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影響產婦分娩方式選擇的因素以及護理體會。方法 抽取在2013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128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以\"產婦分娩方式的選擇及其影響因素\"為主要問題,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這128例產婦進行了解,并針對選擇的分娩方式制定合理的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結果 128例產婦中有79例選擇剖宮產,占61.9%,其余49例選擇順產。除了符合醫(yī)學上剖宮產指征的產婦外,社會因素已經(jīng)成為主要影響產婦選擇分娩方式的原因。結論 來自產婦和醫(yī)生的主觀意愿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分娩方式的選擇,導致剖宮產率在逐年上升,產婦要以正確的態(tài)度面對社會因素,合理選擇分娩方式。
關鍵詞:順產;剖宮產;影響因素;護理體會
目前臨床上產婦大多選擇剖宮產術分娩方式,原因是多方面的,剖宮產對母嬰健康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提倡自然分娩對母嬰健康具有積極的作用,順利的完成分娩需要產力,而孕婦的體力和精神狀態(tài)是決定產力最主要的因素[1]?,F(xiàn)就影響產婦分娩的因素及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在2013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128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年齡為21~38歲,平均為25.4歲。這128例產婦中順產的有49例,占39.1%,剖宮產的有79例,占61.9%。
1.2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128例產婦的年齡、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分娩方式、順產原因、剖宮產指征、主觀因素等變量建立數(shù)據(jù)庫,分析分娩方式的選擇以及影響因素,并且進一步分析社會因素、胎兒因素、母親因素與分娩方式選擇的相關性。
1.3護理體會 對49例自然分娩的產婦采取對應的護理:①心理護理:護士和產婦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并對產婦耐心的講解分娩的過程和注意事項,消除產婦不良情緒。只要在分娩過程中主動配合醫(yī)生就可以順利生產。同時可以告知本醫(yī)院的醫(yī)療設備以及醫(yī)生技術,消除產婦緊張的情緒。②生活護理:產婦在待產時鼓勵進食高熱量和易消化的食物,補充產婦的能量和體力,在宮縮期間,要囑咐產婦注意休息,并且取左側臥位,有利于改善胎盤和子宮供血,護理期間要靜脈補液,補充能量。③呼吸護理:在分娩前幫助產婦進行正確的呼吸,減輕痛苦,在宮頸開大至3 cm左右時采取胸式呼吸,宮頸開大至4~8 cm時采取淺慢加速呼吸,宮頸開大至10 cm時采取淺呼吸,宮頸開大超過10 cm時閉氣用力[2]。呼吸方式的調整對順產有極大的幫助。④產后護理:順產后要注意是否出現(xiàn)出血,胎盤、胎膜是否娩出,娩出是否完整。對產婦進行軟產道的檢查,如果出現(xiàn)裂傷,要及時進行縫合。
對79例剖宮產產婦的護理如下:①術前護理:為產婦提供舒適的環(huán)境,保證產婦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時間,取左側臥位。護理人員要告知產婦手術的方式、麻醉方式、過程、注意事項,消除患者緊張、恐懼的不良情緒。護士在手術前準備常規(guī)化的器械、藥物等,充分備血。妊高癥產婦要先進行解痙、降壓、利尿治療。②術后護理:每隔1 h測量脈搏、血壓、心率,出現(xiàn)異常情況時要及時告知醫(yī)生。術后6 h改為半坐臥位,不要隨意的轉動或者抬高頭部,避免發(fā)生頭痛、嘔吐等[3]。
1.4統(tǒng)計學處理 研究中的基本的數(shù)據(jù)都采用SPSS 1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計量的資料運用(x±s)表示;利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χ2值進行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這128例產婦中順產的有49例,占39.1%,剖宮產的有79例,占61.9%。經(jīng)χ2檢驗顯示,產婦的年齡、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對分娩方式的選擇沒有顯著的影響。
剖宮產的相關因素分析如下:社會因素包括:為胎兒著想、為母親安全著想、怕疼等;胎兒因素包括:胎兒窘迫、羊水過少、雙胎多胎、臍帶繞頸、胎膜早破等;母親因素包括:妊娠合并癥:系統(tǒng)疾病、產道炎癥、婦科腫瘤等,妊娠并發(fā)癥:妊高癥、胎盤異常,難產:相對頭盆不稱、臀位及試產失敗等,瘢痕子宮:包括上次剖宮產以及子宮粘連等。
這75例剖宮產各相關因素中構成比例最高的為妊娠合并癥,其余依次為臍帶繞頸、擔心母嬰安全、羊水過少、胎膜早破等。社會因素、胎兒因素以及母親因素和選擇剖宮產呈現(xiàn)正相關,并且除了客觀因素外,社會因素是相關因素中的主要因素,見表1。
3討論
我院對產婦分娩方式的選擇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且制定了相應的護理措施。在這項研究中,社會因素、母親因素以及胎兒因素和影響產婦分娩方式選擇因素呈現(xiàn)正相關。剖宮產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醫(yī)療技術的進步和人類觀念的改變,但是對母嬰的健康存在著影響。
參考文獻:
[1]楊芳,丁連芳.分娩期孕婦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203-204.
[2]王慧敏.產婦心理特征及分娩期精神心理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29):7057.
[3]張夕秋,孫金欣,趙榮榮.臨產過程中產婦的心理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14):3342-3343.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