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卡托普利注射液配合降壓溝放血治療高血壓急癥的臨床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68例高血壓急癥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法和臨床效果,并記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68例患者均采用卡托普利注射液配合降壓溝放血治療,血壓降低效果非常明顯,整體有效率為97.1%,治療期間沒有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情況。結論 卡托普利注射液配合降壓溝放血降壓速度快,患者的降壓效果非常明顯,且臨床用藥的安全性較高,值得進行推廣使用。
關鍵詞:卡托普利注射液;降壓溝放血療法;高血壓急癥;臨床療效
高血壓急癥(hypertensive emergencies)是指高血壓患者血壓在短時間內(數(shù)小時或數(shù)天)顯著的急驟升高,舒張壓>130 mm Hg和(或)收縮壓>200 mm Hg,同時伴有心、腦、腎、視網膜等重要的靶器官功能損害的一種嚴重危及生命的臨床綜合征。在高血壓早期和晚期均可發(fā)生,其發(fā)生率占高血壓患者的5%~8%左右,需要持續(xù)監(jiān)護和進行胃腸外藥物治療。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3月~2011年12月我站收治的高血壓急癥患者68例。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齡40~75歲,平均(56±8.7)歲;發(fā)病時間0.5 h~2 d,平均4.6 h;病程1年~32年;高血壓病Ⅰ期3例,Ⅱ期16例,Ⅲ期49例;伴明顯頭痛、惡心嘔吐或視物模糊53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14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對卡托普利或其他ACEI過敏、腎動脈狹窄、高血鉀、妊娠、精神病患者、已發(fā)生腦梗死或腦出血者、身體特別虛弱及有出血傾向者均不在入選之列。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的高血壓急癥的診斷標準。
1.2方法
1.2.1治療常規(guī)立即臥床休息(抬高患者的床頭30°角),囑患者閉上雙眼,全身自然放松,保持安靜,避免刺激;保持呼吸道通暢,把頭部偏向一側,以免嘔吐物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必要時吸氧;與急救中心建立暢通的聯(lián)系,做好各種急救準備。
1.2.2卡托普利注射液配合降壓溝放血治療立即給予卡托普利注射液(常州制藥廠生產)25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10 min緩慢靜注完,隨后或用5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靜脈注射1 h;治療同時順序揉捏一側耳后降壓溝數(shù)分鐘,使局部酸脹、發(fā)熱、皮膚微微發(fā)紅后,即常規(guī)耳背皮膚消毒,然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消毒三角形手術刀片快速劃破耳背降壓溝可見之靜脈,讓血自然流出或用手指擠壓以助出血,邊擠邊用酒精棉球拭之,待血色由暗紅變清淡或無出血時為止,然后以消毒紗塊局部按壓包扎即可[2]。
1.2.3觀察指標及方法 于治療前及治療后5、10、15、30 min,1、2、4 h測量血壓和心率,觀察臨床表現(xiàn)和不良反應,由專人負責監(jiān)測并填寫觀察表。
1.3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舒張壓下降>2.67 kPa,或降到正常;有效:舒張壓下降1.33~2.67 kPa;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者。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68例高血壓急癥患者治療后顯效50例(73%),有效16例(23.5%),無效2例(2.94%),總有效率為97.1%。治療5 min后收縮壓和舒張壓開始下降,頭痛等不適癥狀開始緩解,治療15 min后血壓下降較明顯(P<0.01),頭痛、視物模糊、呼吸困難等癥狀明顯減輕,1 h血壓降低約25%,之后血壓維持在安全范圍。但心率無顯著改變;無1例過敏反應、刺激性干咳、血壓過低等不良反應。
3 討論
臨床上舌下含服或口服短效硝苯地平(心痛定)曾經是治療高血壓急癥常用的方法,認為它價格低廉、用藥簡便、起效快、療效確切。近幾年來醫(yī)護人員發(fā)現(xiàn)舌下含服或口服硝苯地平片降壓速度、幅度及持續(xù)時間無法預測,可引起竊血現(xiàn)象、反射性心動過速和血壓驟降等嚴重不良反應[3],可能加重腦、腎和心肌缺血,導致致命后果,高血壓急癥的患者現(xiàn)已禁止使用硝苯地平片。
卡托普利注射液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通過抑制周圍和組織的ACE,使血管緊張素Ⅱ生成減少,同時抑制激肽酶使緩激肽降解減少,使具有血管擴張作用的前列腺素生成增多,從而達到降壓作用;在發(fā)揮擴管作用的同時改善血流動力學減輕瘀血癥狀,改善和延緩心室重塑[4]。
現(xiàn)代研究表明,血流還可以改變血管內皮細胞的剪切力(即血流對血管的摩擦力),剪切力升高時可使血管內黏附分子、細胞因子及生長因子增多,有利于微動脈生成,而毛細血管網絡生成的調控,則與剪切力增加時的內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磷酸化有關,使得一氧化氮合成增多,從而既達到降壓作用又有效的阻止心肌損害和心功能惡化。本實驗61例高血壓急癥患者運用卡托普利注射液配合降壓溝放血治療,治療5 min血壓開始下降,治療15~30 min血壓下降較明顯(P<0.01),頭痛、視物模糊、胸痛、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明顯緩解,1 h血壓降低約25%,之后血壓維持在安全范圍;5例降壓效果不理想,經用50 mg卡托普利注射液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靜脈注射1 h,血壓達到了理想水平;2例血壓瞬間反彈而不得不改用其他降壓藥物。
降壓溝放血療法與卡托普利注射液二者合用,既增強了卡托普利的降壓作用,又能迅速有效地改善臨床癥狀,消除或減輕其不良反應,還能明顯改善高血壓急癥患者的心功能,總有效率為97.1%,其療效是單用西藥難以比擬的,且無須嚴格控制滴速,操作簡單,安全有效,值得基層醫(yī)療單位推廣應用[1-4]。
參考文獻:
[1]路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75.
[2]梁顯鋒,袁仁鮮.卡托普利和小劑量氫氯噻嗪聯(lián)合治療高血壓的觀察[J].廣西醫(yī)學,2006,28(6):276-277.
[3]郭正勇.非洛地平聯(lián)合卡托普利治療高血壓病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34):52-55.
[4]陳彪,吳曙粵,王艷寧,等.短效硝苯地平致嚴重不良反應的病例分析[J].中國藥師,2009,12(8):1136-1137.編輯/蘇小梅