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臨床分析子宮肌瘤的診斷與治療。方法 采用回顧性方法分析,選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5月以來收治的64例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資料,對其給予B超診斷與開腹手術治療,分析其診治效果。結果 64例經(jīng)手術或病理檢查確診的子宮肌瘤患者,B超檢查子宮肌瘤63例,診斷符合率98.43%(63/64);64例患者手術均成功,術中出血量(93.12±11.8)mL,肛門排氣時間(2.86±0.6)d,并發(fā)癥發(fā)生率6.25%(4/64)。結論 B超診斷子宮肌瘤可提高診斷率,同時開腹手術治療子宮肌瘤具有較好療效,可在基層醫(yī)院推廣應用。
關鍵詞:子宮肌瘤;診斷;治療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一種腫瘤,多為良性腫瘤[1],但發(fā)病后若不能及時治療,肌瘤可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大增多,引起多種并發(fā)癥,嚴重時可導致不孕,因此疾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為此,本文特選取64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5月以來收治的64例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經(jīng)手術或病理檢查均確診,年齡36~52歲,平均年齡(44.8±8.7)歲。50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月經(jīng)增多、月經(jīng)延期、貧血癥狀,11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痛經(jīng),10例患者出現(xiàn)包塊,有4例患者無自覺癥狀,在體檢時偶然發(fā)現(xiàn)。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并在研究報告同意書上簽字。
1.2診斷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B超檢查,檢查前2 h內飲水,保持膀胱充盈。采用ATL-3000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選擇頻率3.5 MHz,患者取仰臥體位,在患者恥骨部位做縱向、橫向、斜向等全方位多切面的掃查。主要觀察患者子宮大小,形態(tài)邊緣,內部回聲情況,并對內膜線位置、厚度包括附件等進行仔細檢查。
1.3方法 患者行硬膜外或腰硬聯(lián)合或硬膜+全麻,①常規(guī)消毒鋪巾后讓患者平臥手術臺,腹部皮膚常規(guī)碘伏消毒,置消毒巾。進腹探查:辨認子宮,檢查肌瘤大小、數(shù)目及部位,檢查附件情況。②棉墊排墊腸管,暴露手術野,大血管鉗鉗夾雙側宮角做牽拉。鉗切右側圓韌帶,7號絲線縫扎。打開右側闊韌帶前葉,于右側闊韌帶后葉無血管區(qū)打洞,鉗切右側輸卵管及右側卵巢固有韌帶,7號絲線雙道縫扎。③剪開兩側闊韌帶前葉及膀胱腹膜反折,下推膀胱腹膜反折,至宮頸外口下方,小紗布一塊壓迫止血。④鉗切右側子宮動靜脈,7號絲線雙道縫扎,同法處理對側。⑤鉗切右側主、骶韌帶,7號絲線分別縫扎,同法處理對側。⑥在前穹窿處打孔,深及陰道,沿宮頸、陰道穹窿環(huán)切一周,切下子宮,術中解剖子宮,送常規(guī)病檢。陰道殘端常規(guī)碘伏消毒,陰道內置酒精紗布一塊,1號合成線自陰道兩側角起向中央全層連續(xù)鎖邊縫合,兩角懸吊于主韌帶殘端。⑦堅持殘端無出血,膀胱反折腹膜處無出血,取出小紗布,0號可吸收線連續(xù)縫合關閉盆底腹膜。生理鹽水沖洗盆腔,探查無出血,附件無異,清點紗布器械,關腹。
1.4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停留尿管時間、住院時間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2結果
2.1診斷結果 64例經(jīng)手術或病理檢查確診的子宮肌瘤患者,B超檢查發(fā)現(xiàn)子宮肌瘤63例,診斷符合率98.43%(63/64),其中粘膜下肌瘤3例,肌壁間肌瘤25例、多發(fā)性子宮肌瘤35例,漿膜下肌瘤5例;1例誤診為子宮肌腺瘤。
2.2治療結果 64例患者手術均成功,手術時間為(88.43±28.43)min,術中出血量(109.38±11.8)mL,肛門排氣時間(1.86±0.6)h,停留尿管時間(3.25±1.12)d,住院時間(10.52±2.32)d,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25%(4/64)。
3討論
本組患者采用B超檢查后,確診率高達98.43%。證明B超在子宮肌瘤的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假陰性率低。B超圖像表現(xiàn)[2-3]:①低回聲型:患者病灶以及周圍組織邊界顯示清晰,觀察內部回聲光點發(fā)現(xiàn)較低,患者漿膜下子宮腫瘤,能夠發(fā)現(xiàn)病灶向外部突出。②高回聲型:患者子宮相應部位能夠看到較為清晰的團塊,團塊和周圍組織邊界顯示非常清晰,內部能夠看到較為密集的呈結節(jié)狀高回聲光點,部分患者病灶較大并合并鈣化,能夠看到散在斑片狀強回聲且伴有聲影。③中等回聲型:患者圖像顯示為中等回聲,能夠清楚的看到團塊和周圍的組織邊界線,同時內部能夠觀測到中等回聲。④混合型回聲型:患者子宮由于血供不足而導致出現(xiàn)中心性缺血,進而形成一系列的變性,如果不及時糾正病灶擴大,缺血情況就會就越來越嚴重,嚴重者可能導致退行性變,通常見到的有玻璃樣變、水腫以及囊性變、脂肪樣變等,通過B超聲像圖能夠看到囊性,以及以實質為主的混合型的回聲。
開腹手術是較為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在應用開腹手術時應注意手術指征[4-5]:患者年齡偏大,行全子宮切除可以防止肌瘤復發(fā),宮頸殘端癌的發(fā)生,在開腹手術后采用抗生素進行補液治療。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行開腹手術,均獲得成功。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chǎn)科學[M].7 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69-272.
[2]王燕君.B超在子宮肌瘤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醫(yī)學信息,2013,(17):107-108.
[3]方軍平.探析B超在婦女子宮肌瘤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3,(8):123.
[4]王曉蕾.腹腔鏡手術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剔除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4):66-67.
[5]詹麗麗,洛若愚,倪園園,等.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相關指標的Meta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12,25(12):55-58.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