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家屬同步健康教育對痤瘡患者行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1月在我院皮膚科門診行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臨床診斷為痤瘡的患者及家屬臨床資料,按治療病例序號,單數(shù)患者及家屬為觀察組,雙數(shù)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均采用5-ALA-PDT療法及常規(guī)健康教育。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對家屬實施同步健康教育。結果 觀察組遵醫(yī)行為及對痤瘡認知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家屬的同步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遵醫(yī)行為,從而使患者獲得最佳的個性化治療方案減少復發(fā)。
關鍵詞:家屬同步健康教育;痤瘡;5-ALA-PDT
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5-ALA-PDT療法)能激活痤瘡丙酸桿菌代謝的卟啉,通過光毒發(fā)生反應選擇性殺滅痤瘡丙酸桿菌、抑制皮脂腺分泌和破壞毛囊皮脂腺結構[1]。但行5-ALA-PDT療法治療時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疼痛。術后產(chǎn)生的反應性痤瘡、炎癥后色素沉著等不良反應[2]以及居家護理的繁瑣如外洗,外敷,外擦,避光的要求均不同程度影響患者完成一療程的治療。我院采用家屬同步健康教育法對行5-ALA-PDT療法的中重度痤瘡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進行研究,提高患者家屬照料水平及患者遵醫(yī)行為,提高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4月~2014年1月在我院皮膚科門診行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臨床診斷為痤瘡的患者及家屬。其中患者80例,男38例,女42例。年齡27~51歲,平均40.9歲。家屬80例,男34例,女46例。年齡24~59歲,平均年齡43.1歲。其中配偶11例,父母69例。將80例患者及80例患者家屬按治療病例序號,單數(shù)患者及家屬為觀察組,雙數(shù)為對照組。每組患者40例、家屬40例。兩組患者及家屬年齡、性別、職業(yè)和文化程度等經(jīng)統(tǒng)計學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評估問卷調(diào)查 了解患者及家屬對5-ALA-PDT療法治療中重度痤瘡相關知識的掌握,希望了解哪方面??浦R。評估家屬心理狀態(tài)、疾病知識需求、與患者的關系親密度。
1.2.2教育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5-ALA-PDT療法及常規(guī)健康教育。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對家屬實施同步健康教育。措施如下:①每周以幾個主題內(nèi)容進行集中健康知識講解,減輕心理壓力,指導家屬關心體貼患者;②專人指導和個別輔導。針對部分受教育程度低的家屬給以一對一的指導;③發(fā)放書面資料;④電話隨訪。每月電話隨訪1次至5-ALA-PDT療法治療結束后3個月。
1.2.3健康教育內(nèi)容如下 ①囑光動力患者家屬督促患者次日起堅持每日外敷1:5的白醋:冷開水2次/d,持續(xù)1w;外噴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2次/d,連續(xù)3d。7d后行中藥石膏倒模1次/w。協(xié)助患者觀察治療后不良反應知曉如何的處理;②指導家屬如何合理選擇、正確使用護膚品;如何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③指導家屬如何合理的選擇藥物;④指導家屬如何疏導患者的心理壓力;如何做好痤瘡的維持治療;⑤及時有效溝通,光動力治療后部分不良反應不可避免。護理人員主動告知家屬建立相互信任的溝通渠道。
1.2.4調(diào)查時間 患者于5-ALA-PDT療法治療結束后3個月,獨立填寫,問卷當場回收。共發(fā)放問卷80份,收回有效問卷80份,回收率100%。家屬于5-ALA-PDT療法治療前,治療結束后。獨立填寫,問卷當場回收。共發(fā)放問卷160份,收回有效問卷160份,回收率100%。
1.2.5效果評價方法 治療結束后3個月時兩組患者進行治療依從性調(diào)查,采用自行設計的調(diào)查問卷表,內(nèi)容包括按醫(yī)囑口服藥物,按醫(yī)囑外擦藥物,不擅自停藥,定期復查肝功能,堅持適度運動,合理飲食,定期復診。執(zhí)行8項以上者為完全依從,1項都不能執(zhí)行者為完全不依從,不完全依從介于兩者之間。兩組家屬進行對疾病的認知程度調(diào)查。采用自行設計的調(diào)查問卷表,內(nèi)容包括痤瘡的基礎知識,光動力治療的不良反應及處理,日常護理的方法,護膚品的使用,常用外用藥物的使用方法,合理飲食及生活起居規(guī)律的意義共計30題。回答正確29題及以上為完全了解,正確5題為不了解。正確6題-28題為部分了解。
1.2.6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5.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兩組患者遵醫(yī)行為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兩組患者家屬對痤瘡認知程度比較,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痤瘡是一種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其發(fā)病率為80%~90%。目前痤瘡治療以口服維A酸類藥物、抗生素、性激素,外用維A酸、抗生素、過氧化苯甲酰及硫磺制劑為主要治療手段。由于維A酸制劑的不良反應和育齡期男女對生育影響的心理擔憂以及抗生素耐藥性的不斷出現(xiàn),使其臨床應用收到了限制。光動力療法是一種新興的療法,在治療中重度痤瘡方面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但是,痤瘡的反復發(fā)作使部分有嚴重心理壓力的痤瘡患者未完成一療程5-ALA-PDT治療,頻繁更換治療方案,影響治療效果[3]。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家屬的同步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遵醫(yī)行為從而使患者獲得最佳的個性化治療方案減少復發(fā)。提高家屬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取得家屬的理解和配合,更在維持治療中督促和幫助患者正確完成各項治療。因此,對痤瘡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同時對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是一項重要的護理干預措施。
參考文獻:
[1]Mariwalla K,Rohrer TE.Use of lasers and light-based thersapies for treatment of ance vulgaris[J].lasers Surg Med,2005,37:333-342.
[2]宋維芳,劉卓,林雙嬌,等.局部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中重度痤瘡療效分析[J].中國激光醫(yī)學雜志2010,8(19):225.
[3]馬婷婷,趙岳.家屬同步健康教育對乳腺癌患者焦慮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1,3(25):792.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