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PCR及RT-PCR對咽拭子標本肺炎支原體的檢測結果。方法收集2013年01月~2014年01月本院收治的140例兒科門診患兒臨床資料,其中肺炎支原體患兒68例,疑似肺炎支原體患兒72例,分別采取PCR及RT-PCR方法檢測,最后分析兩種檢測方法的應用價值。結果140例患兒咽拭子標本中共檢測陽性標本18例(12.85%),共檢測出陽性52例,占37.14%;陰性88例,占62.86%。RT-PCR測定咽拭子標本肺炎支原體的敏感度明顯高于PCR檢測,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種方法測定咽拭子標本肺炎支原體的特異度對比,差異不顯著,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140例兒科門診患兒中,≤3歲組兒童呼吸道感染陽性率為57.86%,明顯高于≤7歲組患兒、>7歲組患兒的30.71%、11.43%,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PCR檢測方法對比,采取RT-PCR檢測咽拭子標本肺炎支原體,可提高早期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合理判斷臨床治療效果。
關鍵詞:PCR;RT-PCR;咽拭子;肺炎支原體肺炎支原體(MP)作為呼吸感染性臨床疾病中一種常見的病原體,可通過呼吸道傳播原發(fā)性非典型肺炎,此疾病發(fā)病時期為秋冬季節(jié),發(fā)病對象大部分為嬰幼兒,患兒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持續(xù)發(fā)熱、咳嗽咳痰等[1]。肺炎支原體診斷大多是通過實驗室的檢查,臨床診斷與流行病學調查作為主要的臨床檢測手段,但在臨床檢測過程中容易受到患兒年齡、病程、機體免疫系統(tǒng)等因素的影響[2]。因此,需要進行雙份血清檢測,才能明確區(qū)分近期Mp急性感染。但是,在臨床檢測中難以獲取雙份血清,因此,單份血清抗體檢測只能作為MP感染的診斷輔助手段。隨著分子生物學診斷方法的改進,PCR檢測方法在MP感染早期臨床診斷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在20世紀初出現(xiàn)了一種熒光實時定量PCRRT-PCR,此檢測方法加入了特異性較強的探針,在PCR檢測過程中明確大量致病菌的定位。為了分析PCR及RT-PCR對咽拭子標本肺炎支原體的檢測結果,本院采取PCR及RT-PCR方法進行檢測咽拭子標本肺炎支原體,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2013年01月~2014年01月本院收治的140例兒科門診患兒臨床資料,其中肺炎支原體患兒68例,疑似肺炎支原體患兒72例,其中男性83例,女性57例,年齡1個月~12歲,平均年齡為(3.55±1.33)歲。
1.2方法
1.2.1標本收集與處理所有患兒均取咽拭子,放置在1.5mlEP管中進行攪拌,棄拭子。進行離心1min,10000r/min,去上清,采取細菌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取500ul樣本提取DNA,取上清液2L作為模板。同時,應用PCR、Rt-PCR檢測方法,將75.00gKH2PO40.52g,Na2HPO41.22g,L-谷氨酸(glu)0.72gr溶于800ml去離子水中,將PH值調整到7.4,定容到1L,采取0.2m濾器抽濾除菌分裝,放置在低溫下保存。
1.2.2研究方法PCR參照文獻合成Mp16SrRNA基因擴增引物[3],終止反應后,1u6×溴酚藍加樣緩沖液加入到5LPCR擴增產(chǎn)物樣品中,在1.5%的瓊脂糖凝膠中電泳紫外燈下觀察結果。Rt-PCR試劑盒應總體積為50ul,完成反應后,電腦自動采集于分析結果。
1.3診斷標準①治診標準:呼吸道癥狀和或體征X線胸片不同程度的肺部炎癥表現(xiàn),單份血清Mp-IgM陽性,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治療顯效。②PCR診斷標準:PCR的擴增產(chǎn)物為277bp,與陽性對照有相同條帶為Mp感染陽性。③Rt-PCRR診斷標準:患兒咽拭子的DNA拷貝數(shù)1.00e+005coeiesml診斷為Mp感染陽性。
1.4統(tǒng)計學處理本次研究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PCR檢測經(jīng)紫外燈觀察,瓊脂糖凝膠上形成目標片段,其大小約為277bp,即可判斷為陽性。140例患兒咽拭子標本中共檢測陽性標本18例,占12.85%。
2.2 RT-PCR檢測 140例標本共檢測出陽性52例,占37.14%;陰性88例,占62.86%。
2.3對比PCR及RT-PCR測定咽拭子標本肺炎支原體的敏感度、特異度RT-PCR測定咽拭子標本肺炎支原體的敏感度為88.24%,明顯高于PCR檢測的8.82%;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RT-PCR測定咽拭子標本肺炎支原體的特異度為95.83%,與PCR檢測的91.67%對比,差異不顯著,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4 Mp感染陽性患兒不同年齡段分布結果分析在140例兒科門診患兒中,≤3歲組兒童呼吸道感染81例(57.86%),≤7歲組患兒感染43例(30.71%),>7歲組患兒感染16例(11.43%),各個年齡階段陽性率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fā)展,Mp感染早期診斷準確率不斷提高,特別是16 SrRNA基因序列的特異性較為突出[4]。在本研究中,采取16 SrRNA基因的PCR技術,在咽拭子標本中檢測出Mp-DNA陽性標本18例,占12.85%。主要是Mp感染患兒需要依據(jù)血清學檢測,年齡、病程、免疫系統(tǒng)等因素對檢測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在140例兒科門診患兒中,≤3歲組兒童呼吸道感染陽性率為57.86%,明顯高于≤7歲組患兒、>7歲組患兒的30.71%、11.43%,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臨床檢測中,PCR測定咽拭子標本肺炎支原體的敏感度為8.82%,明顯低于RT-PCR測定的88.24%,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Mp-DNA濃度低于1.00e+0.05copiesml時PCR法可能會出現(xiàn)漏診的情況。與傳統(tǒng)的PCR檢測對比,RT-PCR檢測技術的應用優(yōu)勢在于具有明顯的特異性、靈敏度較高、重復性良好定位準確等[5]。通過以上研究表明,140例標本利用RT-PCR檢測技術,共檢測出陽性52例,占37.14%;陰性88例,占62.86%。結果顯示RT-PCR咳嗽時間大多集中在0d~3w,與PCR檢測對比,RT-PCR檢測受到病程的影響比較小,因此,針對病程超過10d的患兒,采取RT-PCR檢測,其檢測率更高。
通過以上研究表明,RT-PCR測定咽拭子標本肺炎支原體的敏感度、特異度分別為88.24%、95.83%;PCR測定咽拭子標本肺炎支原體的敏感度、特異度分別為8.82%、91.67%,RT-PCR測定咽拭子標本肺炎支原體的敏感度明顯高于PCR檢測,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種方法測定咽拭子標本肺炎支原體的特異度對比,差異不顯著,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在咽拭子標本肺炎支原體的檢測中應用RT-PCR檢測技術,有利于提高患兒早期診斷準確性。
綜上所述,在咽拭子標本肺炎支原體檢測中,全面觀察患兒病情變化,從而采取合適的檢測方法,提高檢測準確率,為及時治療提供個體化、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以改善患兒預后情況。
參考文獻:
[1]李淳,吳移謀,朱翠明,等.PCR及RT-PCR檢測咽拭子標本肺炎支原體的比較[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12,28(2):127-130.
[2]李雙玉.IRS-PCR診斷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應用與評價[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
[3]王勇.熒光定量PCR檢測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患者咽拭和痰標本肺炎支原體的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0.
[4]徐曉剛,劉楊,張泓,等.一種快速同步檢測肺炎支原體及其大環(huán)內酯類耐藥突變的新方法[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3(9):840-844.
[5]王惠榕,蕭劍雄.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10,26(11):1062-1066.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