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勞務派遣法律關系主體包括用人單位、用工單位和被派遣勞動者。三方主體之間既共同形成勞務派遣關系,同時又相互形成相對獨立的特殊法律關系?!秳趧雍贤ā肺茨苷嬲J識到勞務派遣的非標準化特征,從而在規(guī)范勞務派遣法律關系和三方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時,存在明顯的缺陷。僅僅規(guī)定派遣單位不得克扣勞動報酬,根本無法保證被派遣勞動者及時足額獲得報酬,同時用工單位也不應連帶承擔派遣機構的所有雇主責任。
關鍵詞:勞務派遣;勞動法;勞動關系
勞務派遣制度是指用人單位(勞務派遣單位)根據(jù)用工單位(要派單位)的用工需求,為用工單位選拔、派遣符合其要求的勞動者到其單位工作,由用人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而用人單位實際使用被派遣的勞動者并向用人單位支付服務費用的制度。勞務派遣在主體、內(nèi)容以及程序等方而都不同于標準勞動關系,勞務派遣中三方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分配也具有特殊性。
1 勞務派遣中三方的權利義務
勞務派遣法律關系主體包括用人單位、用工單位和被派遣勞動者。三方主體之間既共同形成勞務派遣法律關系,同時彼此之間又相互形成相對獨立的特殊法律關系[1]。因此,三方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都是雙層次的,兩兩之間的權利義務都具有自己的獨特內(nèi)容。
1.1 用人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之間的權利義務
在勞務派遣中,用人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作為勞動合同的主體,形成了最基本的法律關系。勞務派遣中用人單位并不能直接操控和占有被派遣者勞動者的勞動,只是在組織關系上對勞動者進行管理,所以用人單位所承擔的義務不同于一般的用人單位,其義務主要包括如下方面:一是告知義務,被派遣勞動者依法對勞務派遣協(xié)議應有知情權,了解與自身利益相關的一切信息。二是支付勞動報酬的義務,無論用工單位是否足額向用人單位支付勞動報酬,都不能免除用人單位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報酬的義務,三是支付補償金或者賠償金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在依法解除、終止與被派遣勞動者之間的勞動合,同時,應依法向勞動者支付補償金。在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而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時,應當支付賠償金;四是不得向被派遣勞動者收取費用的義務。并且規(guī)定不得自我派遣,為了杜絕對勞務派遣的濫用,明確規(guī)定了用人單位不得設立勞務派遣單位向本單位或者所屬單位派遣勞動者。
1.2 用工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之間的權利義務
用工單位和勞動者之間雖然不存在勞動合同,但是用工單位使用和擁有勞動者的勞動,并且直接安排勞動者的工作內(nèi)容,所以依法仍然對被派遣勞動者承擔一定的義務[2]。用工單位承擔的義務主要有執(zhí)行國家勞動標準,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義務,同時還應擔負告知義務、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對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培訓的義務、確保被派遣勞動者同工同酬的義務、保障被派遣勞動者參加或者組織工會的義務,以及不得收取費用的義務,并且履行不得再派遣的義務等。
1.3 用人單位和用工單位之間的權利義務
用人單位和用工單位之間的權利義務是通過兩者之間的勞務派遣協(xié)議確定的。勞務派遣協(xié)議是用人單位和用工單位之間通過平等協(xié)商訂立的,屬于民事合同。在此協(xié)議中,雙方應當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主要包括派遣崗位和人員數(shù)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shù)額以及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xié)議的責任等內(nèi)容。同時,由于勞務派遣協(xié)議直接關系到被派遣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合同法》也對勞務派遣協(xié)議作的內(nèi)容進行了一定的限制,以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關于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的責任,《勞動合同法》第92條規(guī)定,勞務派遣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
2 對《勞動法》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的再思考
2.1 關于勞動者的工資支付
按照《勞動法》,勞務派遣單位應當依法按月支付勞動報酬。這些規(guī)定明顯有不當之處。既然用工單位有義務告知被派遣勞動者勞動報酬并支付加班費和其他福利,派遣單位負有不得克扣勞動報酬的義務,為何法律不直接規(guī)定由用工單位直接向被派遣勞動者支付工資、加班費及其他福利?僅僅規(guī)定派遣單位不得克扣勞動報酬根本無法保證被派遣勞動者及時足額獲得報酬。而且,勞動報酬和工作待遇是屬于勞動關系中的經(jīng)濟內(nèi)容,其本質上就是一種財產(chǎn)關系[3],讓用工單位直接向被派遣勞動者支付報酬及其他福利,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和保障這種財產(chǎn)關系的有效性。
2.2 關于用人單位與用工單位的責任劃分
《勞動合同法》第92條規(guī)定,勞務派遣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筆者認為,如果不區(qū)分雇主責任的類型,一律讓用工單位和派遣單位承擔連帶責任,用工單位就無法通過勞務派遣的形式事先控制自身風險,使用勞務派遣對用工單位的經(jīng)濟意義就會大為下降,從而不利于勞動者就業(yè)和勞務派遣行業(yè)的發(fā)展。而且按照公平的理念,不分責任就一律讓用人單位和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顯然很不公平。
勞務派遣對用工單位的意義主要在于,用工單位可以通過將某些特定義務轉移到用人單位身上,而減少自身的生產(chǎn)成本,提高經(jīng)濟效益。因此,過分加重用工單位的責任,不利于勞務派遣行業(yè)的發(fā)展,最終也會損害勞動者的利益。用工單位不應連帶承擔派遣機構的所有雇主責任,用人單位與用工單位所負擔的義務應該與其所享有的權利相適應,而不能一刀切地將所有責任都規(guī)定為連帶責任,應充分考慮各主體是否與該責任有對應的利益關系。
參考文獻:
[1]朱四明,張建飛.勞務派遣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其修正[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0,25(11):265
[2]王全興.勞動派遣是“雞刀”還是“牛刀”——我國勞動派遣的現(xiàn)實本質及其矯正[J].當代法學,2012,19(06):178
[3]謝增毅.美國勞務派遣的法律規(guī)制及對我國立法的啟示——兼評我國《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J].比較法研究,2011,12(0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