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單臂外固定支架治療下肢骨折內固定術后骨感染的療效。方法將下肢骨折內固定術后骨感染的19例患者,采用單臂外固定支架進行治療。結果11例傷口I期愈合;5例傷口周圍紅腫,部分裂開伴有滲出,經2~3 w換藥后紅腫消退,傷口閉合;3例出現針道感染,經及時局部處理,感染得到控制,并未改換穿針部位。所有病例均達到骨性愈合,時間3~13個月,平均6.5個月。經1~2年隨訪,功能良好,恢復了正常工作及生活。結論單臂外固定支架治療下肢骨折內固定術后骨感染療效好。
關鍵詞:單臂外固定支架;下肢骨折內固定術后骨感染;治療我科自2006~2012年,運用單臂外固定支架治療下肢骨折內固定術后骨感染19例,取得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9例患者中,男14例,女5例;年齡21~55歲,平均37.5歲;14例為外院手術,5例為我院手術。其中股骨骨折鋼板內固定8例,股骨帶鎖髓內針固定2例,脛、腓骨骨折鋼板內固定5例,帶鎖髓內針固定1例,Ender氏針內固定3例。11例原始操作為開放骨折,術中清創(chuàng)不徹底或內固定不當,術后傷口愈合不良。均于術后2 w~3個月發(fā)生感染,經積極抗炎、灌注沖洗治療后無效,內固定物松動,骨折錯位,內固定失效。其中15例出現皮膚破潰,竇道形成。
1.2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均運用廣譜抗生素5~10 d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切開病灶清除、內固定物取出術。清除炎性肉芽、壞死組織及被感染的骨折端,用1∶1000新潔爾滅或3%雙氧水浸泡,或用低濃度碘伏水浸泡5 min,在徹底清創(chuàng)的基礎上行骨折復位;對有骨缺損的患者,在嚴格清創(chuàng)的基礎上,爭取一期取自體骼骨植骨。外固定架進針點選擇:進針點應避開皮膚切口,最大限度遠離骨折端,穿針部位離骨折端至少5 cm,股骨骨折從外側向內進針,脛、腓骨骨折從前內向后外進針。選擇好骨折上端及下端的進針點,各作約0.8 cm長縱切口,切開皮膚和深筋膜,在內套管的保護下,用直徑3~5 mm鉆頭,于骨干中央鉆通骨的兩層皮質,用T柄套筒板手在骨折遠近端各行兩枚螺紋釘擰入,穿出對側骨皮質約0.5 cm,然后行單臂外固定支架加壓固定,使固定架離皮膚約2 cm,以便于換藥及防止肢體進一步腫脹后受壓。原則上小腿外固定支架置于前內側,股骨干外固定支架置于外側,術后傷口低位放置,負壓引流,72 h后拔除。對于徹底清創(chuàng)后遺留的皮膚軟組織缺損者,行轉移皮瓣或肌皮瓣移植,以使創(chuàng)口早期愈合。
2術后處理
術后繼續(xù)應用抗生素2 w左右,鼓勵患者盡早鍛煉肌肉,活動關節(jié),7~14 d后開始下地活動。定期X線復查,必要時作適當調整以使骨折對位、對線滿意。待X線片上有適量骨痂形成時,可松開延伸壓縮桿,使外固定架由早期的靜力化固定轉為動力化固定,防止應力遮擋,增加生物應力刺激。待骨折骨性愈合后,解除外固定支架。
3治療結果
11例傷口I期愈合,5例傷口周圍紅腫,部分裂開伴有滲出,經2~3 w換藥后紅腫消退,傷口閉合。3例出現針道感染,經及時局部處理,感染得到控制,并未改換穿針部位。經3~13個月不等,平均6.5個月,所有病例均達到骨性愈合。經1~2年隨訪,功能良好,恢復了正常工作及生活。
4討論
4.1單臂外固定支架的優(yōu)點 ①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安全、自重輕、便于鍛煉。②力學性能穩(wěn)定、可靠、可塑性強,萬向關節(jié)可360°調整,使斷端能夠獲得靜止的穩(wěn)定內固定及動態(tài)外固定而有利于骨的修復。③并發(fā)證少,即使引起并發(fā)證亦不會產生嚴重后果。④支架動力化作用有利于骨的修復:當骨折線模糊或有骨痂時,放松延長鎖鈕,使支架由靜力性固定轉為動力性固定,骨折端相互擠壓使其縱軸受到負重應力,即軸心移動性動態(tài)外固定,使骨處于功能狀態(tài),有利于骨痂的生長、塑形,按生理需要進行修復,促進骨的形成,避免了骨質疏松、肌肉萎縮,達到迅速恢復肢體功能的目的。⑤固定螺釘離骨折端較遠,使骨折端局部無外物刺激及干擾,有利于感染的控制[1]。
4.2有效控制感染是治療成功的基礎 抗生素的選擇要依細菌培養(yǎng)及抗生素敏感試驗的結果而定。無開放傷口患者則多選用頭孢類及慶大霉素聯合用藥。病灶清除亦是控制感染的有效途徑之一。至于病灶清除,主要指切除竇道、清除分泌物和肉芽組織、摘除死骨。這并不等于徹底消除了感染因素。病灶內變性組織、侵入細菌不清除,則正常與病變組織界限難以區(qū)分,過多的組織切除無疑會增加修復的難度,且手術本身有加重或造成再感染的可能。因此,術中要權衡利弊,適度掌握[2]。
4.3植骨 近年來,相繼有人報道有關感染灶內植骨的成功經驗[3],筆者對3例有骨缺損的患者,取自體髂骨做髓內鑲嵌支撐植骨,以恢復肢體長度,周圍再用松質骨條填充、外固定架加壓固定,從而達到植骨塊穩(wěn)定、促進骨折愈合的效果,免除了因肢體短縮而施行的I期或II期肢體延長術。
參考文獻:
[1]鞠學教.外固定支架治療脛腓骨骨折280例報告[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10):101.
[2]李純勇,劉其斌,蘇昶.應用單邊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療脛骨骨不連56例[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
[3]李華.下肢骨感染治療中單臂外固定支架應用及護理[J].中國中醫(yī)藥遠程教育,2012.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