重癥乙型肝炎采用恩替卡韋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分析。方法 從我院慢性重癥乙型肝炎患者中選取50例進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臨床治療方法將其分為治療組(采用恩替卡韋治療)和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綜合方法治療),均為25例,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和治療前后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白蛋白、血清總膽紅素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結果 治療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6.00%同對照組患者的64.00%相比,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白蛋白、血清總膽紅素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沒有顯著差異性,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白蛋白、血清總膽紅素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同治療前相比存在差異性,且兩組患者間也存在一定差異性,P<0.05。結論 恩替卡韋在治療慢性重癥乙型肝炎疾病臨床上效果顯著。
關鍵詞:慢性重癥乙型肝炎;恩替卡韋;臨床效果
乙型肝炎為導致患者出現(xiàn)肝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給患者正常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在臨床上,抑制炎癥反應、營養(yǎng)支持和改善微循環(huán)等綜合治療方法進行治療,臨床治療效果不佳,使患者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或是死亡現(xiàn)象。針對該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筆者為進一步了解分析慢性重癥乙型肝炎采用恩替卡韋治療的臨床效果,特從我院慢性重癥乙型肝炎患者中選取50例進行研究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2年1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慢性重癥乙型肝炎患者,并按照患者臨床治療方法將其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25例,男16例,女9例;患者年齡為41~68歲,平均年齡(54.71±1.13)歲;患者病程為2~21年,平均病程(11.52±1.19)年;對照組25例,男17例,女8例;患者年齡為42~69歲,平均年齡(55.84±1.35)歲;患者病程為2~20年,平均病程(11.21±1.09)年。對50例慢性重癥乙型肝炎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對比,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患者采用常規(guī)綜合方法治療,主要包含氨基酸、天門冬氨酸鉀鎂、甘利欣、茵梔黃、促肝細胞生長素和白蛋白等常規(guī)治療方法進行治療,患者持續(xù)治療4w。
1.2.2治療組 患者在對照組患者治療基礎上加以恩替卡韋進行治療,患者口服1次/d由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批號為H20052237的恩替卡韋進行治療,0.5g/次,患者持續(xù)治療4w。
1.3療效判定[1] 顯效,是指患者實施治療后,其臨床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是指患者實施治療后,其臨床癥狀同治療前相比得到改善;無效,是指患者實施治療后,其臨床癥狀同治療前相比沒有改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有效患者例數(shù)+顯效患者例數(shù))/總選取患者例數(shù)×100.00%。
1.4觀察指標[2]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白蛋白、血清總膽紅素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
1.5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醫(yī)學研究通過SPSS17.0軟件對臨床治療過程中收集的相關數(shù)據(jù)資料加以分析處理。計量資料表示單位為(x±s),不同患者之間數(shù)據(jù)資料差異以單因素方差分析法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統(tǒng)計學處理方法為χ2檢驗法,如果兩組患者之間數(shù)據(jù)資料P<0.05,說明兩者間數(shù)據(jù)資料對比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 治療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6.00%,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僅為64.00%。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存在一定差異性,P<0.05,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白蛋白、血清總膽紅素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白蛋白、血清總膽紅素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沒有顯著差異性,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白蛋白、血清總膽紅素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同治療前相比,P<0.05;組間對比,治療組患者治療后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白蛋白、血清總膽紅素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同對照組患者相比,P<0.05,見表2。
3討論
慢性重癥乙型肝炎疾病中的慢性重癥乙型肝炎病毒具有較強的復制作用,且具有變異速度快等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同時因其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極易在人群中傳染,嚴重降低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水平[3]。針對該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醫(yī)護人員應采用相應治療措施對慢性重癥乙型肝炎患者進行治療,有效降低其傳染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常規(guī)治療方法對慢性重癥乙型肝炎患者的臨床癥狀具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其臨床治療效果不佳,不能有效降低傳染率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尤其是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者,該種治療方法不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進而出現(xiàn)肝硬化癥狀,威脅患者生命。恩替卡韋屬于一種核苷類似藥物,其具有選擇性抗HBV特點,在短時間內(nèi)對HBV水平起到降低作用,進而有效抑制慢性重癥乙型肝炎病毒的復制。該種藥劑主要是通過磷酸化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鹽,將其同HBV多聚酶天然底物三磷酸脫氧鳥嘌呤核苷競爭,進而逆轉錄酶活性的抑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4]。
綜上所述,在治療慢性重癥乙型肝炎疾病臨床上恩替卡韋具有顯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臨床癥狀及生活質(zhì)量具有良好改善作用。本次研究選取的50例慢性重癥乙型肝炎患者中,治療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的,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患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白蛋白、血清總膽紅素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等指標同對照組患者間存在一定差異性,P<0.05,該研究結果同黃潔和張飛豹學者在《恩替卡韋對慢性重癥乙型肝炎的治療意義》中研究結果基本一致[5]。因此,恩替卡韋值得在治療慢性重癥乙型肝炎疾病臨床上推廣應用,促使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徐玲,吳云輝,章晨.恩替卡韋治療慢性重癥乙型肝炎效果觀察[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雜志,2010,17(04):14-15.
[2]吳小紅.恩替卡韋治療慢性重癥乙型肝炎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06(04):148-149.
[3]王林,張鴻,張人風,等.恩替卡韋治療慢性重癥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2011,34(04):408-411.
[4]王洪,楊澍,曾秀忠,等.恩替卡韋治療慢性重癥乙型肝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藥房,2008,19(26):2050-2052.
[5]黃潔,張飛豹.恩替卡韋對慢性重癥乙型肝炎的治療意義[J].河北醫(yī)藥,2013,35(06):816-817.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