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早期的功能鍛煉及康復指導的護理經(jīng)驗。方法選自我科2007年~2009年,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病例10例。首先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采用腰部墊枕、仰臥位功能鍛煉法、俯臥位功能鍛煉法,同時配合飲食調(diào)理及心理護理。結果 11例患者中,肌力達到5級3例,4級8例。腰痛癥狀消失,生活功能自理,未發(fā)生肌肉萎縮,關節(jié)僵硬。結論我們?yōu)榛颊咛峁┰敿?、易學、方便的功能鍛煉方法及康復指導,為患者的功能恢復提供了保障。
關鍵詞:胸腰椎壓縮性骨折;功能鍛煉;康復指導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嚴重損傷,約占全身骨折的5-6%左右,最易發(fā)生在胸腰椎交界區(qū)。壓縮不超過椎體原厚度1/3的穩(wěn)定型骨折,通過積極的功能鍛煉,達到復位及治療目的。因此,早起的功能鍛煉及康復指導是取得良好預后的關鍵。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自我科2007年~2009年,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病例11例。其中50~60歲7例,50歲以下4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6例。
1.2方法椎體擠壓不超過1/3者,可仰臥于硬板床上,采用骨折部墊枕,腰部墊枕能很好地配合功能鍛煉的效果,且能維持過伸復位后的效果。同時,在醫(yī)務人員指導下,傷后2~3d開始進行腰背肌鍛煉。原則上越早越好。早期鍛煉可以促進血腫吸收,預防肌肉萎縮,減輕局部水腫,防止損傷后的軟組織粘連和組織纖維化。為促進骨折愈合,也為患者功能鍛煉的需要,選用補肝腎,壯筋骨,多營養(yǎng)的滋補肝腎之品,以增強免疫功能,提高組織修復能力,預防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2.1 仰臥位鍛煉法①五點支撐法患者用頭、雙肘及雙足作為支撐點,使背部、腰臀部向上抬起懸空后伸。骨折后1w左右可練習此法。②三點支撐法患者雙臂放置于胸前,使頭頂及雙足支撐,使全身呈弓形撐起,腰背部盡力后伸。骨折后2~3w可練習此法。③四點支撐法 此法難度較大?;颊哂秒p手及雙足支撐,使全身騰空后伸呈拱橋形。此法適用于青壯年在骨折后5~6w練習[1]。開始功能鍛煉時,可用一條大浴巾橫放在患者的胸腰椎交界區(qū)域下部,護士及家屬分別站在病床兩側(cè),各持大浴巾的一端,同時用力托起胸腰部,協(xié)助患者鍛煉。隨著腰背肌肌力的增加,由被動練習變?yōu)橹鲃泳毩?,觀察耐受程度。配合局部微波治療、中藥熱敷及手法按摩。功能鍛煉初起,患者腰背部離床20cm左右。6w后,11例患者均能獨立完成五點支撐法,5例患者完成三點支撐法,5例患者完成四點支撐法。
1.2.2俯臥位鍛煉法①第一步,患者俯臥于床上,兩上肢向背后伸,抬頭挺胸,使頭、胸及兩上肢離開床面。②第二步,兩腿伸直向上抬起,離開床面,可交替進行抬起,然后同時后伸抬高。③第三步,此法較前兩步難度大?;颊哳^、頸、胸及雙下肢同時抬起,兩上肢后伸,僅使腹部著床,身體呈弓形。如飛燕點水姿勢,故名飛燕點水法。鍛煉初起,護士及家屬可以用雙臂及雙手托扶起患者的上肢、下肢,給予外力幫助,以對抗地心引力。隨著肌力的增加,鍛煉由主動練習發(fā)展為抗阻練習。6w后,11例患者均達到第一步水平,8例患者達到第二步水平,第三步僅有5例患者達到。
1.3 鍛煉的注意事項及康復指導功能鍛煉主要是增加腰背肌張力防止肌肉萎縮,增加脊柱穩(wěn)定性減少脊柱退變的發(fā)生,避免遺留慢性腰背部疼痛和畸形,防止股四頭肌的萎縮增強腿部力量。通過鍛煉牽拉椎體可增加脊柱的穩(wěn)定性,使壓縮部分復原。鍛煉也是預防骨質(zhì)疏松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隨著骨折部位穩(wěn)定程度的增長,活動范圍應由小漸大,次數(shù)由少到多,但不能讓患者感到疲勞,不能使骨折部發(fā)生疼痛。爭取傷后3~4w達到鍛煉要求,8~12w下床活動,但不可作彎腰動作,3個月后方可練習彎腰動作,4~6月后適當參加活動。腰背肌鍛煉應堅持6個月~1年以上。
1.4 療效評價標準按照肌力測定標準,可以分為以下6級。0級:肌肉無收縮。
1級:肌肉有收縮,但不能移動關節(jié)。2級:肌肉收縮可帶動關節(jié)水平方向運動,但不能對抗地心引力。3級:能對抗地心引力移動關節(jié),但不能對抗阻力。4級:能對抗地心引力運動肢體,且能對抗一定強度的阻力。5級:正常[2]。
2結果
經(jīng)過3個月~6個月的隨訪,腰背肌肌力的恢復情況在其原有基礎上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11例患者中,肌力達到5級3例,4級8例。腰痛癥狀消失,生活功能自理,未發(fā)生肌肉萎縮,關節(jié)僵硬。
3討論
功能鍛煉對于治療損傷能起到加速氣血疏通,祛瘀生新,改善血液及淋巴循環(huán),促進瘀腫消散,吸收的功能,還能促進骨折的愈合,使關節(jié)、筋絡得到濡養(yǎng),防止肌肉萎縮,關節(jié)僵硬,骨質(zhì)疏松等。有利于損傷肢體功能的恢復。我們?yōu)榛颊咛峁┰敿?、易學、方便的功能鍛煉方法及康復指導,為患者的功能恢復提供了保障。促進了患者的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岑澤波.中醫(yī)傷科學[R].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1.148.
[2]邱貴興.骨科診療常規(guī)[R].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4.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